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万名学子在社会大课堂中学思想、建新功
为进一步扎实做好暑期社会实践工作,7月8日起,安徽医科大学1万余名师生陆续奔赴社会大课堂,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和社会责任教育,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
“青言青语”传播党的创新理论
在皖南事变纪念馆现场,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团成员周娟发挥自身专业特长,面向来往游客开展题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的宣讲,充分契合了皖南事变纪念馆的设馆意旨,层层深入地介绍了“听党指挥,坚定信念;坚忍不拔,英勇果敢”的新四军精神。在泾县蔡村镇爱民村,实践团队成员孙婷婷将李步新“两个妈妈”的故事娓娓道来,声情并茂的再现了军与民的血肉情深。
在凤阳县小岗村的大舞台,通俗易懂的《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三句半节目,吸引了不少群众前来观看,收获阵阵掌声。随后,在实践队员们的带动下,村民们也加入了红歌拉歌大赛,《在希望的田野上》《团结就是力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革命主旋律歌曲荡漾在小岗村,舞台上的灯光照映出一张张幸福的面庞。
安徽医科大学翩若“泾”“红”暑期实践团在泾川镇红星广场面向群众开展理论宣讲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有能力、有责任,也有义务把党的创新理论送进千家万户。”实践团师生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寄语、给青年学生回信、《论党的青年工作》等为主要内容,精心筹备、勇敢发声,在社会实践中深入学校、乡村、卫生院、百姓家中开展宣讲,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新高潮。
“青力青为”护佑人民健康
“‘剪刀、石头、布’没想到我们玩的一种游戏,还是成为救命的一个方法。剪刀——肚脐上2指;石头——用手握住拳头顶住2指为止;布——用一只手包住石头,快速向后上方冲击5次,直到患者把异物吐出来,这就是海姆立克急救法。”一堂沉浸式的安全教育及急救培训课在安徽省颍上县建颖乡希望小学进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作为医学生,如何身体力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蒲公英”暑期社会实践团围绕“生命护航”主题,专门设计了防溺水体验、急救知识科普等系列的课程,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实践团成员结合溺水的真实案例,利用图画、文字、视频与实物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向孩子们普及不同的情况下不同的包扎方法,帮助当地儿童了解异物卡喉、烫伤、磕伤等时的自救、互救方法,提高了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意识。
“经过3年的实地调研和课程打磨,我们摸索出最适合教授小学生急救知识的方法,同时制作了一些可以体验学习的教具。通过现场的反馈来看,教育效果还是很明显,这也是所有师生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的具体举措之一。”实践团指导老师孙燕说。
该校“青禾”“我滴芽”“食之有方守‘胃’健康”等多支暑期实践团队也分别前往肥西、庐江、巢湖、马郢等地,与群众面对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幽门螺旋杆菌、老年人慢性病、儿童口腔疾病等知识以及防治办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安徽医科大学青春暖夕阳暑期实践团在合肥市庐阳区万颐庐园长者照料中心面向老人开展活脑强记忆手指操教学
“入村入户”为民排忧解难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在社会实践选题策划时,实践团队成员纷纷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基层需求。面对基层优质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实践团队师生联合该校多家附属医院科室主任及骨干医师前往小岗村、泥溪镇等地开展专家义诊活动,为村民提供免费的身体检查和专业的健康咨询服务,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村民的认可和点赞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今后我还会继续努力,深入基层贡献青春力量。”“医+N”暑期社会实践团学生负责人章至诚坚定地说道。
安徽医科大学“医+N”暑期实践团在太湖县江塘乡龙山村面向村民开展健康服务
“奶奶,您这个手指尺神经损伤,您属高龄老人,手术风险太大,建议您去县医院进一步检查后保守治疗。平时多注意保暖,少触碰冷水,您家在哪里,我们送您回家。”7月15日,“向日葵”健康宣教团成员,为错过义诊的90岁老奶奶进行免费检查,并步行2公里护送其回家。
据悉,该校共有20支社会实践团队联动附属医院医护员工深入基层为群众开展免费义诊活动,把优质医疗服务送到了群众家门口。除了“零距离”健康义诊,安徽医科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健康服务联系卡和《健康科普宣传册》也送到了村民手中,12家直属附属医院的联系方式和地址一应俱全,为村民就诊提供了极大方便,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知所从来,思所将往,方明所去。安徽医科大学的青年学子在与乡村的“双向奔赴”中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伟力,在社会大课堂中真正读懂“国情书”“基层书”“群众书”,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图文/朱葆珍 视频: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