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舷”歌不辍 红色船院驶向深蓝梦想
中国网5月13日讯(记者曾瑞鑫)一艘艘大国重器劈波斩浪,承载着中国海洋强国、航运强国的梦想行驶在深蓝海洋。船舶上一名名熟练专业的卓越海员,连同紧铆船体恰如其分的螺丝钉,以微小而不可或缺的组成单位,共同闪烁着耀眼光芒。
定位长江经济带上的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73年坚持以“兴船”来“报国”,铸造“深蓝色的梦想”。
“那就是‘海洋强国’的梦想。”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黄士华道出,“‘红色’军工是船院人的根和魂,‘蓝色’海洋是船院人的气和神。一代代船院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深蓝色的梦想。”
梦想之下,船院人群胸怀“国之大者”,培育造船工匠;逐梦路上,船院人争当“行之实者”,院校与师生共同闪光。
共同闪光 首创“24+8+4”卓越海员培养——
实践新型“三明治”,为巨轮上的“螺丝钉”提供舞台。
人才培养质量是大学的灵魂。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航海类专业围绕校企双方合作积极性、学生技能水平和培养质量等方面的问题积极探索,创新实践“24个月校内学习培训+8个月上船实习+4个月返校强化”的新型三明治卓越海员人才培养模式。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院长徐立华介绍,学校将“1+1”学历证书、船员岗位适任证书,“X”适应专业群不同岗位需求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学生进校即选拔组建卓越海员班,企业全程参与准员工培养,强化日常航海文化导入、英语口语会话培训和一些特色项目培训,实施海上实习具体执行,构建‘政军行校企’五方协同的卓越海员人才培养模式。”
首届卓越海员班适任证书考试一次通过率进入全国前列。“24+8+4船院模式”在联盟院校和企业得到借鉴推广,逐步形成区域内有影响、行业中有特色、全国可借鉴的卓越海员培养新模式。
共同闪光 “船舶e栈”为海洋工程装备造船工匠——
“船舶e栈”,成为全国船舶类专业人员“加油站”。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负责人陈彬介绍,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全国船舶类专业教学资源库共建共享联盟”,以“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船舶主机赛项”“船舶职业教育品牌”等重大项目为载体,构建优质的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在线开放学习平台,形成独具特色的“船舶e栈”,为全国300余家单位的学习者提供了便捷的学习环境。
“船舶e栈”在线开放学习平台,对现代学徒制学生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育,保证学生(学徒)工作不缺席、学习不缺课。
发挥“船舶e栈”上“海防安全”和“船舶博物馆”等特色资源作用,对超过2000名士官生开展信息化教学,全面提升了士官生的海防安全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
借助“船舶e栈”中“船舶焊接工艺”“特殊焊接技术”“自主学习”等开放共享标准化课程和培训模块的应用,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与中国船级社实业公司携手开展多轮无损检测人员换证培训,学生在19项国家级及以上水平大赛中获奖。
共同闪光 为党育人服务国家和地方——
“136”党建体系,增强党建引领教育事业发展能力。
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突出政治建设统领地位、实施组织建设三级标准、完善思政工作六个体系”的“136”党建体系。
体系以“双高计划”“提质培优计划”为依据,与业务深度融合。
把军民融合作为重要办学特色。该校与湖北省军民融合办联合成立湖北省船舶协同设计创新中心等平台,赋能湖北船舶行业高质量发展;开发形式多样的技术技能培训,全面提升湖北船舶从业人员技术技能水平。
服务军地两用。该校院拓展武警、海军士官班专业,强化大学生国防及海防安全意识,近三年累计为部队输送2400余名优秀毕业生。大学生征兵工作连续十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表彰。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立湖北省船舶生产设计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开展横向技术服务48项,实现技术技能创新服务经济效益超1亿元。建成高水平特色教育培训基地4个,完成社会服务总量达100万余人日,实现社会服务到款额4000余万元。两次被长江海事局评为船员教育培训“A级”机构。
近三年来培养了1500多名“吃得了苦、扎得下根、干得成事”的造船工匠型人才。毕业生参与国产航母、大型驱逐舰、深潜器等国家工程建设,涌现出获省级“五一劳动奖章”刘勇等一批优秀毕业生,为海洋工程装备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起航,向着新征程出发……在新时代的航道上,巨轮正承载着深蓝梦想全速前进。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湖北唯一一所“双高”学校,坚持以“工匠精神”,以“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军工报国、甘于奉献、为国争光、勇攀高峰的军工精神”的理念追求,在逐梦深蓝的壮丽航程上,积极贡献“船院力量”。(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