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教育>

重返讲台发挥余热 西南财经大学退休教授继续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2023-09-11 15:31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中国网9月11日讯(王李科)“一支粉笔染双鬓,三尺讲台度春秋。”第39个教师节刚刚过去。回顾今年各地庆祝教师节的活动,有歌颂、有感恩、也有怀念。对于众多教师而言,当初选择走上教师这一岗位,是源自对教书育人理想的追求和向往。9月11日,记者在西南财经大学采访时了解到,在祖国西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学院的三尺讲台上,有这样一位老师,他虽已退休,却仍坚守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做着一名孜孜不倦的“燃灯者”。他,就是西南财经大学退休教师张智勇教授,退休不退岗的他,积极响应教育部实施的《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实施方案》,重返讲台发挥余热,继续用师爱与师能践行教书育人的初心与使命,为教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三年间奔赴两地高校

他用实际行动践行银龄支教计划

2020年春,教育部印发《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称为银龄支教计划),决定面向西部偏远地区高校遴选组织一批优秀退休教师支教、支研。面对党和国家这一重要需求,张智勇教授在当时身体欠佳的情况下主动选择报名参加,并且这一干,就是三年,至今仍然奋战在第一线。三年间,他先后奔赴位于新疆的塔里木大学和位于四川的西昌学院支教。

“我这一生辗转多个讲台,教了一辈子书,对教书育人有很深厚的情怀。”谈及为什么要参加银龄支教计划,张智勇深情的讲到:“支援西部,响应国家教育扶贫战略安排,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内心的声音告诉自己——我一定要去做这件事。”据了解,1985年,张智勇从四川财经学院(现西南财经大学)毕业后,选择留校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从教近四十载,他担任过校团委书记、学生工作部部长,并在金融学院、经济学院、原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担任主要领导职务,公开发表文章30余篇,主编教材2部,撰写专著2部,多次获得省、市级荣誉表彰。不论在管理岗位或是教师岗位,他都始终坚持教书与育人并重,坚持以生为本,多次组织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调研,引导学生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一些年轻老师多次不解地问他,为什么退休了还要去教书,他总是说:“我十分热爱教育这份事业,这种爱在我的骨子与血液里。” 

将对教育的热爱传递给学子

对于“支教”他深感骄傲和自豪

张智勇教授对教育的这份热爱也无声地传递给了很多学生。塔里木大学学子杨鑫瑞在给张智勇教授的课后留言中这样写道——“一路有雨也有霜,月落乌啼江南;如我面对太阳,如你追希望”,尽管这引用的是一句歌词,但足以看到其对学生的影响。“老师上课会带动我们,也特别有亲和力,每次下课,去问老师问题,他都会很热情地为我们解答。”西昌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学子刘国雨这样说。

除了关心和走进学生,张智勇也努力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张老师无论是在学术方面、教学方面,还是在生活方面,他的经验都是非常丰富的,给了我很多的指点和帮助。他在退休之后依然对事业充满激情,特别是对我们青年教师成长特别关心,这些是给我的最大触动。”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院副教授李雪峰说到。西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倪好说,“我成为张老师传帮带的对象之后,他经常来听我的课,然后在课后会给我很多非常好的建议,令我由衷敬佩和感动。”

“在三年的支教工作和生活中,我亲眼目睹了民族地区摆脱贫困、走向乡村振兴的蓬勃发展的历史性变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高校教师,能够在祖国需要的地方从事自己喜欢的教学工作,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当提及自己的支教感受,张智勇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西财”许多银龄老师发挥余热

书写出支援西部、服务西部的华美诗篇

四十余载光阴,张智勇以“经世济民”为己任,孜孜以求,从不懈怠。在西南财经大学教书育人的岁月里,数十门专业课程、百余场学生活动、千百次言传身教……他造就了一个个生动的教学课堂、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学生骨干。面对和他一样志愿支教、贡献青春的学生,张智勇时常对他们讲:“无论是选择支教,还是就业,只要能坚定地听从自己的内心,用理想和信仰搭建起人生的骨架,做一个大写的人,那人的一辈子就值当了。”

“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是同事们对张智勇四十余载辛勤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精准概括;“常怀敬党心,常修师之德”,也是同事们对张智勇先进党性与优秀师德的真实写照。他不仅教育学生“做一个大写的人”,自己更是用对党的忠诚、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书写出了教书育人的美丽篇章。

“在我校像张智勇教授这样的银龄老师还有很多,他们都选择继续发挥余热,奉献给自己所热爱的教育事业。”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在教育扶贫、教育强国中主动担当、奋发作为,他们用汗水和热血,书写出了支援西部、服务西部的华美诗篇。”

供图:西南财经大学

【责任编辑:闫景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