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教育>

首进全国决赛! 成都大学教师在这场创新大赛中斩获佳绩

2024-05-23 15:26

来源:中国网教育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四川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作为展现川内大学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试金石,既是教师展示教学创新成果的重要舞台,更是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自创办以来,大赛众多教学创新成果在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也为四川乃至全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贡献着独特的创新力量。

近日,第四届四川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结果公布,成都大学在本次大赛中取得历史性突破成绩。成都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陈舒慧团队荣获此次比赛一等奖,并将代表四川省参加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据悉,这也是成都大学教师团队首次获得四川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且首次进入此项赛事国家级决赛。

注重理论与实操技能相结合

引领学子创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据了解,陈舒慧在成都大学开设的《博物馆学概论》是该校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专为大二学子开设。该课程通过丰富的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使学子能够深入了解博物馆学的各个方面。

该《博物馆学概论》课程,倡导将理论融入实践,同时用实践来检验理论。学生不仅学习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思路和流程,还通过实地调研进行文创产品设计,遵循守正创新的原则。例如,该校2021级文产专业的杨晓蓉团队以三星堆青铜文物纹样为灵感,创新设计出木梳、圆镜、发簪等文创产品,并将这些元素结合成一款手机支架。团队成员首先在三星堆博物馆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调研,记录下大量青铜文物的细节。并且他们在课堂上将这些纹样与现代设计元素结合,绘制出详细的草图。通过几轮修改和完善,最终将设计转化为3D打印格式,并在“3D打印实验室”进行产品打印。最终产品不仅保留了三星堆文化的独特美感,还兼具实用性和现代感,实现了从创意到实物的突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豪感。

不仅如此,《博物馆学概论》课堂教学还融入了最新的AR/VR技术,使学子在学习博物馆展示展陈新技术的应用时能够身临其境。行业专家亲临课堂,展示最新的博物馆AR眼镜,并详细讲解AR技术的特点、原理和实际应用场景。学子通过佩戴AR眼镜,体验到动态的三维立体展示,仿佛置身于博物馆展厅中,观看古代文物的数字化复原。同时,学子还通过VR眼镜,进入虚拟博物馆环境,体验不同展览空间的设计理念和互动效果。

“通过《博物馆学概论》课程,学子不仅在理论知识上得到了提升,更在实际操作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为未来从事文化产业管理和博物馆相关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陈舒慧介绍,“每一位学子都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自己与文化遗产的连接点,激发了对博物馆事业的热爱与使命感。”

96个教师团队入围“终极pk”

比赛聚焦“推动教学创新、培养一流人才”

“新突破,也意味着再起航。”陈舒慧表示,她将继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潜心教书育人的同时,以此次得奖为契机再接再厉,力争在此项赛事国家级决赛中再获佳绩。

第四届四川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以“推动教学创新、培养一流人才”为主题,大赛由四川省教育厅主办、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承办,电子科技大学牵头组织。四川55所高校,2019个教师团队,5537名教师参加校赛;322个教师团队,1195名教师参加省赛;经过网络评审的严格选拔,96个教师团队进入现场汇报环节的评审。该大赛按照新工科组、新医科组、新农科组、新文科组、基础课程组、课程思政组、产教融合组和参赛主讲教师职称进行报名,现场比赛按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产教融合组、课程思政组五个组别进行评审。(王李科)

供图:成都大学

【责任编辑:闫景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