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教育>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携手社区,共筑校社合作新篇章

2024-05-14 16:44

来源:中国网教育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为加强与社区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校社”共建工作的深入开展,近日,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举行了2024年“社区青年号”校园开放日活动暨校社党员实践基地授牌仪式。来自成都市高新区、金牛区、成华区、郫都区、温江区、都江堰市、彭州市,什邡市,以及成都市儿童福利院,中国川菜博览馆等共计28个社区、村镇和单位的47位嘉宾应邀参加活动。

活动中,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和社区、村镇代表围绕“社区青年号”项目开展、经验做法、主要成效进行了工作交流,分享了合作成果,并对未来的合作提出了期待和建议。双方认为,高校与社区、村镇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深度合作,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活动不仅增进了社区、村镇与学校的相互了解,促进了社区、村镇的发展,助力了乡村振兴,更为青年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服务社会的平台,为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锻炼机会,同时,活动也让社区、村镇变得更加和谐,而学生也在实践中得到了成长。

双方表示,将继续结合学校专业特色和各社区、村镇实际情况,组织师生党员积极投身社区、村镇发展建设,同时,进一步深化学校与社区、村镇党组织的融合联动,以党建引领汇聚合力,通过结对共建、资源共享、活动联动等方式,积极探索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区域社会治理方法新路径,努力以高校党建助力社区、村镇党建,以社区、村镇党建优化高校党建,实现高校党建与社区、村镇党建同频共振,并在寻求党建融合发展的最佳结合点中,形成党建创新点和发展增长点。同时,围绕双方特点,努力把党建引领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实际行动,促进学校与社区、村镇的深度融合,推动学校与社区、村镇共建工作迈向新的台阶。

《“社区青年号”融合性校社共同体建设计划》是2017年由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党委发起,各党总支与社区、村镇党组织达成的特色党建合作项目,项目通过党建引领推动学校和社区、村镇共建,依托高校力量助力国家战略。项目自2017年实施以来,立足于成都市高新西区,辐射川内,已与75个社区、村镇党组织开展了合作共建,形成了以“科技、服务、文化、创新、创业”进社区的“五进社区”工作模式。

项目实施7年来,已经开展了230余项社区服务,共计超3300余人次师生党员投身“社区青年号”活动,服务社区老百姓超36000人次,形成了“辐射面积广、服务有实效,融合性增强、影响力提升”的良好效果。项目先后入选全国民办学校首批党建特色建设项目、电子科技大学基层党建典型案例选编、四川教育动态,学校党委也被授予“全国民办学校党建特色建设基地”。同时,以“社区青年号”为基础凝练的“三角形支部工作法”,入围全省高校优秀支部工作法前30。

近年来,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党委在四川省委教育工委的领导下,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定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实施“科成党建+”质量提升工程和“科成思政6+1”提质增效工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图/文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责任编辑:闫景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