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会精彩回放⑬|中小学教师高质量发展论坛
11月18日至19日,首届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中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在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召开,30多位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和校长教师分享精彩报告。11月19日上午,举办了中小学教师高质量发展论坛。论坛采取主题报告的形式,对中小学教师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研讨。论坛由北京市朝阳区教师发展学院书记、特级教师闫新全主持。
闫新全主持论坛
王凯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王凯出席论坛作《给予新课标的跨学科课程设计与实施》主题报告
一、走向综合化的发展新挑战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只有盯住了课堂,学业成绩才会提高,教学目标才会实现,学校教育质量才会提升。现在的课堂教学的基本形态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仍旧是以教材为本,以知识为本,以概念为本,还是封闭的传统的教学。提高教育质量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二、新改革带来的跨学科需求
1.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课标修订的原则。三大导向:坚持目标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创新导向。九大属性:指导性、适宜性、科学性、综合性、思想性、系统性、实践性、时代性、操作性。
2.学校的生活化与生活的学校化。校教育从内涵到形态正在被全面重新定义,作为硬知识堡垒的学校被软知识的生活紧紧包围。
3.学校课程体系需要具备新属性。课程需要有预先排除危机的功能。
4.突破既有课程的“鱼缸法则”。传统课程观只能从“生存”角度去培养孩子,现在要立足于环境、情境、场域的“发展”角度去提升培养品质与内涵。
5.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加强综合课程建设,完善综合课程科目设置,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
三、跨学科实践中的三种模式
1.学科间模式。学科间课程融合,是指向学科知识的课程融合。主要是根据学生发展需要,以特定一门或者两门学科为主,深度融合其他学科相关内容,构建成具有结构化和体系化的课程。
2.领域间模式。领域间课程融合,是基于学生或者当前社会所关注的具有普遍性和争议性的议题开发相应的课程。这种课程融合一方面要选择恰当的“议题”,既是社会关注重点,又能从正面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还能给予学生相应的合作探究的体验;另一方面要将“议题”与学科知识进行有机融合,但不应该完全脱离学生的学科知识“独成一体”。
3.实践活动模式。实践活动课程融合,是聚焦学生真实的生活经验和发展需求,通过实践活动的形式,构建既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课程融合内容体系。这类课程尤其关注学生自身成长经历和生活经验,通常让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方法来解决一个真实问题。
李晓琦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四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专家委员会政策咨询分委会委员李晓琦出席论坛作《做事为了发展人——中关村四小教师专业发展的解决⽅案》主题报告。
长期以来,教师专业成长是学校发展的重点、舆情的热点和行动的焦点。在教师发展的行动中需要回答的问题:1.学习是人做的事,而不是发生在人身上的事。2.教师在更多元的平台中突破工作循环,和组织良性互动并相互成就。3.通过制度设计,为教师的探索行为提供积极反馈和持续鼓励。4.教师对学与教保持想象力。5.教师认为自己是终身学习者,并能通过元认知的路径进行持续的学习。
为了发展人,要找准支点、精准支持、彼此赋能。在找准支点上,我们运用了SWOT分析法。提炼的支点是,教师运用标准指引教学,提升能应对未来的专业素养,团队中相互支持,将经验转化为成果并推广。在精准支持上,我们运用了OKR工作法。让每位教师的目标和实践中的关键结果建立起对应关系。目标是明确的,结果是可以自主制定、可以测量、可以实现的。在彼此赋能上,更新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教师能够用这个标准进行自我的课堂教学改进。同时,也研发了激励制度、评估制度和激励教师不断创造成果的工具和方法。
在这个系统过程中,教师就有了更多的创造,从每天细碎的重复性的工作状态转变成为一个主持研发一系列的伴随教师成长的产品目录。让老师不仅是简单的超越忙碌,更重要的是实现自我价值。
我们认为一个老师在系统思考、同理心、沟通与合作、好奇心、内驱力和善于关联这些指标上,如果有更好的表现,那么他就会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有了找准支点,精准支持和彼此赋能做事,就和发展人之间有了密切的关系,人和事就能够共同发展。
对老师而言,我们希望学校是教师成长的终身成长大学,学校不仅仅是工作的职场,更是成长的主场,而学校对教师的投入是长期的、可持续的价值投入。
孙鹏伟
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师发展与教学督导专家孙鹏伟出席论坛作《一线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主题报告。
1.课题研究理念。当代好课堂应该是做得好、说得好、写得好。这是从教书匠型教师走向教学专家型教师的必经之路。课题研究不仅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重要渠道,更是教师职业化发展的需要。
