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国家级成果奖展示:《基于学科育人功能的课程综合化实施与评价》
为充分发挥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引导中小学校深入学习借鉴,推进教学改革创新,促进学校变革与发展,全面提升学校高质量发展,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中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动作为,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在首届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中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上,开展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展示交流、宣传推广活动。大会遴选了8项成果进行展示交流,并举办成果推广签约仪式。本期展示的案例是2018年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获奖项目《基于学科育人功能的课程综合化实施与评价》。
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
(报告人:李永强,重庆巴蜀小学副校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今天,我代表马宏校长来交流,非常荣幸。巴蜀小学因教学成果而倍受关注,因建校宣言而引发大家思考。巴蜀学校首任校长周勖成提出学校办学使命:“创造一些新的学校环境, 实验一些新的学校教育”。提倡“教养兼施”“生活统整(学校、家庭、社会)”“做中学”。这样的定向定位成为了巴蜀小学的命脉,无使命,不巴蜀。”巴蜀小学退休党支部书记、原校长钱玲说,坚持十六年四轮创造教育,获专家藏头诗:“巴山印古今,蜀水刻春秋,小时见未来,学问要创造”肯定。创造成为了巴蜀小学的根脉,无创造,不巴蜀。巴蜀小学原校长廖文胜提出“为孩子的梦想而创新”的办学理念,对接上了北京师范大学新课程专家的持续指导,打通了巴蜀小学研究的学脉,无思想,不巴蜀。巴蜀小学现任书记、校长马宏提出“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的办学理念,认为教育是“做”的哲学,提出“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的课程主张。从创造一些新的学校环境、实验一些新的小学教育到创造教育,到创造人生梦想,到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一步步走来,真正体现了一代接着一代干的基石精神。倒回去看从“与学习脉搏一起律动”,就是“为孩子的梦想而创新”,目标就是“创造一些新的学习环境,实验一些新的小学教育”。由此可见,需说法不同,但又一脉相承,层层深入。
巴蜀小学成果《基于学科育人功能的课程综合化实施与评价》荣获2018年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但我今天汇报的题目却是《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因为在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年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成果以“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写入,为保持一致,同时也契合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的要“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原则。
我们一直在追问:“在当下的背景下,教学成果真正能推广的究竟是什么?”不仅是做法、工具,更多的应是背后的思想方法和逻辑。今天,我就重点介绍一下巴蜀小学从2009年到2018年这十年的研究历程。
2009年至2012年
——顶层设计,追本溯源厘清方向。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 教师育人的主战场,课比天大,坚持教学回归常识、回到常态。没有学科课堂的真正改变,就谈不上学校的改变。
这一时期巴蜀小学开展的律动课堂研究,是从行为素质、思维素质、情感素质三个方面进行入手,第一年研究重点侧重在习惯素质的培养,创造了三段式(课前、课中、课末的规范与要求)的教学课堂,形成了巴蜀礼课程;第二年侧重在思维素养提升上,关键在转变教学方式,产生了“主题式”教学、“流动式”上课和“项目式”学习,推出了随堂课、推门课、挂牌课、研究课“四课”常态课研究机制;制定了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学习评价的律动课堂评价标准;第三年侧重在情感素养,关键在学习方式的转变上,提出八大课堂管理策略,总结出只有尊重、激发、共生,才能够让课堂思维真正发挥。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效。
2012年至2015年
在学科夯实的基础上,更多地研究课程的综合化实施,具体做法:一是学科课程综合化实施,二是跨学科课程的综合化实施,探索学科大单元教学、学科间的项目化学习,注重“育”的方式转变。
2015年至2018年
是总结深化期。重点放在过程和成果梳理上,注重方法和特色提取。坚持问题思维:从哪里来?做了什么?做得怎样?将走向哪里?来展示研究思路。2015年改革关键词是回到课程。2016年的改革关键词是课堂,关注寻找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2017年攻关的关键词是评价。2018年总统梳理。在这个过程中,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辐射带动的,厘清推动的路径和方法;如何沉淀关键创新,将实践进行学术表达,概念提炼。
如何阐释我们的成果?一个核心,上好每一门课。基于学科,而又不拘泥于学科。强调,目标要转化、内容要联连、实施要跨界、评价要展示。形成了“化-联-扩-展”全链全育人系统,同时还必须树立两种意识,一是回到生活的实践意识和二是综合解决问题的应用意识;三个支撑,技术赋能、评价协同、管理护航;最终才形成“学科+”成果,它是一个整体解决方案。让学校在做课程中形成团队。调研建构中体现思想领导力,教学研究中体现教学领导力,课程探索中体现课程领导力,总结深化中体现文化领导力。形成了课程研究的线路图和管理回路。
巴蜀小学的成果一句话总结,就是“教育是做的哲学”。为何做、一起做、做起来、做出来、持续做。以激发教师的活力为核心,做事成人。从2018年开始,巴蜀小学坚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成果推广。我们理解:获奖只是开始,推广才是目的;推广是责任、更是义务;是光荣、更是使命。成果即过去、深化即推广、推广即研究、应用即创新。对内即对外,坚持常态优质、实践创新。
2018年9月至2021年7月
开展学校名片,我来代言。
2018-2019、2020、2021年
年度关键词分别是:“我愿代言,我能代言,我有代言”,此时,上海金山区、江苏小南京、河北石家庄、广东番禺、四川成都等七个示范区相继加入,常态优质持续推进。
2021-2024年7月
我们又开启了“五育融合的新作为、新使命。这三年重点分别是:
2021-2022学年
深化落实“双减”、追求创造性落实“国家”双减政策。
2022-2023学年
转化落实“双新”。用技术助力落“双新”高质量要求。
2023-2024学年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回归学习方式的改变,回应跨学科主题学习常态化实施。
成果发布初期,有重庆市的传统应用区33所学校,现在有学科+成果应用推广集团11校,全国示范区215所学校。彼此合作非常好。
随着“双新”的到来,学校的课程结构需要调整,课程结构的质量决定了学校办学的整体质量,课程实施的质量决定转化的质量,教学评价的质量决定方向的质量。针对巴蜀小学原有的律动课程体系,进行调结构、动计划、变方式。课程设置为基础学科课程、生活实践课程、潜能开发课程。落地3途径:(班级)小课堂,(学校)中课堂,(社会)大课堂。形成“激发”“尊重”“共生”的教育生态。课前3分钟落实10%跨学科实践,自主8分钟落实跨学科主题学习。
学校发展的终极问题是教师如何持续优秀,如何从专业成长走向生命成长的问题?校本教研是最好的途径和方式,能够让老师保持研究的状态、研究的机制和小组合作形态,只有老师的学习方式变了教师才可能变得更优秀。教师自主反思的能力、同伴互助的能力和与专家对话的能力是做好校本教研的三大基本能力。学校开发了学·教小助手,为教师提供赋能工具。
针对当前的学校教育改革,我们发出了新的追问:
1.“学为中心”的观念普遍认同,但如何通过课程顶层设计,实质性转变教与学的关系?
2.“核心素养”更加全面立体,但如何落到具化的课堂教学行为当中,建构起整体解决方案?
3.“学习方式”变革观念初具意识,但如何回归到“人”的真实全面发展,达成师生共同的生命成长?
我们期待与有理想有情怀的校长、有能力有情怀的专家、有行动能坚持的教师携手同行,一起研究,共同参与。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