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第十届大艺展火热进行中,绘画、戏剧等多个艺术门类精彩呈现
以艺养心,以美育人。8月22日至29日,由四川省教育厅主办、成都师范学院承办、温江区人民政府协办的四川省第十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成都师范学院举行。来自全省76所高校的236个艺术表演类节目、395件艺术作品、28个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57篇高校改革创新优秀美育案例在成都师范学院多个场馆呈现,涵盖了声乐、器乐、舞蹈、戏剧、朗诵、绘画、设计、摄影、微电影等多个艺术组别和门类。
活动现场,各高校以多彩的艺术形式,呈现了四川省高校艺术教育的丰硕成果,展现了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艺术绘画作品展
传承创新,包容兼通
八月的杨柳河畔群贤毕至,热情似火。在艺术绘画作品展厅,一幅幅各具特色的书法篆刻作品尽显创作者挥毫泼墨之气势,引得观摩者云集而至。其中,最直观、震撼的作品莫过于由刘鸿宾、周恭桓、郑佳怡、黄雨欣四位同学共同创作的《染春繁梦生》。
对于为何要创作这样一幅独特的作品?四位同学表示:“蓝色并非独属于苍穹和云朵。若将海洋比作是大地上的万里晴空,水母便是游曳其间的轻盈闲云,泰然自在,从容不迫。”为此,四位创作者通过传统扎染和现代装置相结合的方式,将水母在水中摇曳身姿的生命力立体地呈现了出来。
临近展厅尽头展出的是摄影微电影,不少观摩者都被影片中的人物、情节所吸引。“每个微电影都讲述着不同的故事情节,有追光、有传承、有迷茫、有回答,有一路高歌的奋进辉煌,也有甘于奉献的回乡建设,还有不屈不挠、奋进向上的生命力。可以说,每一帧片段,都深深打动着大家的心灵。”现场的一位志愿者说道。
现场老师则表示,本次艺术绘画作品的展出,进一步提高了四川省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水平,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艺术才能的舞台,使更多的同学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对艺术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
高校校长书画作品展
以美育人,百花齐放
在成都师范学院鱼凫美术馆展出的是高校校长的书画作品,其中涵盖了多位高校校长优秀的书法、绘画、摄影作品等。这些作品颇具匠心,不仅通过艺术作品展现当代大学生的崇高审美追求和人格信仰,更以独特的视角和创新思维弘扬中华精神,感受心灵之美,探索生命旅程。
展馆内,精美的作品琳琅满目,生动形象地诠释着如何以美育人。风俗画,聚焦人们喝茶下棋,描绘市井人气;花鸟画,以白莲和秋菊,寓意高洁美好;戏曲画,以经典的国粹,宣扬优秀传统文化;人物画,借两弹元勋和辛苦的消防员,寄予美好品行。而摄影和书法作品也不例外,都是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持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美育工作,建立健全美育工作体系,将美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带动学生在文化自信中提升审美素养,陶冶高尚情操。
“令大家倍感动容的是一幅画有张桂梅老师的画作,意义相当深远,不仅表现出张桂梅老师的伟大奉献精神,更激励着大家把这种精神发扬传递下去。”美术馆馆长谭睿表示,这场展出令他很惊喜,不仅是作品所展现出的美,其内涵更让人敬佩。他说:“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以来,美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价值功能日益凸显。今天的展出让我看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我相信它们能以美育人。”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据了解,本届高校校长书画作品展览,画作各具特色,不拘一格。既有现实主义画、印象派画,也有风俗画、人物画、花鸟画、文物画、戏曲画等。摄影作品既有人物,也有景物,作品所表达出的情感也各不相同。如《静水落花》和《银色贡嘎》,独有一种苍凉而又坚韧不拔之感;而《马上风云》又表现了别具一格的生命力。书法作品更包括了草书、行书、楷书等,既风格各异,又相互和谐。
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展演
在新环境下践行美育,以美育人
