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教育>

北京高校党委书记现场述职——以龙头之力形成教育强国建设的生动实践

2024-01-26 17:55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高标准开展主题教育、深化“大思政课”综合改革、突破“卡脖子”技术……1月26日,2023年度北京高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会召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20所高校党委书记现场述职。一年来,北京高校砥砺前行、接续奋斗,坚定不移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不断提升高校党的建设质量,凝聚强国建设的强大合力,引领推动首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筑牢政治力 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持续打好政治建设攻坚战,强化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研究制定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措施,通过清单化、项目制,逐一抓好问题整改……市委教育工委统筹指导北京高校以主题教育强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政治担当,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北京大学形成成果转化清单53项,推进专项整治任务5项和校级整改任务10项,优化“接诉即办”体系。清华大学系统推进理论学习,成立13个“同题共研”调研组,完成246件服务师生实事。北京理工大学建设党的创新理论知识图谱,云端学习形式获《新闻联播》报道。北京化工大学一体推进“五化五促”行动,被教育部主题教育领导小组作为样板推广。中国政法大学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校内平台投诉量较去年下降50.6%。北京舞蹈学院用舞蹈精品呈现总书记讲述的《那些故事》,开启《唱支山歌给党听》巡演。

回顾习近平总书记与大学生朋友们交流交往交心的故事,殷殷嘱托,催人奋进。中国人民大学组织全校680多个基层党支部开展“4·25”主题党日活动,举办一周年主题展。北京师范大学召开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一周年座谈会,深化推进“强师工程”。中国农业大学制定实施学习贯彻重要回信精神的意见和行动方案,将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转化为感恩奋进的生动实践。北京科技大学建成总书记重要回信展室,接待3万余人次参观学习。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给学校中亚留学生回信精神,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论坛等传递“中石大声音”。中国戏曲学院设立专项课题对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加强研究阐释,举办三周年系列活动。

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北京高校持续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不断开拓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夯实引领力 思政工作入脑入心

2023年,市委教育工委以大思政课综合改革强化师生思想引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搭建数字地图,建立实践基地,打造“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等品牌,开展“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计划,组织20万学生参与“千人百村”、红色“1+1”等实践调研,入选29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

千人百村实践调研

千人百村实践调研

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

优化思政课程供给,北京交通大学坚持“五步法”组织校院领导班子专题读书班,党委书记讲“交通强国”微党课获教育部示范微党课展播。中央民族大学组织10所首都高校新生和辅导员代表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参观。北京建筑大学开设“人民城市”大思政课,组织119支实践团1500余名师生在全国开展实践。

进一步发挥专业特色优势,实现思政工作守正创新,中国传媒大学构建以“光明影院”为代表的“作品思政”育人新模式,录制系列朋辈思政课。华北电力大学与国家电网等10余家单位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打造能源电力特色“大思政课”。中央音乐学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开展“音乐+思政”教学。北京印刷学院举办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论坛,构建“以‘书’载道 立德树人”特色模式。

以实践促实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建设10个“沉浸式”实践教学基地,组织273个团队的1736名青年师生开展“千村千企千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中华体育精神大中小幼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冠军说》沉浸式体育思政课堂上线电视台。北京物资学院深化“党团班一体化”,打造北京高校思政工作创新示范工作室。

在党建工作中学深悟透,上好大思政课,中国音乐学院强化“4+2”分类指导,推进“歌声中的红色记忆”等党建品牌建设。中央美术学院打造学生党员“星火团”,形成“理论研学+培育实践+社会服务+分享交流”多元化动态发展模式。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发起成立课程思政高职研究联盟、全国职业院校红色文化育人共同体。

北京高校青年学子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成为自觉追求。

提升支撑力 拓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赛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一年来,市委教育工委引导北京高校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落实教育强国战略部署,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重大项目和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

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能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力支撑“长安链”在北京落地应用,服务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度融入怀柔科学城建设,探索打造新型科教融合共同体。北京邮电大学牵头举办首届电子信息特色高校发展大会,联合发布《北京宣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深入推进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有组织服务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多所高校发挥专业人才优势,推动国家和区域事业发展。北京林业大学设立全国高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组建4支科技团队服务北京灾后重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持续推进“城市道路及地下空间安全探测北京市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中央戏剧学院连续举办八届北京大学生戏剧节,与市文旅局等联合举办“大戏东望·2023全国话剧展演季”。

市属高校走好分类发展之路。北京工业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高规格成功举办科促会,3D打印技术攻克“卡脖子”难题。北京工商大学探索学科转型,设立“中国食品风味与营养健康创新中心”“数字商科与首都发展创新中心”。北京服装学院圆满完成中国-中亚峰会新式外交服、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地面保暖装置、杭州亚运会系列服装设计任务。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建设医药化工与装备新兴交叉学科平台,打造“+安全应急”专业集群。北京农学院推进都市农林学新兴交叉学科平台建设,为首都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北农智慧”。

加快推进职业本科教育创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获批教育部首批集成电路市域产教联合体,以优秀等次通过市“特高”验收和国家“双高”中期验收。

统筹推进有组织科研、有效的人才培养、有用的成果转化,推动新兴交叉学科平台建设……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更多生动实践在北京高校落地见效。

增强贡献力 展现教育开放协调发展新作为

聚焦教育开放,擦亮首都高校“金名片”,首都高校持续深化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为推动国际交往中心建设、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出应有贡献。

首都医科大学支持雄安宣武医院院区建设,深化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医学教育合作项目。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4所高校雄安校区开工建设。首都师范大学与北京16个区签订教育合作协议,构建京内42所、京外17所附属学校体系。北京中医药大学选派17名教师干部援藏援疆援滇,超额完成帮扶双柏县任务。

有力服务教育对外开放战略,中央财经大学校领导带队出访6国及港澳地区,开拓20多家世界高水平院校多层次、宽领域合作。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立首个境外办学项目“BISU学院(摩洛哥)”,持续打造“留学二外”品牌,新增境外友好院校21所。首都体育学院“华夏风、功夫情”巡演团武(舞)动海外,奥林匹克教育实践平台延伸至国际奥林匹克研究生学术研讨会、国际奥委会青年领袖计划。北京外国语大学推出《“一带一路”国家文化教育大系》(40卷)。北京语言大学承办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

推动职业院校国际化发展,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创设“丝路青年学院”品牌,校领导赴哈萨克斯坦授牌。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举办2023世界中文大会“中文+职业技能”融合发展论坛,联合申报的“锂钾中文工坊”项目是迄今唯一在南美洲开办的“中文工坊”项目。

市委教育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高校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战略部署,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民生属性,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在教育强国建设充分发挥首都教育的示范引领作用,加速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曹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