2.选好研究内容。课题”就是一个主题。选题要坚持价值性、可行性、科学性和创新性。在阅读中萌生课题,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在调查中形成课题,在指南中选择课题,在总结中产生课题,在热点中发掘课题。
3.起好课题名字。“三要素式”结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三环节式”结构:依据的理论或理念、运用的方法或手段、完成的任务或目标。
4.规避申报的伤。缺项;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和主题无关;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不显著或没有评价结果;国内外研究现状概括性不强,尤其不清晰或有误;创新之处无创新或创新点太多;没有研究思路或思路不清晰。
5.清晰研究过程。申报准备阶段,开题准备阶段,实施研究阶段,课题中期汇报,申报结题阶段。准备过程做到“四个确定”:确定课题研究的问题、目标、成果、方式。实施过程做到“四个落实”:落实研究查阅文献、落实成员研究任务、落实课堂实践方案、落实成果完成时间。研究过程要抓住“问题”。围绕问题策划“解决问题”策略。
6.突破完成难点。从研究内容中形成理论构想和实践假设,从研究方法上确定研究途径,在课堂实践中设计课题实施方案,设定能力目标达成。形成课例成果、论文成果和报告成果。
知识能力素养的评价要求学生发展中心的教学理念,呼唤教师角色转变,是价值引领者、学习资源开发者、学习过程设计者,学习环境搭建者、学习问题诊断者、困难解决合作者、深度学习同伴者、学习评价首席者。
阮守华
北京第五实验学校执行校长、特级教师阮守华出席论坛作《基于“融教育”理念的教师高质量发展校本探索》主题报告。
1 顶层设计
北京第五实验学校是北京市统筹建设的“高起点、高品质、国际化、可持续”的特色优质学校,是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的全日制公立学校。(一)文化定位:“融”教育。“融”,既是融入历史,筑牢学校教育的历史文化根基;也是融入社会,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更是融入未来,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时代新人。“融”教育旨在通过与历史、与社会、与未来建立有效连接,建设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互相滋益的育人环境,呈现和而不同、交相辉映、异彩同辉的精神风貌,实现发展学生优秀道德品质以及高阶思维能力、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和沟通协助能力等21世纪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现代学校育人目标。(二)核心价值观:合作,融合,创新。 “合作,融合,创新”是“融”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加速变化的新时代背景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必须改变僵化的知识教育传统,代之以探究学习、合作学习、项目学习、跨学科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平等互动、任务执行、交流交融和实践创新中发展优秀道德品质和以创新素养为核心的未来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 路径探究
学校教师培养体系是教师提升专业素质的长效之计,是“五育一体化”能力提升的常规途径。1.把好“总开关”,制定五育融合导向的人才培养指导方案,将“融合育人”贯穿整个教育教学活动全过程。2.选好“施工图”,开发具有融合育人特点的综合性课程,打破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封闭的知识体系、在多维教研活动中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育科研建设研究型教师队伍。3.用好“指挥棒”,构建以“五育融合”效果为核心的评价体系。
始于育人:守教书育人初心 定为学为师目标。
学于课程:建学校课程体系 激教师参与之情。构建课程模型,绘制课程图谱。
行于课堂 :优课堂教学实践 促教师专业成长。
长于课题 :入教育科研之境 强教师反思之力。
成于素养 :借综合实践之形 达素质养成之实。
李竹
重庆市大渡口实验小学党委书记、正高级教师李竹出席论坛作《内生融合:个体与组织张力下的教师专业成长——重庆市大渡口区实验小学的强师之路》主题报告。
大渡口实验小学聚焦学校场域下的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问题——个体与组织的张力,提出并践行“内生融合”的强师之路,借由个体与组织的双桨共渡彼岸。
一、何为教师专业成长
大渡口实验小学的教师是教育的摆渡人,是学生的摆渡人。“内生融合”的意义不仅在于校区管理,还在于学校场域下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问题,形成教师个体与组织的张力,激活与唤醒教师个体的生命力并把每位教师融合进学校的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师生生命成长与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共渡。
二、学校场域下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问题
教师个体与学校组织之间若没有形成张力,会出现或缺乏有效管理一边倒向教师个体,或难以激活教师的活力一边倒向学校组织。我们的追求是教师个体与学校相互融入、共生可持续,能激活每位教师的个体生命力,让他们都能在学校中获得恰如其分的发展。
三、内生融合:借由个体与组织的双桨实现共渡
(一)成长摇篮:面向每位教师的成长孵化。
1.构建教师专业发展“三三制”立体化师本培训模式。“三格”成长进阶:入格、升格、风格。“三环”成长路径:“外环”(锻炼教学基本功)、“中环”(提升教学多策略)、“内环”(涵养教学好思想)。“三维”成长空间:学习、实践、展示。
2.“124”教研:1个主题、2年周期、4种模式,聚焦师能提升。主题教研活动围绕着主题阐述、课例实践、过程回顾、互动研讨和总结深化5个程序来开展我们的主题教研。
3.讲师团:助推成长质变。
(二)三圈三系统:从个体到队伍的成长保障。
