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家校协同专委会2023年度学术年会举办
12月9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家校协同专业委员会2023年度学术年会在山东省潍坊市三研基地召开。本次学术年会以“教育强国建设中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质量的提升”为主题,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中小学幼儿园的管理者、教师、家长以及相关社会机构代表等200余人参会,共同探讨教育强国建设中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新经验、新模式、新方法。
图为学术年会现场
开幕式上,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韩民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学术年会主题充分反映出家校协同专委会积极回应国家教育发展战略需求的大局意识和战略眼光,期待通过此次学术年会的深入研讨,能够凝练更多研究成果,为全面提升我国校家社协同育人质量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家校协同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程锦慧表示,本次学术年会旨在指导和引领学校、家庭与社会进一步提高对协同育人工作的认识。她向全体会员提出了四点要求:一要加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二要增强责任感,勇于担当教育人使命;三要注重基层实践,提升理论水平,拒绝功利思想;四要不断推进学校家庭社会育人基地建设,坚持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为教育强国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在主旨报告环节,十余位专家学者聚焦教育强国建设背景,围绕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机制创新、家长教育资源的开发、家庭教育指导专业化发展等重要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同时,展示了校家社协同育人研究领域的理论成果,分享了区域、学校、社会机构协同育人的实践经验,充分体现了家校协同专委会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与成效。
在校家社协同育人学术研究方面,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洪明介绍了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基本特质和学校主导下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创新机制,强调校家社协同要做到目标一致、功能互补、互惠互利。家校协同专委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姜宏徳强调了在协同育人过程中推进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家校协同专委会副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李家成介绍了一些区域开展校家社协同育人项目的实践经验,他认为应在协同育人实践创新中建设自主知识体系。家校协同专委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西南大学教授王正青介绍了韩国、芬兰等国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实践路径。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王树涛从生物生态学的理论视角,阐述了校家社协作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影响。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余晖介绍了英国家长专业化进程的深层逻辑与政策工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牛楠森从把握理论逻辑的角度,分享了如何看待和深入理解家校共育。家校协同专委会学术委员会执行主任赵志军认为要将优化学生的心智模式作为校家社协同育人的聚力点,并对校家社如何发挥各自优势协同优化学生的心智模式提出了建议。家校协同专委会副理事长曹萍、徐碧荣围绕家庭教育指导中的底层逻辑、职业化与专业化发展的现实困境和应对策略等进行了分享。
在校家社同育人实践方面,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副局长贾宝文介绍了潍坊市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情况与取得的经验。他表示,潍坊市已逐步探索出了政府主导、专业引领、课程推动、家校协同、社会参与的潍坊模式,接下来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推动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向纵深发展。家校协同专委会副理事长何云山回顾和介绍了重庆市家校共育机制建设的发展历程。河南省教育厅关工委副主任董丞明分享了河南省推进家长学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校长董红军介绍了该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技术赋能家校共育方面的经验。河北省邢台市家庭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刘志涛分享了邢台市“五位一体”协同推进家庭教育的区域模式与经验。
在微报告环节,来自北京市、天津市、深圳市、江苏省常州市、浙江省金华市、山东省阳信县等地的专家学者、中小学幼儿园负责人、家委会负责人、相关教育机构、社会机构代表等18位嘉宾分别围绕自身开展的协同育人质量提升的研究以及区域、学校工作开展的经验进行了分享与交流。
在圆桌论坛中,家校协同专委会理事长程锦慧、副理事长张向葵等多位嘉宾就校家社协同育人各方的工作重点、基本原则、抓手和载体及家长学习共同体建设等问题展开了交流和探讨。
年会期间,还进行了届中家校协同专委会负责人调整,新当选的理事长苏君阳在闭幕式上进行了此次年会总结。他对学术年会进行的学术交流、经验分享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未来在校家社协同育人研究领域需关注以下几个问题:协同育人的标准的研制、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协同保障与提升、学生安全问题的协同保障、家庭教育指导师专业标准的研制以及协同育人质量评价研究等。
本次年会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家校协同专业委员会主办,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承办,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协办。会后,与会人员参观考察了潍坊市泰山教育创新研究院、清池街道家庭教育公益指导服务中心和潍坊高新双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