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展演期间,不少高校带来了精彩的分享。其中成都师范学院的优秀案例——“语你同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将师范生美育融进社会实践,立足文学与新闻学院学科特征,主动构建起师范生美育与专业发展深度整合的社会实践模式。据了解,为助力乡村振兴,学子们多次深入民族地区进行乡村调研,并针对当地需求开展以推普为主线的特色夏令营支教行动。该项目科学合理设定美育培养目标,即通过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教育实践,培养师范生社会责任感和教育情怀,形成师范生乡村教育及乡村调研的知识板块。
西南交通大学结合学校艺术实践实情,推出“音乐里的故事”讲演课这一创新举措,积极探索思政教育与艺术表演融合的路径。通过选拔热爱理论宣讲、艺术素养较高的本、研学生担任主讲人和演员,并聘请思政教育专家和一线工作的辅导员担任团队导师。该项目从经典红色音乐作品出发,充分挖掘作品背后的党史故事、校史故事和时政热点等思政教育素材,以学生主讲和艺术表演相结合的方式创新思政课堂模式,用音乐渲染课堂氛围,增强爱党、爱国、爱校情感,提高学生的参与感。
戏剧专场展演(第一场)
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戏曲文化为何出现断层?新时代戏剧文化应该如何发展?在成师体育馆,各高校的师生代表们,用一曲曲精彩的剧目,为大家提供了参考答案。
戏曲文化之所以出现断层,原因之一便是传承人的流失。到底该不该坚持学习戏曲,成为了当今文化传承人的矛盾,剧目《东风》便是从这个矛盾中展开。当被问及《东风》的创意来源时,四川传媒学院的表演人员姜美池说:“我们是跟老师来一起创作这个剧本的,因为他是学(戏剧)这个专业的。然后中间我们一起修改,这其实是他自己的一个亲身的经历。”
戏剧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一部好的戏剧自然离不开时代特色。爱国主义如何融入血脉,薪火相传?“看到陈延年微笑赴死,走上刑场的画面,以及李大钊奋不顾身带领青年发动五四革命运动,对比现在,我们想通过《信仰》这个作品来激发大家奋斗的激情,让大家看到一个青年该有的样子,这也是我们想通过这次展演来表达的想法。”成都理工大学周子勋表示,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戏剧艺术结合的新型美育方式,也给他们指出了一个方向,将艺术融于生活,用视听结合的方式来表达爱国主义精神。
艺术实践工作坊
艺术鉴赏,以美育人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美育浸润心灵。在美术学院二楼广场展演的是艺术工作坊,各高校在自己的展位都布置了精美的参展品,既有栩栩如生的书画装裱、藏族唐卡艺术、精美的彝族非遗手工艺制作,也有陶瓷工艺、皮影艺术、绵竹年画工艺、蜀锦工艺、新颖的川剧数字化体验、墨染工艺、废旧材料创意制作等,处处都贯穿了以美育人理念。
偌大的楼层间,前来欣赏艺术创作的师生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停留在有趣的区域,抚摸着精美的艺术品,与高校代表交流、讨论,大家带着欣赏的目光,与自己熟知或难得一见的非遗产品亲密交流。现场,更有不少带着孩子的家长,时不时出现在陶瓷间、幼儿体验区、皮影区,处处呈现着美的生机。
声乐专场展演(第一场)
与时代同向,悟美育准则
声乐第一场专场展演分为甲组表演场和甲组合唱场,甲组表演的内容极富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
由阿坝师范学院演绎的藏戏《格萨尔·赛马称王》,气势恢宏,华丽又不失质朴;由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三人组带来的彝族歌曲《朋友》,伴奏吉他声声入耳,乐声清脆,鼓声直击灵魂;由成都师范学院带来的经典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带着欢快的舞步,以生命的样貌描绘四川;由四川大学带来的《排山倒海,乘胜追击》形式丰富,极具特色,紧促的节奏将每个人都拉入故事当中……
多彩的灯光、绚丽的舞台、优雅动人的歌声……处处都彰显着当代大学生的青春风采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展演现场,大家配合默契,充满感情,与观众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无论是对民族的宣扬或是对祖国的歌颂,都在契合着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的主题。
目前,本届大艺展正在持续进行中,更多精彩内容将不断呈现。
供图:成都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