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教育>

助推馆校合作发展迈向4.0时代 成都市成华区首发这项管理办法

2023-12-25 17:16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博物馆,与教书育人的学校互助合作,不仅能推动馆校资源共享与共赢发展,更将通过馆校合作的模式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同时,通过馆校“牵手”,将研学旅行(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以及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博物馆与学校间的“馆校协作”,早已成为成华教育的“进行时”。馆校合作如何更好地协同育人?怎样助推馆校合作发展迈向4.0时代?这些问题在12月25日举行的这场活动中找到了答案——今日,由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文广旅局指导,成华区教育局、成华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主办的成都市研学示范点课程发布会暨研学工作推进会在成都市成华区举行。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西南大学、民盟成都市委会、成华区教育局、成华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等单位以及成都各区(市)县中小学校代表齐聚一堂共品这场美育盛宴,交流分享馆校合作经验,共同探讨馆校合作机制,助力成都市成华区“场馆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记者在现场采访中了解到,成都市成华区通过对外发布《成华区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暨研学旅行管理办法》,分享教育部重点课题《区域馆校课程研究》阶段性成果,以此推动该区馆校合作发展迈向4.0时代,深化打造“行走的课堂”。

首发研学旅行管理办法三十条

推动区域馆校合作发展迈向4.0时代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青少年素质教育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会上,成华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杜坤扬在致辞时向与会嘉宾介绍到,近年来,成华区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教育强区幸福工程,有力推动小学教育整体质量处于全市一流方阵、初中教育水平取得长足进步、高中教育质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前列,全区教育正加快从“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阔步迈进。

“近5年的探索,我们发现区域系统构建、整体推进馆校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有三个关键要素:机制、课程和师资,机制为先、课程为本、队伍为基。”同时,成华区教育局副局长叶树文在作主题为《馆校合作·共育未来—区域馆校课程构建的成华探索》的分享时表示,成华区馆校课程协同机制经历了馆校单向输出1.0时代、馆校双向互动2.0时代、区馆校三向联动3.0时代,目前正处在区馆校社多向协同的4.0时代。

“开展社会实践暨研学旅行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体现,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深化新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当前全面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会上,成华区还发布成都市首个区县级《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暨研学旅行管理办法》。成华区教育局副局长梁经和,在现场对该《办法》进行了详细解读。据了解,该《办法》分为总则、组织领导、课程内容、活动准备、活动实施、活动评价、纪律要求、经费保障及附则等九章三十条,对研学旅行的课程实施、基地线路、组织形式、安全管理、效果评价等提出了具体的规范要求。

将与24家场馆深度合作

创新探索多元化优质特色研学课程

与此同时,成都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邬江、成都市第四十九中学校长任小林、成都市熊猫路小学校长林英、成华区教科院附小校长罗浩,分别做了主题为《共谋一事,深度合作》《链接馆校 让跨学科主题学习真实发生》《探秘熊猫馆校课程 培育乐学善玩小公民》《由近而进,见证成长》的精彩分享,展现出成华区在推进馆校课程建设和研学实践教育的这几年里,通过多思路、多路径地创新探索,在馆校课程研究上形成的“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

活动中,来自四川省博物院、省科技馆、成都市文化馆、市图书馆、市博物馆、永陵博物馆、武侯祠博物馆、杜甫草堂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等24家馆(院、园)的相关负责人参加此次发布会。据悉,成华区将陆续与这些场馆深度合作,创新探索多元化优质特色研学课程。 

记者了解到,成华区馆校课程设置,以场馆为线索、分为小学低段、中段、高段,初中段及高中段五个学段整体开发课程,学校以“场馆必选+内容自选”和“场馆自选+内容自选”选择课程。要求小学每周2课时,一学期累计不少于36课时。中学每周1课时,一学期累计不少于18课时。学校根据自身实际灵活选择馆校课程的课时来源,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科课和课后延时服务课等均可。

成华区研学旅行经验得到专家盛赞

2025年成都将创建博物馆发展先行区

在今日的活动中,成都市海滨小学、成都市龙成小学(成都市龙江路小学成华校区)、成都市二仙桥学校等还在会场外集中展出了成华区12个荣获省市区奖项的艺术实践工作坊成果,引来不少与会者在展区浏览参观,为成华教育丰硕的美育成果点赞。“成华区以课题研究的方式,推动区域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系统化、课程化开展,是一种模式创新,也提升了研学实践教育的内涵品质。”西南大学社科处处长、博士生导师王牧华盛赞到。他表示,成华区是馆校课程开发的先行先试区,坚持统筹规划与自主开发双线并行,创新馆校课程构建路径,建立长效协同开发机制,加强与多家文博机构合作,积极探索馆校学习模式,开发系列馆校课程50门,形成了多方参与育人典型经验和优秀案例。“今天成华发布了《成华区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暨研学旅行管理办法》,为全市各地开展研学旅行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值得借鉴学习。”

“馆校研学作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新窗口,其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是要做好‘教育+’这篇文章,赋予馆校课程新的生命力和时代内涵,让馆校课程真正成为学生‘行走的课堂’。”杜坤扬告诉记者,下一步,成华区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将馆校课程与研学旅行深度融合,进一步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更好地发挥场馆育人功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同时,我们还将充分吸收专家们的意见建议,对课题做进一步优化调整、深入研究,力求在馆校课程、研学旅行方面取得更多、更大、更具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

“成都2025年将建成高水平的‘博物馆之城’和博物馆发展先行区,落实《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支持学校充分利用场馆资源,发挥教育功能和价值,让更多的学生走进场馆,体会厚重的历史文化与先进的科技文化。”成都市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希望各区市县深入贯彻《成都市教育局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指导意见》,高度重视场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深化育人合作机制建设,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深度融合,开发更多高质量的馆校课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文/图 王李科)

【责任编辑:闫景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