三圈:战略决策圈+学术运行圈+质量督导圈。三系统:启航系统+动能系统+检修系统。
1.教师发展中心统筹:启航系统 。
2.学科组、年级组助力:动能系统。“搭台”助成长,年级组助力,“研究”添动力,“代言”显成果。
3.学校专业团队督导:检修系统。专项跟踪、集中督导、督导反馈。
学校是一个生命场、育人场、成长场,在这样的场域下,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生长与学校的发展应是共长共生共成的。因此,教师专业成长的彼岸是师生成长、学校发展。要达到这样彼岸,唯有靠个体与组织的双桨实现共渡。我们秉持着这样的理念,用力思考着,也专注地行动着,努力共渡到更大的教育彼岸。
李慧军
濮阳市第二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正高级教师、各级教师李慧军出席论坛作《适度教育引领教师全人成长》主题报告。
1 “适度教育”与“全人成长”
▲适度教育是主张不过度无不及的教育,是强调恰到好处的教育。
▲适度教育基本操作理念:尊重差异,承认不同;不过度,无不及;顺其势,凑其型。
▲实施适度教育的十大方略: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建立适度的教育目标;强化“软弱”的教育评价;构建丰富的课程体系;分配合理的教育时间;难度适中的教育内容;采取合适的教育方法;选择恰当的教育手段;降低高耗的生命成本;促进学生自由全面个性地发展。
▲实施适度教育的十个坚持:坚持立德树人总方向,实施“立德树人+”工程。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五育并举五育融合。坚持让每一个生命幸福成长,呵护师生幸福。坚持系统思维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为学生配置适宜的营养丰富的生长土壤。坚持及而不过工作总原则,提倡三全育人、人人育人,工作无短板,学校无差生。坚持恰到好处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坚持以儒雅文化引领师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全人成长。坚持拔尖儿托底儿,提倡人人是星。坚持把“学会选择”的思想贯穿教育教学全程,引领师生自主发展主动发展。坚持让学生乐学学会会学目标导向,尊重差异承认不同,素养导向四让课堂。
▲全人成长是道德情操成长,学养学识成长,精神心灵成长,健全人格成长,专业技术成长。
2 怎样引领教师全人成长
教师全人成长八大路径:
1.思想引领——为教师提供精神心灵全营养
2.科研管理——聚焦育全人提专业技术素养
3.文化润泽——润养儒雅气质陶冶高尚情操
4.岗位思政——拓宽视野放大格局同向育人
5.辐射带动——头羊效应引领责任促进成长
6.课堂变革——培养儿童立场提升育人素养
7.评价导航——引领教师自觉主动全人成长
8.阅读赋能——涵养道德情操丰厚学养学识
刘飞
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党委书记、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刘飞出席论坛作《因材施教四问》主题报告。
因之问——推进的依据是什么?材之问——我们应当怎样识材?施之问——施力点作用在哪里?教之问——“教”真过时了吗?
一、因之问
因就是依据、根据。因材施教,是党和国家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家要有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的八大理念之一就是,更加注重因材施教。中共中央国务院2020《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要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因材施教,是社会的呼声。音乐、舞蹈、画画、理解、观察、记忆、表达、奥数、英语、写作、书法、武术、跆拳道……样样可塑。因材施教,是教师的追求。陈鹤琴先生为自勉自己曾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认为调整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因材施教的老师,更好理解些。因材施教,是学生的需求。学生有智力、学习风格、学习动机、性别、背景等各方面的udn,既然有差异,那适合他的一定是最好的。
二、材之问
孔子视观察三步识人:视其所以,透过言行看人;观其所由,透过习惯看人;察其所安,揣摩心态看人。基于当下数字化背景下,培养全面而有个性的人,一定要在教材、学材、素材上下功夫,要通过技术赋能了解每一个学生,这为我们因材施教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三、施之问
面向全体、以共养个。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有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共性蕴于个性之中。没有对教育共性的全面的、深入的理解与实践,期盼在个体身上实现突破,既不现实,也不明智。全面发展、以全养个。个性本就是个体独具特色的、稳定持久的、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让每个孩子的个性不断发展着走向全面。主动发展、以个养个。个性不一定导致创造,但没有个性谈创新创造,无异于缘木求鱼、沙中建塔。
四、教之问
从因材施教到因材施学。2015年教科文组织在《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强调,近来国际讨论的话题,从教育转到学习,这表明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努力的集体层面和目的可能受到忽视。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关于“主体性神话”指出,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与教材以及学习环境等割裂开来,让教育成为仅仅针对学生的需要、愿望、态度等学生自身的性格取向来进行的神话,成为把学习理想化为只由学生内部的‘主体性’来实现的神话。其实如何促进学生的主体性?我个人更倾向于关注另外一种方式,积极的被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