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足迹遍布20余省 安徽一高校“候鸟式”科研团队把野外当做实验室
安庆师范大学有一支喜欢穿江趟河的科研团队,北至青藏高原、南至海南,西至云贵川,东至长江入海口,自2018年水生态监测与修复团队成立以来,创始人、安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晓可带着学生们在全国20多个省份留下了科研足迹。沼泽、河流、湖泊,处处是他们的实验室。团队成员用实际行动关注着生态环境的现状与困境,用青年力量为生态修复注入“源头活水”。
发现极危物种
“野外总是充满惊喜,只待慢慢发现。”这是张晓可在今年暑期发现大面积极危物种粗梗水蕨后发布的一条朋友圈。8月31日,他带领的水生态监测与修复团队在江苏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内进行水生植被考察时,发现了一片面积约1200平方米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粗梗水蕨。
回忆起发现粗梗水蕨的场景,张晓可至今仍觉得十分惊喜。当时,张晓可带着学生在保护区内进行常规的水生植被监测。途经一条小道时,他发现了两三株造型奇特的植物,往前走竟有一大片。嫩绿的颜色,不育叶卵状三角形的叶片,膨胀成圆柱形的叶柄基部……经过反复比对,团队最终确认这些植被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粗梗水蕨。
“发现粗梗水蕨并不是机缘巧合,而是得益于团队成员长期以来对周边环境的密切关注。”张晓可表示,团队每个季节都会前往长江沿岸各地开展水生植被调查。往年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多变等原因,只发现过几百株的小群落。
“我们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很多地方采样过,还是首次见到这么大的群落。”团队成员、生态学专业2023级研究生程樱表示,只有在水质良好的区域,粗梗水蕨才会大面积生长,这次发现更加坚定了团队继续开展水生态修复工作的决心。
团队在野外考察
把实验做到野外
团队成立5年来,成员们一直围绕闸坝建设、水体污染、水文节律改变等因素对河流、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研究,在实地考察中探讨水生生物群落的修复策略,从而对症下药地提出河流、湖泊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管理措施。
今年4月,根据国家普查外来入侵物种的工作要求,团队前往六安市开展淮河水系外来物种调查项目。在流波水库区域和西淠河个别点,团队发现了入侵物种太阳鱼。经过大量走访调查,团队发现太阳鱼的集中出现主要源于当地居民早期的人为放养。团队向当地部门反映,提出加大太阳鱼危害的宣传力度、对已发现太阳鱼的区域进行重点监测和人为清除等建议。
团队成员、生态学专业2020级研究生王何寅回忆,在流波水库进行水质检测时,团队需要在水上进行作业。由于船容积小,而采样用品较多,团队成员几乎都是挤在一起。“水库上风浪很大,船差点都被吹翻了,我不会游泳,当时一只手拿着电脑,一只手紧紧抓住船沿,怎么都不敢松手。”
王何寅如今在湖北大学生态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她至今都记得硕导张晓可告诉她的话,“参与外出实践考察,不仅能够学到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能使自己更加坚强。”
五年来,团队参与的科研项目约30项,在国内外杂志期刊发表文章60余篇,其中有20篇SCI论文。团队成员始终坚持以“长江大保护”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抓手,参与了雄安新区白洋淀的生态治理与修复、引江济淮工程沿线水生态监测与修复、“十年禁渔”背景下安徽省重点水域水生态监测与评估等工作,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力量。
张晓可(左一)带领学生赴野外考察
一支“候鸟式”的队伍
周期性往返、随时随地监测水环境变化,这群年轻的学生像“候鸟”一样用亲身实践感知着考察地生态环境的变化。长时间的野外考察中,环境恶劣是最大的困难。生态学专业2022级的研究生李博文曾外出考察30余次,他说:“酷暑和暴雨是‘家常便饭’,湖泊沼泽才是危机四伏。”
“有一次酷暑时节外出考察,团队乘坐的铁皮船表面温度能达到60度,足以烫熟一个生鸡蛋。”李博文表示,满身泥泞、蚊虫叮咬、植物过敏,这些苦都不算什么,我们就怕拿不到监测数据,得不出科研结论。
辨别生物物种、采取植物样本、记录准确数据……室外考察中,学生们靠自己的力量往往难以解决难题,团队合作的作用在这时显现出来。考察的学生会拍照将现场画面和数据传给在校的团队成员请求协助。张晓可也会根据照片上的现场情况和数据,及时为团队提供指导。“候鸟总是群飞,你们一定也要学会合作。”张晓可常常这样教育学生。
水生态监测与修复团队每年都有新成员加入,如今有7名研究生和30名本科生。为了更顺利地完成科研任务,也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张晓可将本科生成员编排为室内组,负责在实验室分析外出调研的学生带回的采样样本。大多数研究生则同时负责一个以上的科研项目。“张老师一直鼓励我们外出实践,希望我们去野外发现问题,去见识更多奇妙的生态现象。”生物技术专业2022(6)班的王欣玥说。
在该团队常使用的实验室里,除了激光测距仪、干冰盒、土壤水分检测仪等生态学专用实验器材,最醒目的是墙面上那张写着“求真务实,莫负光阴”的纸张,这是张晓可特意张贴在实验室里的,“我期望学生能把学问做在河边、湖畔,善于从野外发现实际问题,不怕吃苦,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
(文:滕军 方艳君 / 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