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教育> 资讯>

从《逃出大英博物馆》看高校外语教学文化自信培养

2023-10-07 16:54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近日,短视频《逃出大英博物馆》迅速走红,五天之内播放量超过十亿次,成为网络“顶流”。该剧用拟人化的手法,从一盏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视角,细致而生动地展现了海外文物流落异国他乡的情境,引发了国人“让文物回家”的集体呼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深入了解中国文物背后的故事。文物是文化的载体,该剧的爆火与其说是因为触动了国人对中国文物颠沛流离命运的牵挂,不如说是唤醒了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强烈自信和价值认同。高校外语教学处于中西方文化交流互鉴前沿,育人功能不止在于语言能力培养上,更在于文化自信培养、以更好促进文化交流上。作为一名高校外语教师,我认为《逃出大英博物馆》爆红,对外语教学主要有四个方面值得借鉴。

一是改变“他者”视角。《逃出大英博物馆》从中国人的立场重塑并解读了中国流失文物的内涵,激发了观众的爱国热忱,改变了观众长久以来参观大英博物馆的西方“他塑”视角。当下,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交锋不断,文化霸权国家对其他国家的文化侵袭和渗透愈演愈烈。以往的高校外语教学习惯性采用是西方文化的“他者”视角,以西方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作为参照,以是否理解和掌握西方文化作为语言学习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价标准,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西方文化的单向强势输入。在当前世界文明多样性和文明交流互鉴的理念下,外语教师更应该帮助学生从中国视角出发,对照性解读本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完成中国文化形象的“自我”概念构建,最终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是改革课程设置。在《逃出大英博物馆》走红之前,鲜有国人了解该博物馆内数以万计中国文物背后的屈辱故事,对于文物相关的历史知识也知之甚少。该剧不仅“普及”了历史知识,而且为未来高校的课程设置或教学内容规划提供了参照。外语课程设置实质是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各高校应该根据学校类型、地域、教育层次以及专业方向改进课程设置,优化外语课程结构,改变外语与其他学科,尤其是与历史、文化等课程各自为政、互相分离的现象,将相关课程融会贯通,打破文化课程之间的壁垒,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传播能力。如将《跨文化交际》、《中国文化概况》等课程与《大学外语》课程进行整合,或根据“相关性、实用性、对比性”原则进行主题式教学或专题讲座与讨论,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提升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三是改善教学资源。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育教学中绝大多数的教材和教学资源都推崇外文原版,力求原汁原味地再现外国生活,其中必然再现西方政治制度、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等,不利于学生塑造积极的本国文化认同。因此,教材应突出多元文化交流,深入挖掘课程中的中华文化内涵,提高中华文化在教学内容中的比例,突破以西方为中心的文化视野,增强大学生本国文化意识。立足于本土文化修养,增强中华文化身份认同,真正将所学的西方语言、所接触的西方文化消化吸收,为我所用。

四是改进教学方法。《逃出大英博物馆》的两位主创都是九零后,却在短短三个月之内创作了这部优秀的作品。这充分说明当代青年具备巨大的创新潜力和炽热的家国情怀,只待开启和激发。当代大学生作为互联网“原住民”,时刻面对海量信息冲击,容易产生认知混乱,对外语教学课程兴趣也在降低,怎么办?首先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从过度强调语言技能和知识建构,转变为注重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主体,积极调动主观能动性,训练他们归纳总结、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理性看待西方思想和观点,去伪存真,批判性吸收外国文化。其次,要鼓励大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多调查、多思考、多研究,从实际出发,以批判的眼光去审视信息、观点和方案。引导大学生关注中外关系和国际热点,以史鉴今,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辨别眼光,实现对西方文化真正意义上的“扬弃”。(李丹倩 湖南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本文为湖南工商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1年18号《综合英语类课程智慧课堂有效教学实证研究-基于超星学习通》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罗天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