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教育>

成都龙泉驿十陵小学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与自然一同生长

2023-10-07 15:16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清风协于玄德,淳化通于自然。自然与人,是自古以来不变的话题,在自然中找寻生命的宁静,感悟灵魂的喜悦,达到自然与人的和谐,亦是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脉中,数不尽的文人骚客们不吝笔墨所描绘的追寻。如今,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时代生态环境观引领下,实现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并存,亦是当今中国的座右铭。而生态文明建设要实现长远发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参与是必经的一环。

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小学校,学校承袭跨越百年的“石灵”文化,追求教育与自然的共振,聚焦“品比磐石 学达精灵”办学理念,认真贯彻“坚持科学发展,重视生态文明教育,践行垃圾分类,建设绿色生态校园”的办学原则,近年来,获得了“龙泉驿区生态文明教育联盟学校”“成都市绿色学校”“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先进学校”“四川省绿色学校”“全国垃圾分类样板学校”“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国际生态学校”等多项环保类荣誉。

十陵小学的绿色生态校园建设是如何进行的?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又是如何与校园生态文明教育相互耦合的?让我们走近十陵,一同探访这所生长于绿色中的学校。

以文化建构基底

十陵小学始建于1936年,建校至今已有八十余年历史,学校位于成都市城市东移第一站——十陵街办,南靠青龙湖畔,毗邻成都大学,遥对明蜀王陵,有着与自然相亲、与文化相合、与历史相接的独特地理位置。承接自古蜀文化的自然亲和,十陵小学同样蕴藏着相同的气质,在构想办校理念的过程中,十陵小学秉承着“五育并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办老百姓家门口的百年名校”为己任,积极挖掘地域文化中关于“石”与“灵”的教育内涵。“石”意味着坚韧、勇敢与不屈,而“灵”代表着灵动、智慧与良善。这些品质也成为了十陵小学对孩子们的美好希冀。基于“石”与“灵”的内涵,十陵小学提出了“品如磐石,学达精灵”的校训。并以此为核心,延展出了“站起来”的核心办学理念。

十陵小学的“站起来”理念,即“身体站起来、心智站起来、人格站起来、个性站起来”四个站起来,分别要求十陵学子在学习生活中获得强健的体魄、成熟的心智、独立的人格、鲜明的个性。就学生而言,“站起来”突出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孩子站起来成长,即不依附成长、不牵着成长、不从众成长、不盲目成长、不非理性成长。就教师而言,“站起来”强调教师要关注自己与学生的个人价值与尊严,制定合适的专业发展规划,在获得专业成长的同时,形成个人特点与风格,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

石心育人,灵犀相彰。为了让十陵小学孩子们成为自立、独立、特立的新时代青少年,构建有礼、有力、有情、有智的“四有”校风,十陵小学持续优化教学模式,提出了弘毅教育与追问课堂等创新的教学制度与方法。

十陵小学文化中无处不在的“石”与“灵”,都不约而同地指向自然,以“石”为文化符号的现实载体,让十陵小学的文化建设天生具有了对自然的亲和力,也正是这股亲和力,使得十陵小学的生态文明教育发展具备了文化基础。

以制度巩固理念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思想”要求在社会生产生活中贯彻“环境生产力”理念,在党的二十大,更是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在校园中,生态文明建设的直观体现,便是重视生态文明教育,践行光盘行动,实施垃圾分类,打造“绿色生态校园”。

提出十陵小学要走生态文明教育之路的,是该校校长廖小强。作为四川省与成都市环境教育专家组成员,四川省生涯教育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环境教育发展联盟常务理事,廖小强深谙生态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做好自然教育,能让青少年在人生之路上获益匪浅。

为践行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十陵小学着力于制度创建,以制度先行,作为理念落地的保障。

首先,十陵小学组建了生态文明教育领导小组。学校成立了以廖小强校长为组长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教导处、德育处、后勤管理中心组成,把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工作作为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摆上学校工作的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制订了详细的工作计划。

其次,十陵小学确立了生态文明教育目标。通过理念学习,十陵小学确认了在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下,生态文明教育目标需要更加丰富的内涵。将“实施生态文明教育,促进学校绿色发展”作为工作主题,明确了学校生态环境工作的“四大目标”,即充分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社区、国家甚至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正确认识个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培养师生生态文明素养;帮助学生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养成有益于环境和生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实施生活垃圾减量、分类和回收;规范学生的环境行为,全面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道德素养,实现资源循环再利用,建设“绿色校园”“零废弃校园”,争创“国际生态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决策行动,成为有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的公民。

除此之外,十陵小学还持续创新生态文明教育机制。从根本上来讲,十陵小学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技能、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建设一个环境友好式校园。为此,近年来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形成了以下机制:环境管理机制、教育科研机制、研究性学习机制、协同参与机制、环保积分激励机制与“四自主”运行机制,分别对照校园环境保护、生态课程设置、环保教育研究、校社协同、教育激励与学生自治等主题,在六大机制运转下,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形成了以教师为指引、学生为主体的生态文明教育格局。

以实践成就教育

制度与机制并行,十陵小学并不仅仅局限于“理论之塔”的堆砌,而是在理论成熟后,深耕于实践活动。近年来,十陵小学开展了为数众多的环保活动,在实践中,践行生态文明道路。

十陵小学认为,校园环境是最生动的绿色教材,是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理想阵地。校园环境正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有机融合,好的校园环境,能够彰显生态理念,实现环境育人的教育宗旨。

在这样的理念下,十陵小学先后建成了校园气象站,科普植物多样性的百草园和生态文明宣传长廊,同时在校园内增设了垃圾分类智能设备、油水分离器和厨余垃圾处理器与雨水滴灌系统以及太阳能光伏板发电装置。

十陵小学充分利用每一寸空间,将生态教育内容立体化,陆续打造了小微湿地、藏诗阁、气象站、班级种植园、生态环保文化长廊等文化阵地。从墙壁文化、地面文化到走廊文化,从教室文化、活动室文化到校园整体文化,都渗透了强烈的绿色学校办学理念,这一个个场所既是校园靓丽的绿色景点,更是具体实施环境教育的理想场所。

生态环保实践方面,十陵小学以家校社联动模式,充分吸纳、链接校内外资源。学校利用植树节、学雷锋日、世界水日、世界气象日、世界环境日等与环保有关的节日开展丰富的活动,营造生态环保校园氛围。同时将生态教育活动延伸到家庭,积极动员身边的家人投身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活动,小手拉大手,将低碳环保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雷锋日、植树节、环境日、地球日等环保纪念日,广泛组织党员教师志愿者和学生代表走出校园,走进社区与街道开展垃圾清理、环保宣讲等活动将爱绿护绿意识的触角伸展到全社会。

将环保根植于孩子们心中,不仅是适应生态文明发展的教育需要,更是将一片绿色送往未来,让梦想插上希望的翅膀。在未来,十陵小学将继续将生态教育与学科教育深度融合,教育学生关爱自然,热爱生命,继续以课题研究来深入践行生态教育进校园。探索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环境调查,环保宣传和监督活动,让十陵小学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感受、体验生态保护的意义,并将生态文明精神永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图:十陵小学 文:饶宇星)

【责任编辑:闫景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