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教育>

穷通不忘 一如昆弟——叶胥原和戴德崇的七十年交谊

2024-05-09 09:52

来源:江海晚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义结金兰少年时

1912年7月,一个名叫叶胥原的15岁男孩从姚港到城里的通师附属高小上学,因为校内没有宿舍,便在校外旧校场北首的一个徐姓老翁家租住。8月份时,同住的伙伴辍学了,他只身一人,不免有些孤单。好在每晚放学回住处,有一个高年级的同学戴嶐(德崇)和他同行,一路聊天交流,不觉寂寞。时间一长,两人颇为情投意合。

1913年的正月,叶胥原在家自修,戴德崇经常写信来。到了三月的时候,戴德崇写信给叶胥原,说是还有同学李颐(伯延)、冯钧(子衡),彼此契合,打算四人共订兰谱,征求叶的意见,叶胥原觉得与戴德崇相投,而李、冯同班,也都熟悉,便回信同意。四月,在城里旗杆巷冯宅,四人结拜为兄弟。六月份,戴德崇因为李伯延将去海门,下学期不会来城里,便设宴作别,邀请冯钧和叶胥原作陪。

1913年9月,叶胥原在家人的安排下,到广生总账房学习,从此踏上社会,这一年他16岁。当时广生的总理是沙元炳,协理是张詧、张謇。戴德崇则继续求学。朋友间书信往来,联络情感,互通消息。1915年2月,戴德崇还在信中勉励叶胥原努力学习英语,说只要持之以恒,自学也会有进步,并附上作文两篇。

1917年7月28日,戴德崇师范毕业,被分在吕四小学任职。9月时,他给叶胥原寄来椒鸡,当时叶因有事在上海,等他回到厂里时,因为天气炎热,椒鸡已经变味不能吃了。虽然如此,叶胥原还是觉得颇为辜负了朋友百里外的盛情。俗话说“礼轻人意重”,椒鸡没有吃成,但这份牵挂与想念无疑让各居一方的朋友彼此感到温暖。除了馈赠佳品,叶戴二人还在书信中切磋文艺。1921年3月,戴德崇改在包场小学任职,在给叶胥原的信中寄来白话诗,并竭力提倡在文章中加新式标点。

患难与共相扶持

朋友之间情同手足,患难时的互相支撑更见友情可贵。1920年,叶胥原到上海的钱庄工作。戴德崇有个弟弟,名叫戴育万。师范毕业后做了一年教师,到刘海粟任校长的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学习,由于成绩优异,1921年完成学业后留校任教,并兼其它一些学校的美术课程。戴育万孜孜向学,一心钻研艺术,在上海期间经常患病,咯血呛咳,患了虚痨之症,此时在上海的叶胥原受戴德崇的嘱托,经常去探视。1922年12月,戴育万任课繁重,肺病又没有痊愈,经常复发。叶胥原接到消息后,则前去和他商量如何医药等事。

在南通的戴德崇也尽自己所能为朋友分忧。1929年8月,叶胥原的侄女考入女师初中,此时在教育局任事的戴德崇为之接洽报名,助之秋季开学。同年,叶胥原的妻子郁冰还进入崇敬中学拟求深造。

1937年1月,戴德崇家发生了一件大事。原来,戴德崇因为历年亏欠田赋未清,县府追缴被拘。戴德崇的大儿子戴西青到叶家求助,叶胥原赶紧赶往县金库,央求沈贵徵为之说情,此事遂得到解决。5月份,戴德崇得到友人的聘请,在高邮教育局任事。8月,南通城西遭日军飞机轰炸。叶胥原赶到戴德崇家探望,戴德崇的太夫人等没有离家逃避,因为受到炸弹的冲击力,三间老屋被震倒,当时戴德崇的外甥在里面,幸而没有受伤。1938年1月,青岛陷落了,高邮也危在旦夕。戴德崇离开高邮,从其它地方辗转南行,回到南通。因为战乱,生活也一度陷于困顿。1940年11月,叶胥原伸出援助之手,李伯贤得知朋友戴德崇的困难后,也解囊救助。

人到中年,又逢战乱,朋友间的相聚让彼此倍感亲切,时光荏苒牵动惆怅的心绪。1943年7月的一天,戴德崇与冯子衡到叶胥原家,共叙旧日同学之情。他们回忆往事,感觉三十年一瞬而过,此时家国皆危,不胜感慨,吃过晚饭后三人分别。1944年4月,冯子衡访问叶胥原,出示当年五人(戴德崇、李伯贤、王逸群、冯子衡、叶胥原)的合影,请叶题诗。叶胥原写道:

尘土浮沉三十年,蹉跎似梦复如烟,

青莲豪气归平淡,名世文章足载传。

未识右军追管仲,仍与大树说鲁连。

沧江一卧悲离黍,且作躬耕五亩田。

戴德崇肖像

旧雨夕阳兴未阑

新中国成立后,叶胥原和戴德崇居然成了同事。1952年8月,叶胥原的一个朋友告诉他,说南通市初级中学成立,拟扩大组织,想推荐叶去做文教工作。叶觉得担任教师,自己没有精力,但是可以做做文书等事情,但是他知道戴德崇在那,担心自己一去挤掉了戴德崇的位置,便决定考虑考虑。未几,叶胥原跟戴德崇说起市立中学需要人手的事情,想听听戴德崇的意见。戴德崇说自己与崇英校长不和,而现在的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是由崇英、商业学校和男女师范的初中部合并而成。此时,崇英校长林弥励担任市立中学副校长,戴德崇请求调动,因此,叶胥原前去正好。于是,叶胥原9月4日向南通专署文教科登记,请派职务。25日,叶胥原到南通市初级中学报到时发现戴德崇仍在校里办公。叶胥原询问文教科后得知,组织上把戴德崇安排在原校,是考虑到其离家较近,至于和校长不和,这是小事。因此,叶胥原的到来并不妨碍戴德崇。自此,两位老友成为了同事。叶胥原初到学校工程处办理庶务,10月初开学后,到教务处作教务员,经常事务是抄写学历表,登记学生请假缺席,失物招领,缮写布告揭示,结算学生分数,缮写总结报告等。

叶胥原肖像

朋友加同事,且皆爱好文艺,两人的交往更加亲密。1953年2月,戴德崇的太夫人去世,叶胥原挽联曰:

有教师画家之子,与烈士干部之孙,九旬懿德高风,是为贤母,是为寿母;

在儿童竹马之时,订道义文章之友,两代谦光和气,由于薪传,由于心传。

在对联中,除盛赞友人之母外,犹追记当年义结金兰的往事。

1958年2月,64岁的戴德崇和60岁的叶胥原一同从学校退休。退休后,朋友间经常走动,或相聚吟诗唱和,或访病慰问。1963年2月25日,叶胥原顺道访问戴德崇,戴正感冒。4月5日又访戴宅,得知戴德崇仍是时常感冒。5月份,叶胥原经过戴家时,戴德崇请叶胥原为之抄写文存。10月份,叶胥原为戴德崇复写古文一册,并应戴德崇的嘱托,作跋文一篇。叶胥原在文中犹忆“回味五十年前,黉舍同学,濠上同行”的经历。说到戴德崇请叶胥原抄写自己的文章,则是因为叶胥原的书法可观。叶胥原年轻时就喜好书法,且有所造诣。当年戴德崇在外地教书任事的时候,每次回来都持赠碑帖。1936年6月,戴德崇在徐州任教,暑假回到南通,赠给叶胥原墨榻多种。1937年7月份,在高邮教育局任事的戴德崇,回来时赠给叶胥原的则是秦邮帖。朋友间的惺惺相惜,有时候是因为有共同的话语,而更多的则是彼此相知。因此,抄写文存,非一般的劳役之事,而是文人风雅。

1970年代以后,两人年事俱高,日常交往更见老友情深。1976年2月8日,叶胥原访戴德崇,得知其腕痛,还在日记中留下了其“衰老可忧”的记录。这一年的8月和9月,叶胥原两次从濠南赶到城西戴家,慰问病后的戴德崇。老朋友之间的交往有时候也颇有意思。1977年10月,戴德崇让儿子戴沣送礼给叶胥原,生活无虞的叶胥原退回了。戴德崇坚持要叶胥原收一半,说是叶曾经前往的时候自己不在家没有招待,叶不得已只好同意。

晚年的戴德崇身体欠佳,听力不是很好,所以朋友间见面采用笔谈的办法。据叶胥原的《人间游记》,1981年2月9日,他访戴德崇,笔谈久之。戴德崇虽不起床,神气尚足。6月访戴德崇的时候,戴安健如昔,两人笔述久之。但到了1982年的11月,戴德崇的身体已是每况愈下。12月5日叶胥原到河西街看望他的时候,戴德崇已经困顿不堪,而且发音已哑。叶胥原逗留多时,怀着惆怅之情回家去。就在第二天凌晨,戴德崇去世了。七十年老友从此永别,叶胥原不胜感伤,为朋友未能再过一个月即到90诞辰而叹息,他撰成一联,将老友名字嵌入其中以悼念:

以哲嗣革命之功,千古崇朝,晚景不虞甘旨奉。

尽师范毕生之力,百年树德,后人应获子孙贤。

2024年5月8日《江海晚报》

【责任编辑:曾瑞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