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北京市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实践纪实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时间: 2024-01-10 | 责编: 曾瑞鑫

2018年,北京市率先启动了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工作。2022年,随着《北京市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方案(试行)》及《北京市中小学校党组织会议讨论决定事项清单示范文本(试行)》等5个配套文件的颁布实施,全市中小学校领导体制改革工作序幕拉开。近年来,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在北京市中小学中历经先期探索、局部试点和全面推开等不同阶段,逐步深化,落地生根,实践鲜活。

规范制度机制 催化领导体制改革执行力

建立和实施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关键是健全完善协调顺畅、责任明晰、运转高效的领导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改革伊始,北京市各中小学校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市区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相关文件精神,结合自身情况和特点进行细化:着力推动学校层面的建章立制,夯实实践基础;注重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实现领导班子成员间良好沟通,保障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顺畅运行。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党委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背景下校长履行职责的策略研究》等课题深化认知、探索实践,重新修订“三重一大”议事决策制度,加强民主集中制,深化议事程序,统筹设计三校区工作,实现一体化管理。

北京中学党委制定完成《党组织书记、校长职责》《党组织会议和校务会议议事规则》《党组织会议讨论决定事项清单》《校务会议议事范围》等文件,并通过设计印制《党委会会议记录本》《校务会会议记录本》等工具,规范留痕,保障各项工作要求有序落实。

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党委瞄准体制变革发力点,在决策程序和运行机制方面做到“三个明确”:明确议事决策原则,明确议事决策权限,明确议事决策程序。立足学校集团化办学“雁阵”管理模式,书记与校长之间,书记和校长与其他干部之间,横纵主管领导与校区、部门干部之间定期沟通,并按照“谁分管,谁主动沟通协调”的原则,建立起“重要决策事先沟通、日常工作经常沟通、紧急情况及时沟通”的机制。

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党委积极调整决策机制,不断完善议事流程,从议题产生到议题实施,形成了相对闭环的工作模式。每周一上午,召开党政部门负责人碰头会,协调本周重点工作,沟通周五上会议题;周中党政干部各司其职,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准备议题材料和上会方案;周中校长、书记随时随地沟通,能即时解决的现场联合办公,不能即时解决的联合指导;周五上午按顺序召开校长办公会和党委会;周五下午各校区、分校按照集团决策和部署,召开党政联席会;党政办公室全程协调督办。

北京大学附属小学石景山学校党支部将党组织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写入学校章程,修改《学校党组织会议事规则》《学校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修订《学校党组织职责》《学校党组织书记职责》《学校校长职责》,制定《学校班子成员沟通交流制度》《学校书记、校长经常性沟通办法》等,并通过设立党政联席会议,做到时时沟通、事事沟通,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确保校长依法依规行使职权,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制度机制建设催化了北京市中小学校领导体制改革的执行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建立之后,学校教育教学、行政管理等方面的重大事项,都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先由校长办公会研究并形成“将方案提交党组织会议讨论决定”的决定,再由党组织会议研究,对校长办公会提交的方案进行讨论决定。决策过程既突出了党组织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又保证和支持了校长对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负责”。

支部建在“连”上 凝聚教育事业发展力

随着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逐步落实,北京市各中小学校党组织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日益加强。各中小学校进一步通过优化组织建设,将支部建在“连”上,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纵到底、横到边,凝聚起教育事业发展合力。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党委调整学校治理机制,深化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首先优化年级组治理结构,建立级部、内设党支部、班主任工作室三驾马车工作机制:级部主任主抓年级教育教学工作,内设党支部书记主抓年级教师队伍建设,班主任工作室负责人主抓年级班主任能力提升,三组协同共推年级工作。第二是在年级党支部建设上,原则上由党员骨干教师或备课组长担任党支部书记或委员,党员导师担任党小组长,紧密结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切实履行推动改革发展的政治功能,做到支部工作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此外,学校党委在党小组建设中引入家长委员会党员代表,探索家校共育新路径。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党委根据“支部建在连上”原则,将支部建在部门、学科组,使支部设置与学科匹配,支部活动与教研活动结合,促进党建与业务有效耦合、深度融合,并通过创新党建工作活化组织“细胞”。比如形成了“五个一”主题党日工作链和引领支部发挥作用的“三条线”。“五个一”,即各支部每学期开展先锋论坛、思政研学、业务交流、党群实践和志愿服务各一次,串联党建要务,积聚党建引领发展的战斗力。“三条线”,即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具体路径,通过“引导线”“推进线”“驱动线”使党员、教师学习明方向,服务拓格局,创新增动力。

