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教育>

2024高考咨询,考生最关心的60个问题

2024-05-22 15:21

来源:阳光高考平台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51.“三大专项计划”如何录取?

国家专项计划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招生学校所在批次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对于合并本科录取批次的有关省份,录取分数不低于本科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地方专项计划的投档办法和录取要求,由各省(区、市)综合有关高校招生实际、实施区域农村招生情况等因素确定。

高校专项计划录取办法由有关高校确定并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有关高校普通类招生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52.优师计划如何录取?是否需要签订协议?

国家优师专项师范生在录取后、获得录取通知书前,须与培养学校和生源所在省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乡村振兴工作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到生源所在省份定向县中小学履约任教不少于6年。地方优师专项师范生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在入学前做好相关协议签订工作。拒签协议的录取学生,高校可取消其优师专项录取资格。

53.“预科”与“预录”是一回事吗?

“预科”与“预录”不是一回事。

预科是大学正式教学班以外的预备班,目前在高校招生中只有民族预科班。民族预科班是指对当年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当降分、择优录取的少数民族学生,实施高等学校本、专科(高职)预备性教育的一种办学形式。除民族院校外,还有华侨大学和四川大学招收预科班。

预录是指高校准备录取的考生,此时处于未经省市招办审核,未办理录取手续的录取状态。

54.怎么知道录取信息?

在录取工作结束之后,省级招办和高等学校会向考生提供录取信息公开查询及申诉渠道,并按规定将有关录取结果向社会公示。考生和家长可以通过省级招办和高等学校所提供的途径查询和确认本人的录取结果。

一般有以下几种途径查询:(1)本省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2)录取高校官方网站;(3)省教育考试院授权的相应网络、平面媒体等;(4)地市级招办。

55.录取通知书何时能收到?

批次录取结束后一周左右,高校寄发通知书,具体邮寄时间视两地距离而定,一般寄出后10天内可到。若考生在录取结束后半个月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请联系高校招办。

56.不了解高考专业怎么办?哪里能够看到详细的专业介绍?

阳光高考“专业解读”是一个深度解读专业内涵的栏目,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依托阳光高考平台的权威数据,解读大学专业。“专业解读”每篇文章都包含三部分内容:专业解析、就业情况、如何报考。在读完一篇专业解读后,您将了解到某个专业学的是什么?未来会从事什么工作?发展前景如何?报考注意事项等内容。

详细专业解读可查看阳光高考专题“专业解读汇总”。

57.哪里能够了解各省高考改革政策?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来,各项改革任务扎实推进,取得了积极成效。2017年,上海、浙江第一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平稳落地,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第二批改革试点顺利启动。2019年4月,第三批进入改革试点的八省市发布实施方案,明确采用“3+1+2”模式。2021年9月,甘肃等七省(区)发布了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24年6月,将迎来高考综合改革实行后的首届高考。第五批八省(区)新高考于2025年落地。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29个省份分五批启动了高考综合改革。

详细政策可查看阳光高考专题“积极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各省高考改革方案汇总”。

58.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在哪里看?

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由各普通高校依据教育部2021年新修订的《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对学生学习基础的要求确定。

选考科目要求供参加普通高校招生的学生选择选考科目时参考使用,考生可在本省考试院官网查看本省选考科目要求。

阳光高考汇总了部分省市2024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以便广大考生查阅使用。详细内容点击查看“2024年各省市普通高校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汇总”。

59.“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学科名单在哪里能看到?

2017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

详细内容可查看阳光高考“聚焦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专题。

2022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共147所建设高校,此轮双一流建设高校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详细内容可查看阳光高考“深入推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专题。

60.职业本科学历跟本科是一样的吗?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专业有哪些?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做好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工作意见》,明确普通本科和职业本科的学士学位证书在就业、考研、考公等方面具有同样的效力。

<  1  2  3  4  5  6  


【责任编辑:曾瑞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