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青羊教科院江华:探索体育教研,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作为体育教研员,应该始终保持学习的心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体育教育事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这句话被江华视为教研信条,始终激励着他朝着目标前进。他立足岗位职责,全身心投入到体育教育发展中,赢得了广泛赞誉。
教育之道在于德,体育之道在于志
立德与立信、树人与树品,体育是最好的一种体验式教育。师志如石,可破不摧其坚;师志如丹,可磨不夺其赤,体育教师是孩子最好的精神塑造者。江华说,自从加入体育教师队伍以来,自己时刻注重的德行和学识修养,秉持仁义、弘人之道、甘为人梯、图强鼎新,以身示范致力于师生的人格塑造,促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唯有勤奋、真诚,方能砥砺前行。18年的体育教研工作经历,江华始终坚持以梦为马、砥砺前行,把学生体质提升和民族复兴富强作为己任,让更多的体育老师找到存在感、成就感,他甘为人梯、鼎兴创新,用体育人不绝的精神坚守在一线,让体育教育散发生命的光芒,受到教育同仁的尊重和认可。其间,他还前往甘孜藏族自治州、彝区开展支教、扶贫等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值得一提的是,江华多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包括17项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10余部专业论著,以及2022年全国“活力校园”教研员创新案例第一名等。
“体育不仅仅是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锻炼意志。”江华说道,体育可以帮助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健康的心态和积极的情绪,从而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当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这些积极的体验时,他们会更愿意参与锻炼,从而真正享受运动的乐趣,增强体质,锤炼意志,掌握运动技能,形成运动能力。
为人师者志于教,体育研者智于造
教若渡河,教法乃舟,无舟则望洋兴叹;教若登山,教法如绳,无绳则见山徒呼。江华从体育教师到教研员,更能懂得“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道理。他说,教研员作为师者之师,对老师的培养首在课堂的升华,应注重学生体育课上身体素质的锻炼和思维模式的训练,关注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塑造健康体格和完美人格,让体育教师教学有道,应该是教研员最核心的责任和目标。其次,对不同层面、年龄、学历、能力的老师,找到他们适切的发展路径,也是对教研员的一种挑战和智慧。
为师之难,究竟难在何处?“教书”亦或是“育人”?教师不仅要用自己渊博的学识去育人,同时还要用自己高尚的品格去育人。“这些年看着近30名体育老师成为校级干部,更多老师成为学校中层和学科骨干,在训练、教学、科研、竞赛等方面得到发展,对‘因材施教’‘各美其美’有了自己的理解。”江华表示,教师决不仅仅是抽象的知识化身,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富有鲜明个性的具体师表,是学生面前最直观、最有魅力的活生生的榜样。
“在新时期教育中,要立足学科教研工作向多元化和多层面方向发展,尤其是对体育教研员角色的重新认识与再造。”江华分享到,作为一名体育教研员不仅要履行服务、指导和研究的教研主要职责,更要担当学科教研的引导者、引领者、示范者、管理者、促进者、先行者、推进者、倡导者的新型角色,更好促进教研员综合能力提升和学科教研质量提高。
积健为雄国之兴,余生所兮终无悔
“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这是对学校体育工作最全面的诠释。”敏锐的洞察力、独特的视角、执着的坚持,是江华18年来始终保持的一种状态。“从国民体质到地方课程到学校特色再到学生差异,以最清晰的分析和最精准的干预,是一个教研员为区域青少年学生健康决策发展的必备。”江华说,拓展“标配”的课程资源、发明因生需求的体育器材、编写师生最想要的教材和指南,一路走来,伴随着老师们的成长,学生们的喜爱,他沉醉于“老师的老师”“体育的智者”这项充满挑战和意义的工作。
“兴味者运动之始,快乐者运动之终;兴味生于进行,快乐生于结果。”江华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谈道,幸福和健康的人生是人们永恒追求的主题,教育的最高指向也是人的发展。体育应有更高远的价值,既是服务于健康而幸福人生,同时更为塑造完美而健全的人格服务,让学生的未来更有高度和价值。“谨以刚担任教研员时写的《体育教师之歌》,发表在2007年9期《中国学校体育》,以明志笃行。”
锲而不舍,发奋进取。在体育教研的道路上,他用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发奋进取的决心,砥砺前行。江华表示:“未来将继续致力于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不断努力和创新,为体育教育事业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图 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