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教育>

学而有思 浸润吾心——2023年海口市美兰区集团化办学专题培训(四)

2023-06-19 10:01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2023 年美兰区集团化办学管理专题培训班研修6月15日安排

上午:1.专家报告

          2.座谈交流

下午:1.学员分组讨论、交流培训学习经验

          2.学员撰写心得体会、完成培训作业。

专家报告

解慧明,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西安市教育质量评估监测中心主任。理学博士、正高级教师、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指导专委会委员、陕西省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及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指导专委会主任委员、陕西省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陕西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专家库成员、西安市决咨委委员、西安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学、西安市人大代表、教科文卫委员,西安文理学院特聘教授。

解院长首先和大家一起深度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教育的新思想,新提法和新要求。指向明确、要求具体、掷地有声。

接着解院长和大家分享西安“名校➕”成功的实践经验。

西安“名校+”放眼市域、立足区域、发力“+校”、升华名校,在近几年的实践探索中总结提炼了八个特质:

1.“名校+”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优质办学模式。突破了校际间、区域间、学段间、不同体制间的办学壁垒,以优质名校统揽教育资源的重组和架构,纵向学段贯通,横向校际通融,直接打造成为全新公办优质办学实体,把公办好学校办在孩子的家门口,把孩子家门口的学校办成好学校。

2.“名校+”本质要求凸显紧密型共同体。向“名校+”要活力,向共同体要质量,这个共同体是命运共同体、担当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发展共同体、荣辱共同体。经过几年实践,已形成了目前较为成熟的四种紧密型模式,即:集团化办学、一长多校、委托管理、兼并融合。实践证明,紧密型的差不了,松散型的好不了。

3.“名校+”必须实现人、财、物、教、管一体化。“名校+”深度改革了学校发展的核心要素,即人财物,这也是紧密型与松散型的本质区别。没有人财物的一体化,就谈不上教育教学管理的一体化,就谈不上理念、文化、团队的深度融合。

4.“名校+”充分激发“+校”的办学活力和名校的规模辐射力,实现共赢。构建起集约化、规模化、精细化、可持续高度协调的治理体系,最大化激发成员校的办学动力与活力,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名校的核心引领力和品牌影响力,名校集群效应也得到了升华和壮大。

5.“名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持续再生和滚动式发展。“名校+”催生了更多的新优质“+校”,加快形成壮大了名校集群、名师集群、名校长集群。名校的品牌效应对“+校”的带动引领作用应是长期的,也是相对稳定的,如中途随意脱离名校的一体化,“+校”的新优势将会大打折扣,也会相应降低社会认可度。西安“名校+”只做加法,不做减法。“名校+”的迭代生成效应更为凸显,从而实现优质教育的“高峰”快速变为“高原”,构建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系。

6.重点把“+校”的发展成效作为“名校+”工程的主要考量标准。紧盯“+校”的教育质量和内涵提升,持续办好孩子家门口每一所学校,让孩子们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成果。学生说好、家长说好,才是真正的好。学生受益、家长得实惠,才是硬核道理。这也是西安“名校+”的底气所在。

7.“名校+”有机融合了名校的一体化品牌引领和“+校”的特色个性化发展。“+校”的发展既有名校的共同特征,更注重打造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校校五育发展别样红。

8.“名校+”的生动特质就是快速、就是加速度。有一种快速提升叫“名校+”,有一种快速成长叫“名师+”,有一种快速蝶变叫“名校长+”,这是对遵循教育规律的创造性运用,加快了“+校”尤其是薄弱学校的优质化进程,用名校强大的气场,强力驱动薄弱学校脱胎换骨,华丽锻造为孩子家门口的好学校。

座谈交流

报告结束后,解院长和集团总校校长、执行校长等参训人员进行近距离交流,对大家提出的关于“名校➕”问题作出了解答。

解院长介绍四种模式各有侧重。“名校+”组建模式直接决定了“+校”的成效。四种紧密型模式既有相同之处,又各有特点,各有其适用条件、范围和侧重点。

“一长多校”主要适用于同一区域、同一体制、同一任命主体的学校之间,侧重于公办学校。同时,一长多校的组建要统筹考虑到名校与“+校”之间的匹配性,如距离远近、人文习惯、新旧搭配等。一长多校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可操作性强,各区县开发区大都采用了这种模式,效果也很明显。

