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教育>

教师节专访丨守候青山三十载 呕心沥血育新人——山区教师罗能友

2023-08-28 16:48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看到一批又一批学生从我班上走出去,成功、成才,我感觉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从教三十二载,宜宾市叙州区商州镇晒金小学罗能友老师想要通过教育改变山区落后面貌的初心始终未曾改变。

罗能友正在辅导学生

1991年,罗能友毕业于宜宾学院,同年8月分配到宜宾县(现叙州区)最偏远的商州镇双河小学任教,从此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三十二年来,他一直在商州这块土地上从事山区教育工作,对山区教育充满了激情,将毕生精力全部奉献给山区教育。

耕耘三十载,桃李满商州

在工作的第三年,罗能友因为工作努力成绩优异被任命到商州镇铜锣村小任校长。这个学校只有四个教学班,四名老师,除了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外,他还带领老师把这个村小建设得越来越好,特别是“普六”、“普九”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赞扬,他在这个村小一待就是五年。

晒金小学旧校舍

晒金小学新校舍

1998年9月,罗能友被调到了商州镇中峰小学任校长,在这个村小工作了四年,期间于2000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了一名中共党员。由于工作业绩卓越,罗能友于2002年8月调到现在的晒金小学任校长。晒金小学是一所片区学校,负责整个晒金片区的教育教学工作,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工作中,他不断加强学习,虚心请教,在这个学校担任校长十八年,他处处走在前头,率先示范。由于身体原因,经他多次申请,于2020年辞去校长职务。在这十八年里,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建、改建了不少教学场地。整个学校完全变了,如今学校环境优美,各种设备设施齐全。罗能友看到学校一点一滴地变好,学生们在更好的环境中学习,感到十分欣慰。

从1991年到2023年,罗能友在商州教书育人三十二年,始终不忘初心,带着一批又一批学生学习成长,部分学生的家长也是他曾经教育过的孩子,他做到了“耕耘三十载,桃李满商州”。

让学校成为教师的进修校

晒金小学是一所偏远的乡村小学,外地教师居多,教师变动频繁,很多新老师来到这里工作几年后就调离,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先要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在老师的培养上罗能友想了很多办法,如“结对子”,“一帮一”,“订目标”,为教师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又一个的成长平台,给老师们提供了许多学习和展示的机会,还经常派老师参加各种培训、学习,鼓励老师们参加各种讲课、技能比赛,让一大批的年轻教师很快地成长起来,先后为区内各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骨干教师,培养了很多学校领导干部。罗能友说:“晒金小学也是一所县上的教师进修学校”。

老师们正在进行教学探究

在自身的教学上,罗能友也从不落下,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升自己。面对新的信息化课堂,他没有退缩,勇敢尝试。近年来他所任的学科成绩优异,多次获得了区上教学质量奖。

不让学生因办学条件而失学

早些年间,由于山区办学条件差,学校教学全靠粉笔加黑板,学生桌凳破烂陈旧,教学设施落后。村小的老师都是老年老师和一些临时代课老师,年轻老师大多不愿意去,师资力量也比较薄弱。山路崎岖,村小的学生上学非常困难,早出晚归,学校又没有食堂,有的学生上学单程就要走十多里山路。到了冬天更加困难,雨水多,路难走,学生经常衣服都是湿的,饥饿和寒冷让学生们无法安心上学,导致于部分学生辍学。

晒金小学新生活区

看到这一现状,罗能友非常焦虑。在2011年国家推行小学寄宿制时,他深入到各村小、学生家庭进行充分调研,觉得在山区开展小学寄宿制有利于学校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于是他亲自上门做工作,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建成了当时全市公办学校中最大的小学寄宿制学校,住校生高达三百多人。

村小的学生能安心到校上课,不再为饥饿、寒冷而担忧,学校优质资源得到了共享,学生不再因为办学条件而失学。如今晒金小学的寄宿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得到了家长的认可,解决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放心地将学生交到学校,安心地在外工作。寄宿制学校的成绩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看到学校的发展,罗能友觉得为山区教育付出了一份真情,再苦再累也值得。

扎根山区,以校为家

工作三十多年来,罗能友以校为家,他长期住在学校,学校的一切都记在他心里。学校没有水电工,他就是学校的水电工,水管破了他要亲自去修,灯坏了他要去换,学校的每一个地方都能见到他的身影,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但他从不与老师们争荣誉。他说,学校的成绩是老师们做出来的,更多的奖励和荣誉应该属于老师,尽管学校多次获奖,但每次评奖时他都会考虑给老师,自己却从未评过区级及以上骨干、优秀教师。

罗能友正在进行课堂教学

2007年,学校迎来了两位特殊的学生,让罗能友印象深刻。两姐弟父母双亡,由年老体弱的爷爷送到学校,家庭非常困难。看到弱小的姐弟俩,罗能友心情十分沉重,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姐姐弱小的身子担负起了照顾爷爷和弟弟的重任,每天早上很早就要做早饭给他们吃,然后来学校读书,放学回家还要做一些家务活。

看到两个孩子这么懂事,罗能友经常从学习上、生活上关心他们,让他们能在学校安心读书。后来姐姐被评为“四川省美德少年”,如今入读了幼儿师范学校,如今马上就要毕业了。去年她回到了自己的母校参加实习,她说:“毕业后我要回到家乡,做一名教师,教育更多的孩子,让他们从这里走出去,回报社会。”教育的火炬得到传递,教育的意义得到体现,看到这些孩子的成长,罗能友深受感动。

三十多年来,罗能友一直以“天生我材必有用,拼搏赢得好人生”这句名言来勉励自己、激励老师和学生。他做事认真、负责,待人和善、真诚,爱生如子,以学生终身发展为己任,是一名真正扎根在山区的优秀教师。(文/林源明 图/罗能友)

【责任编辑:闫景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