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党委探索“党小组+”工作模式,由“双强型”年轻党员担任党小组长,进入年级管理和教研管理核心组,参与年级管理和教研组管理,在学校低重心扁平化管理方式中,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党委为加强党组织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基层党支部建立在离学生最近的“团队”——年级组上,由年级组党员组长或副组长任支部书记,逐步形成落实党的领导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工作格局。

各中小学校以领导体制改革为契机,把党支部建在了年级组、学科组等教书育人一线,合理调整党支部设置方式和活动形式,把支部建设与教育教学中心工作有机结合,既解决了党建和业务“两张皮”问题,又促进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实现党建引领 激活立德树人创新力

北京市各中小学校在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实践过程中,注重发展特色党建、培树党建品牌,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通过创新方式、方法、平台等,激发出更好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智慧和力量。

北京小学党委在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实践中形成了“三有”党建特色:一是抓住思想引领,打造“有力党建”。依据“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管理体制变化要求,在机制转型上把精神引领和思想工作做在先、做充分。积极开展“党建与小学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切实提升党对学校中心工作的全面领导。二是抓住制度建设,打造“有为党建”。学校党委始终坚持以“政治是否合格、纪律是否合格、品德是否合格、作用是否合格”作为各支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落实的检验标准,通过制定《党员无虚责、争优在岗位》和“三个看得出”等,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三是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打造“有爱党建”。党委把党建工作作为深入引领学校业务工作、走进基层、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服务社区的途径,引领党员立足岗位发挥作用,增强为民服务能力。

北京市育才学校党委通过打造党建品牌,厚植红色基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党委在学校办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一方面,建立完善“意识形态责任制”,每学期与部门负责人和支部书记签订《意识形态责任书》,确保在教学工作过程中始终贯彻落实党的领导;另一方面,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打造十二年学制的红色课程体系,根据各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设定课程内容,教育引导学生传承育才红色血脉,构建有体系、可操作、能推广的“北京市育才学校红色·贯通一体化德育课程建设方案”,彰显了育才学校“红色气质育英才”的特色亮点。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党委创造性构建“五化一体”党建系统工程,通过党员学习制度化、党建工作规范化、党务干部专业化、党建创新品牌化、党建校建一体化和党建研训共同体,形成“铸魂塑形”党员教师队伍建设、“根底施肥”党建带团建党史教育、“化盐入水”德育课程全面育人三大特色,围绕“双减”背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引导教师全面深入开展理论实践研究,制定骨干名师成长计划,真正实现以党建引领促进干部教师卓越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北京第十八中学党委探索“一堂六化”党建品牌,把党的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在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各方面。“一堂六化”中的“一堂”指的是“聚宽讲堂”,是以党课、师德演讲、名家大师讲座、党日活动、班主任讲堂、学长讲堂和家校社讲堂为载体,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六化分别指:“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一体化设计”“制度建设科学化探索”“党员学习平台多样化搭建”“党员评价综合化考核”“党建热、难点问题课题化研究”“辐射引领集团、集群化推进”。“一堂六化”党建品牌在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实践背景下,促进了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门头沟区大峪第一小学党总支发挥全面领导作用,打造“山水动力”党建品牌。学校党组织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建立党组织领导、校长负责、群团组织参与、家庭社会多方协同的德育工作机制,整体构建“定河”德育体系,完善“水脉”育人模式,通过文化素养课程、实践活动课程、养成教育课程、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实施,打造“定河为源 日进日明”的德育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党组织引领教育强国背景下的教学改革工作,构建“定峰”课程体系,推动教学模式和方法创新。聚焦主动、互动、灵动的“3D”动态课堂研究,确保课堂教学提质增效。通过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整体协同,打造“定峰为始 日高日新”的课程文化,提升课程育人实效。

中小学校领导体制改革是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重要举措,是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北京市的探索与实践为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写下了生动注脚,这一过程中,改变的是领导方式,不变的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