“委托管理”主要适用于跨体制、跨区域的学校之间,可采用品牌输岀、购买服务、经费包干、人事新机制等全面托管的形式,尤其适用于开发区的新建学校,新建学校建设务必高起点高品质。目前,部分开发区的新建学校采用了这种管理模式,效果显著。

“集团化办学”(结对提升)是指在一长多校、委托管理等紧密型模式的基础上,组建教育集团。教育行政部门原则上只对应教育集团,由教育集团总部学校统管各成员校人财物和事权,教育集团实行总部校长+若干执行校长一体化管理。教育集团是“名校+”的最佳模式形态,“名校+”推进过程中岀现的瓶颈和问题,都可通过集团化办学来有效解决。部分区县已先期开展了集团化办学,有的已经全覆盖,效果较好。

“兼并融合”模式在内涵上与传统的合校并点类似,其特点是彻底完成融合,合并成为一个法人、一个代码、一个财务、一个学籍系统。合并后可设校区分学段分年级段管理。

最后解院长谈到“名校+”是西安教育的创新品牌,是对教育领域深度改革的再破冰,更是缓解择校热和上好学难问题的智慧选择。西安“名校+”经相关区县2012年起局地探索、成功实践,为全市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到2018年在西安市全面推广实施,实践经验和理念体系不断丰富完善,也已取得突岀成效。截至目前,西安市共组建紧密型“名校+”共同体928个,教育集团101个,优质高中与中职学校“名校+”共同体15个。

大量的实践表明,西安“名校+”源自基层的首创精神,契合教育改革的大方向,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的强烈期盼,激发学校高质量办学的内生动力,持续催生更多孩子家门口的好学校,不断壮大西安市优质教育资源的总量和规模,让更多孩子和家庭共享名校带来的幸福感。构建了以“名校+”为统领、以“名师+”“名校长+”为引擎的“名校+”工程大格局,是助推西安教育优质均衡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总结汇报

交流总结汇报会由海口市美兰区教育局督查室负责人郑成祷主任主持。

讨论交流记录进行中

海口市美兰区教育局李平浩主任对分组讨论环节进行小结后畅谈收获感想。

培训班四个小组代表做精彩发言

四个小组经过热烈的讨论交流,引发深度思考:

一、立足实际 互动共升。

美兰区集团化办学属于松散型集团化办学形式,总校和成员校都有集团经费这是与西安起初的松散型模式大有不同之处,双方是多方面的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基于美兰集团化办学现状,总校在执行时首先要了解成员校校情,思考提升成员校老师能力,学生素养。在生源差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就从教师着手,教师的发展是学生提升的一个前提,基于此就要更加考虑教师的指导和培训,加强联合教研,共同开发校本培训,加大培养青年教师的力度,年轻教师到总校跟岗学习,并深入参与到总校的班主任管理等方面,把学到的宝贵好经验带回去,挑起本科组的大梁。总校也要把派出真正的骨干到成员校各科组授课、讲座、指导等工作形成常态化。在总校和成员校合力下,成员校的各个科组把本科组逐步建设好,科组的一个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紧跟着教学质量也会随之提升。

二、借鉴经验 取其精华。

西安“名校➕”非常成功,我们可以借鉴为“名师➕”总校一个名师带几个成员校徒弟,把名师请进来,本校教师也要走出去。还希望总校老师能够带领成员校老师来做课题研发,把课堂出现的问题课题化,研究我们的课堂、学生、教学,来促进提升。针对成员校学生薄弱的现状,大家讨论认为可以与总校德育无缝对接,把好的经验方法拿来己用,因为学生情况不同,出现无法直接拿来就用的情况时,一定要坚持不断地摸索探讨改造,把好经验转换成可以适合成员校的方法。学生的管理和教师的培养要两手抓。

三、顶层设计 资源共享。

成员校要紧随总校的脚步,把共享的资源转换成适合成员校的资源。在美兰区区政府、教育局大方向统揽全局、顶层设计之下,教育集团内部和谐共进,成员校最终不再复制粘帖总校,而是在美兰区各总校的教研,德育等引领下形成成员校有质量的,有特色的优质学校。

总结汇报结束后海口市美兰区教育局陈衍敏副局长首先对各学校积极参训、认真学习、热烈讨论给予了充分肯定。最后对大家寄予厚望:美兰区集团化办学升级还有巨大提升空间,大家要利用西安所学宝贵经验凝心聚力不断探求、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不失时机地跨区域、跨体制、跨学段组建教育集团,教育集团要成为名校长孵化基地、名师培养基地、名校母舰基地。


【责任编辑:罗天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