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教育>

聚焦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四川大学校友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大会于成都举行

2023-10-30 16:08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10月27日至29日,由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成都高新区管理委员会担任指导单位,四川大学校友总会主办的四川大学校友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成都举行。

本次大会以“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发力”为主题,旨在落实四川大学《关于加快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决定》有关文件精神,深化校友上市公司企业交流互通,进一步整合“校地企”三方资源,助力国内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以实现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双轮驱动,助力中国科学技术水平高质量发展。

四川大学校长、校友总会会长汪劲松,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欧阳泽华,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党委委员、副会长孙念瑞,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专职副主任、教育厅总督学傅明,成都高新区管理委员会主任余辉出席会议并致辞,四川大学校友企业家、四川大学全球创联代表等400余人,超300家企业参会。

引领共建,擘画“校企地”三方合力

汪劲松在致辞中提到,高校和企业都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成就。四川大学历来重视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大力推动校地企深度合作,并在学校党委九届二次全会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与科技领军企业、行业大院大所产学研深度融合。校友上市公司是川大发展的重要依靠力量,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汇聚各方资源,搭建广阔平台,促进校地企精准对接、优势联动、共同发展。

欧阳泽华表示,希望上市公司苦练内功,聚焦主业,做精专业,打造百年老店。地方政府和行业部门要强化“抓产业就要抓上市,抓上市就是抓发展”的意识,引领要素资源向上市公司集聚;要结合本地产业规划,引导上市公司对同类企业进行并购整合或资本、技术、管理等输出,带动产业集群发展。同时,各金融机构趁势而上,加大投入,携手企业共同发展。

孙念瑞表示,经过四年来注册制改革的逐步完善和资本市场生态优化,IPO市场呈现出一个显著的特点,即A股IPO更多倾向于高科技企业,上市公司结构不断变化。他认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日益完善,各板块各有特色,特别是高科技板块IPO乘势而上。

傅明强调,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让科技创新植根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土壤,培育构建促进可持续增长的新动力布局。“这对四川大学校友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表示,“希望与会的校友们加强交流和协商,专注于科技创新,积极投身科技成果转化,深入推进企校地合作。”

余辉表示,长期以来,四川大学依托科技人才优势,与成都高新区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重点打造了天府锦城实验室(前沿医学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希望未来与四川大学开展更广泛、深入的合作,借助校友企业的产业力量培育资本优势,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专家共享,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破题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证监会原副主席姜洋,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雷朝滋从不同领域分享了其对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相关话题的思考。

姜洋在演讲中分享了其对绿色金融的观点。姜洋指出,绿色金融是不可忽视的市场锚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根据市场机构估算,投融资需求达百万亿级,金融市场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姜洋表示:“金融市场要积极发挥作用,引导资本满足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投融资需求。” 

朱光耀则对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朱光耀表示:“我们现在完全有信心实现2023年经济发展目标,就是5%的经济增长率。前三季度,我们实现5.2%的经济增长,第一季度4.5%、第二季度6.3%、第三季度4.9%,我们第四季度只要增长4.4%就完成了5%以上的增长。”朱光耀认为,从历史的经济运作规律看,第四季度从来都是经济增长比较高的,“而今年‘十一’黄金周一系列居民消费等各方面都是持续稳中向上的发展态势,所以今年的目标已经完成了关键一步。”

雷朝滋从产学研结合角度进行了剖析。他认为,产学研合作司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但是,当前产学研合作并不理想,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即“自发合作多,组织合作少”“短期项目多,长期机制少”“知名企业多,中小企业少”的现状特点。雷朝滋指出,高校对“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国家”的认识还不够深刻、落实还不够主动。“与企业、地方合作,往往还主要是奔着资源去;与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合作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有组织的、目标明确的校企合作还远远不够,产学研合作成效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由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曹顺庆作为主持人,四川大学副校长、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赵长生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塑料加工工程专家王琪以及微芯生物董事长鲁先平、东土科技董事长李平共同参与的圆桌对话,则将探讨的着眼点放在了“如何把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这一问题上,几位专家学者、企业家各顷海陆,最终达成了“唯有文、理、工、医的学科交叉融合才能实现科技创新与转化协同发展”的共识。

项目签约,打造合作交流平台

会议期间,除了大咖间的思维碰撞,五轮共建合作项目签约也如期举行。此次签约项目内容包括:共建人才联盟战略合作协议;天府国际生物城生物医学先进材料研制和测试科创中心、天府国际生物城化妆品特色楼宇项目;医用导管组件制造项目;药用植物新型提取先进材料(药露工艺)中试平台;四川川大校友同创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与成都高新区企业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等。

合作项目的落地开展是整合四川大学校友企业优质资源的关键举措。作为西部教育高地,四川大学拥有学科、人才、科研、成果等多方面优势,同时积聚了分布于各行业领域、科技前沿、商业一线的校友资源。以项目共建实现资源转化与优势联动,对推动西部高质量发展、促进发展动能转换具有重大意义。

为答好“强国建设、川大何为”的时代命题,今年7月,中共四川大学委员会九届二次全会通过《中共四川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推进与科技领军企业、行业大院大所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关键技术突破,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增强服务地方和行业产业创新发展能力。

在这一背景下,四川大学校友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召开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川大精神内核为导向,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校友上市公司产业“链主”的引领带动作用,能够更好地推进“校地企”精准对接和互动,从而激发学校、企业、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链式反应”,而“校企地”三方的合力,也将解决“科创专利数量位居世界前列,成果转化却欠缺动能”的中国科技困境,为突破“卡脖子”技术壁垒,推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贡献新时代的川大力量。(图/文 饶宇星)

【责任编辑:闫景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