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教育>

非遗进校园,绽放新光彩

2023-12-08 17:29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中国网讯 “牵牛郎郎要讨亲,请个媒公马儿丁……”近日,在宜宾市长宁县城北小学的校园里,伴随着清脆响亮的快板声,传来了《苏济川虫虫歌》平仄起伏的念唱词。

《苏济川虫虫歌》是由清末民初长宁秀才苏济川搜集整理的童谣,因其生动活泼的唱词,曾在川南一带盛极一时,是许多70、80后长宁人的童年回忆,2007年被列入四川省省级非遗名录。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虫虫歌的传唱声也逐渐从街头巷尾消失。

《美丽的长宁》县域读本系列

今年9月,为了让广大少年儿童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长宁县组织编撰了特色县域读本《美丽的长宁》,其中就介绍了“虫虫歌”、“车车灯”等的由来和经典篇章。可是,如何教学却让年轻老师们犯了难,自己都没怎么听过,更别说演唱了。除此之外,大家心里还存有疑惑:现在的孩子们,天天被短视频等新兴媒体包围,他们会欣赏这样的传统文化吗?

以“虫虫歌”为题材的《竹宴》作为四川省代表节目,参加第八届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

11月,为了推动老年体育事业和青少年“五育并举”工作统筹协调发展,描绘“老有所为、幼有所学、相互辉映”和美图景的“同辉行”活动在长宁县拉开帷幕。活动一开始,民协艺术团便走进长宁县井江小学校教授健身腰鼓,阿公阿婆们矍铄的精神、矫健的身姿和精湛的腰鼓技艺让师生们既敬佩又叹服,纷纷跟着操练起来。好的开头鼓舞了所有人,柔力球、链枪操、非洲鼓……一场场“同辉行”活动逐渐在中小学校接力展开。

“同辉行”活动合影

始于体育,却不能限于体育。老一辈人的身上潜藏着丰厚的地方特色风土文化,是值得深入挖掘的“活教材”。在城北小学“同辉行”活动中,学校邀请到了体育舞蹈协会的阿姨们,借助快板鲜活地演绎了如今只有在书上才能读到的《苏济川虫虫歌》,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 90后的老师们也颇觉新奇有趣。表演结束后,阿姨们为孩子们讲解了快板演唱虫虫歌的方法,“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虫虫歌”就在现场一片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得到了传承和弘扬。

长宁县教育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高度重视,多次在地方考察调研时给非遗项目“点赞”,表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作为省级非遗,“虫虫歌”见证、书写了长宁的历史,是长宁特色地方文化的重要表现,它的保护和传承对长宁地方文化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在长宁,还有“车车灯”“双河凉糕”等非遗,接下来,长宁县将以“同辉行”为契机,通过“老带幼”,培育更多的非遗传承人,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流淌不息,绽放新光彩。

供图:宜宾市长宁县教育和体育局

【责任编辑:闫景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