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教育>

砥砺十年,向阳生长 成都第二十六幼儿园集团化发展之路

2022-11-22 16:15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完善学前教育体制机制,健全学前教育政策保障体系,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

成都市成华区委、区政府在推进学前教育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政府主导的原则,把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作为重点任务,促进成华区学前教育规范有序高质量发展。推进公办幼儿园集团化办学就是其中一项重要措施。

成都市第二十六幼儿园2012年成功完成民办园向公办园的转型,2015年独立建制,2016年被评定成都市一级园,同年开启了总园领办分园的集团化发展模式。截止2022年,已形成一园七区的幼儿园集团规模,为区域内提供近2200个学位,切实有效地保障了区域适龄儿童接受普惠公平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在高质量推进集团化办学过程中,在党支部的领导下,集团形成了“悦”文化的办园品牌,各分园则分别打造了“悦读”“悦动”“悦乐”“悦心”“悦美”等特色。同时,成都市第二十六幼儿园先后被确定为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实践教学基地、全国安全教育示范校、成都大学硕士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

成都市第二十六幼儿园在集团化办学中,始终坚持“规模与质量并重”的集团化办学原则,针对面临的扩展速度较快、分园数量多、优质师资队伍缺乏等情况,找准目标定位,着力从教师培养、课程建设、课题研究和校地合作等方面入手,促进总园分园协同发展,推进集团园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

“三段式”分层培养教师,夯实集团化发展基础

专业化的幼儿教师队伍是高质量集团化发展的基础。为满足集团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教师的个体需求,成都市第二十六幼儿园根据不同层次教师的岗位职责要求,实施“三段式”分层培养。

新教师“入门式”培养。以一日活动的组织和常规活动开展为主线,通过理论学习、师徒结对、半日活动说看评及教师素质大赛等方式,让新教师快速“入门”,引导新教师尽快成长为合格教师及成熟型教师。

成熟教师“专长式”培养。以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特长发展等为主线,通过项目负责制、教师工作坊等途径,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加快成熟型教师的专业成长,增强专业自信。

教学管理者“综合式”培养。以提升教学管理能力为目标主线,按照“稚童学步—小试牛刀—勇挑重担”的阶梯式成长路径,通过新教学管理者现场观摩学习,到“同课异构”的自主设计教研活动,再到积极申报和承担片组及区级的教研现场活动,逐级而上,阶梯式成长。

“三段式”的培养模式引领了集团各分园的教师专业成长,2016年至今,1名新教师成长为区级专家,2人成为区级教研中心组成员,6人由教学管理岗成长为分园负责人。“三段式”分层教师培养模式引领了各层次教师的成长,促进了其专业化发展,为集团化办学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路径”构建课程,深化集团化发展文化内涵

经过多年发展历程,成都市第二十六幼儿园形成了“悦”这一集团园所文化之魂,并以“常规路”“发展路”“特色路”三种路径为抓手,构建了基础课程为主体、“悦”系列课程为拓展的悦润课程体系。

走好“常规路”,一日活动整合化。以省级及以上教材委员会审定通过或省级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编写的普适性课程为基础课程活动蓝本,确保教育活动内容科学合理,教育方向准确不偏。同时,优化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作息,将作息安排由“碎片化”向“整合化”转变。

走稳“发展路”,普适课程园本化。通过课程审议,根据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目标、幼儿兴趣和园所资源,选择性实施普适课程中各年龄段的主题,并对主题活动目标、内容进行园本化改编。同时结合每学期、每月重点主题活动内容以及园所资源开展园本活动。

走向“特色路”,园本活动课程化。园本课程是本园教师结合本园实际和优势资源,自主生成的具有本园特质的课程内容。对于大多数的幼儿园来说,构建园本课程是非常困难的,成都市第二十六幼儿园在前期课程园本化的基础上,尝试构建完整、适宜、可持续的园本课程,以成华区书香校园示范点为抓手,构建了“悦读”拓展性课程。

以“小阅读 大智慧”为课程理念,以“培养善倾听、乐阅读、慧表达的‘悦乐’儿童”为课程目标,为幼儿打造书香萦绕的浓厚氛围,让“悦”读成为连接幼儿和社会的媒介。以倾听、阅读、表达为主要课程内容,通过教学活动、项目活动及家园共读等多种方式实施课程,开展自主阅读、同伴共读、师幼共读及亲子共读等多种阅读方式,并衍生出绘本漂流、绘本节等系列活动,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素质基础。

通过课程构建“三路径”,成都市第二十六幼儿园积极进行基础课程园本化、园本活动课程化、课程目标整合化、课程内容游戏化的探索,充分从领域和主题视角彰显“悦”文化,不断深化集团文化内涵,推进集团园的高质量内涵发展。

“3+3”纵横管理教育科研课题,强化集团化发展质量保障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培养教师研究能力的核心路径,也是提升集团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成都市第二十六幼儿园一直秉持“科研兴园、科研提质”的工作原则,推进“3+3”纵横管理教育科研课题工作模式。

纵向3级管理,从区教研组小专题、区级课题、省市级课题这三个级别的教育科研入手,各分园依据自身发展定位和师资力量,选择从第一或第二级研究拾级而上,积累研究经验,提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

横向3段推进,则是从课题研究的三个时间段出发:抓好立项备案,确保参研广度;抓好中期推进,确保研究落地;抓好后期结题,固化研究成果。

通过“3+3”纵横科研课题管理模式,成都市第二十六幼儿园实现了教育科研内容全覆盖、教师全卷入、分园全参与。近年来,集团共完成各类课题研究20余项,获省市区级奖项近20项,研究成果在省内外广泛进行分享推广;教师各类获奖论文近百篇;集团形成了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为集团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方互动校地合作,引领幼儿园集团化专业发展方向

2019年,成都大学师范学院积极响应成都市环高校基础教育生态圈建设,支持成华区实施《“优质教育倍增工程”五年行动》计划,与成华区教育局签订合作协议,在成都市第二十六幼儿园设立成华区首个幼儿园博士工作站。

博士工作站依托成都大学师范学院的专业优势和专家资源,旨在全面提升幼儿园教育科研水平和教师的专业素质,打造高知名度、高美誉度、高品质化的公立幼儿园品牌;同时,持续引领集团高质量发展方向,进一步扩大成都市第二十六幼儿园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

一方面,自校地合作以来,成都市第二十六幼儿园作为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遴选优秀教师担任学生的指导教师。四年来,成都市第二十六幼儿园各分园累计接收和指导高校学前专业学生跟岗实习1500人次。另一方面,博士工作站已在成都市第二十六幼儿园开展专题培训讲座20余次,惠及成华区教办园13所,区外幼儿园10余所,共计培训教师2000余人次。同时,幼儿园接待各地到园参观访问专家、园长和骨干教师2000余人次,分享幼儿园在校地合作、教研培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互通互学,共同成长。

在成华区教育局的领导下,成都市第二十六幼儿园在与高校合作、共建博士工作站的过程中,致力于将“悦”文化理念深入融合到办园理念、课程体系、教师专业发展和管理体系等各方面,不断促进集团高质量发展。(成都市第二十六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蒋妍凤)

【责任编辑:闫景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