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教育>

男护士刘恒超:讲述守护生命最后防线的故事

2024-05-09 16:59

来源:中国网教育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在简阳市人民医院住院部2楼,有一个地方被称为生命的最后防线——重症监护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ICU。

这里收治的患者大多生命垂危,是真正的生死战场,也是患者最后的希望。在ICU这扇轻易不会打开的大门背后,每天都上演着惊心动魄,人间悲喜。这里的医护人员每天都全力以赴,守护生命最后的防线。

刘恒超是一名在简阳市人民医院ICU工作了17年的男护士,在护士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听听他讲述的这些与生命有关的故事。

故事一:争分夺秒是常态

在医院的ICU,时间仿佛被拉伸,每一秒都承载着生命的重量。那天,午后的阳光还未彻底驱散阴影,一声急促的电话铃声便穿透了这份静谧。刘恒超迅速接起电话,声音里带着职业的冷静:“喂,您好!这里是ICU,我是刘恒超。”电话那头,急救医学部的声音急切而紧张,一位中年男性患者因高坠伤后心肺复苏,即将转入ICU。

挂断电话,刘恒超没有片刻的迟疑。他迅速通知值班医生,并如往常一样,将监护仪、呼吸机、微量泵、负压吸引装置等一一检查确认。肾上腺素等急救药品整齐地摆放在抢救车里,随时待命。对于这样的患者,时间就是生命。

1点18分,患者老陈在急诊医护陪同下,通过平车转运至ICU,安置在8号病床。刘恒超熟练地将呼吸机与患者的气管插管连接,确保生命的气息在机器的辅助下得以延续。

滴滴滴...刚连接上监护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护仪,转头呼吸机就出现了报警音。按医疗术语,这是典型的“人机对抗”现象,意味着呼吸机在给气的同时,患者并未如预期那样吸气。刘恒超急忙上前排查,原来是由于患者痰液较多导致的呛咳。他立即给患者吸痰,清理气道及口鼻腔分泌物,成功消除了报警。

随后,他按照医嘱为患者配置镇痛药物,减轻患者与呼吸机的对抗。他的双手在仪器间游走,建立多静脉通路、配置药品输入、安置导尿管、进行床旁动脉血气和心电图监测。并及时通知超声、胸片等科室进行急会诊,与家属进行沟通,确保家属了解患者的最新情况。

刘恒超始终守在患者床旁,在ICU这个特殊的战场上,病情变化就在一瞬间。而作为一名护士,他不仅要具备对仪器设备的娴熟操作技术,更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沉着冷静的心。这些惊心动魄的瞬间,便是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常。

故事二:患者把他当亲人

在诸多患者之中,俊辉这个年仅二十五岁的青年,让刘恒超印象深刻。他年轻,却非常憔悴,每一次呼吸异常艰难,进科的时候心率高达每分钟130次。

结合临床特点,根据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急性重症胰腺炎、疑似急性肾衰竭、急性腹膜炎以及高钾血症。

建立生命通道,置入双腔透析导管开展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作为俊辉的管床护士,刘恒超一丝不苟地执行着每一项医嘱。为患者注射镇痛药物以减轻疼痛,输注血制品以维持胶体渗透压。而同时,通过微泵输入药物来抑制胰酶活性、抑制胰腺分泌等等一系列繁杂的操作。

在ICU的最初几天,俊辉病情危重,身体极度虚弱,无法用言语表达,沟通只能通过点头和摇头来表达。随着治疗的深入,俊辉的病情逐渐有了好转的迹象,精神状态日益饱满。有一天,当刘恒超像往常一样为他进行护理时,俊辉突然轻声地叫出了他的名字,这是俊辉对他的认可和感激。

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交流逐渐熟络。刘恒超不仅关注俊辉的病情变化,还关心他的生活习惯。他查阅了俊辉的既往病史,发现俊辉过去的生活作息不规律,喜欢暴饮暴食,每日抽烟20支,还大量饮酒。于是,他耐心地劝说俊辉要珍惜生命,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有一天,在ICU下午3点的家属探视时间,俊辉主动向父亲介绍刘恒超:“这是我哥!”他告诉父亲,在病房里,是这位“哥哥”一直照顾着他,让他感受到了家人的温暖。他还表示,以后会好好生活,不再让家人担心。俊辉的父亲感动得热泪盈眶,他紧紧地握住刘恒超的手,约定等孩子出院后一定要邀请他到家里做客。

那一刻,刘恒超心里是幸福的。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真挚的关怀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感激。经过二十多天的共同努力和精心治疗,俊辉的各项生命指标均达到了转出的条件。他顺利地转到了普通病房继续治疗并最终康复出院。

故事三:一封特殊的感谢信

今年4月的那个深夜,对于80多岁的曾婆婆一家来说,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日子。她因胃痛、呕吐酸水入院,随着病情急剧恶化,被迫进入ICU抢救。然而,无情的病魔并未给这个家庭留下太多希望。面对年事已高、身体虚弱的母亲,家属们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放弃抢救。

在这个沉重而悲伤的夜晚,刘恒超却给家属们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在曾婆婆女儿撰写的感谢信中,她这样写道:“当医生告诉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时,我仿佛在梦里。这时,站在医生旁边的护士刘恒超,他那低沉、温和的声音一下把我拉回了现实。虽然此时他戴着口罩,但医者的素养以及善良,让我此时冰凉的心感到了一丝温暖。当母亲从抢救室推出来,也是10日凌晨3点过了,刘恒超一路相陪,从二楼电梯下到了负一楼,再到太平间,一路上挤压着囊包,直到母亲停止了心跳。他的陪伴让不知所措的我找到了一丝依靠。”

在生与死的交汇点上守护生命的尊严,刘恒超以温情陪伴逝者走过生命最后一程,给家属带来慰藉,家属也用千字长文给他最好的赞美与感谢。

故事四:愧对家人的护士夫妻

刘恒超的生活被无数次的夜班切割成碎片。一个月10个夜班,昼夜颠倒,让他的身影在灯影下愈发显得疲惫。脱发、失眠、焦虑,而情绪的波动,有时也难以自持。

幸运的是,他拥有一个能够理解他、牵挂他的妻子。同为护士的妻子,用家的温馨驱散他心中的阴霾,包容他的疲惫,理解他的不易。

医疗工作的特殊性,让两人在家庭和孩子的陪伴上总是显得力不从心。上班时间,孩子只能交由老人照顾。夫妻两人的手机,无论是否休假24小时待命。一旦接到科室的电话,他们便会毫不犹豫地放下手中的一切,火速赶往医院。

对家人,刘恒超心里是愧疚的。在孩子的眼中,他们总是那个忙碌的背影;在老人的期盼中,那些打不通的电话成了无法弥补的遗憾。

刘恒超坦言,他也是一个普通人,有父母需要孝敬,有孩子需要陪伴,他也渴望享受亲情的温暖。但每当他想到孩子眼中那个救死扶伤的爸爸形象,他便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为了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他初心不改。在生命的战场上,他和妻子并肩作战,用他们的专业和爱心,守护着每一个生命的希望。

在采访的最后,刘恒超轻轻地说:“如果有一天,我真的躺在ICU,我希望能够遇到像自己这样的护士。因为他们知道如何用心去照顾每一个生命,让患者在最艰难的时刻,也能感受到生命的温暖与希望。”这或许正是对他17年ICU护理生涯的最好诠释。(文:马芳 李太辉 图:黄晓川)

【责任编辑:闫景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