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生劳动实践活动进行时
打梗、平地、刨坑、点种、培土.......,学生们干得有模有样,老师们看在眼里乐在心上。“这帮孩子们大都生长在城市,几乎没干过农活,没想到同学们适应这么快,一天的劳动,没有人嫌脏怕累!”
近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组织学生来到位于延庆区大榆树镇阜高营村农业劳动实践园区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据了解,这次劳动实践活动共分为农田耕种、采茶炒制、游览乡村、参观牧场等四个环节。前两个环节重在动手实践,后两个环节主要是体会感悟京郊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四个环节基本涵盖了“三农”全部要素。记者看到,每个环节同学们都很认真。农田里,孩子们戴着草帽,脚上粘满了泥土,额头淌满了汗水,脸上却洋溢着热情的笑容。村庄里,同学们认真的看着该村的“大学生人才榜”,一笔一划的在“大学生签名墙”上郑重的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高级翻译学院的李可同学感慨的说:没想到这个只有150多户家庭的村庄,竟然有140人考上了大学,可想而之,这里的村民多么重视教育,不愧是新时代的“状元村”。
在占地面积500多亩的国色牡丹园,同学们分工协作,有的负责采牡丹叶芽,有的负责摘叶,有的负责收集,有的负责炒制,看着通过自己的双手炒制出来的牡丹芽茶,大家争相要带回学校与同学们分享。金融学院的祁欣同学说:这次劳动实践虽然有点累,但真的让我收获很大,不仅学到了农业知识,还让我懂得了农民的不易,以后我会更加珍惜我们幸福的生活。
采访中,很多学生反映,此次劳动实践收获超出预期,开阔眼界收获知识的同时愉悦了身心,纷纷表示以后有机会还会积极参加此类活动。该院教务处处长曲鑫介绍,学院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学生劳动实践,在教学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科学规划,关注大学生劳动情感、劳动精神激发,重视劳动态度、劳动意识培养,促进大学生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养成。在前期充分挖掘校内劳动实践平台的基础上,今年学校着力把课堂外延,努力贴近“三农”,让孩子了解“三农”、尊重“三农”、爱上“三农”,让孩子们在劳动中长见识、得煅炼、受教育。通过今天第一堂乡村劳动实践课的效果来看,农村这个大课堂不仅充满活力,而且对同学们来说更具吸引力。
北京市教育两委派阜高营村驻村第一书记范新栋介绍,该村自然、文化资源丰富,具备接待大中小学生劳动实践、思政课教学、农业科普教学的条件。能够吸引更多的高校大学生来村开展各类教学活动,对于发挥教育优势,赋能乡村振兴,丰富新时代的“状元村”的品牌内涵具有重要推动意义。(图/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