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安庆师范大学“五育并举”精准打造“发展型”资助模式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时间: 2022-08-22 | 责编: 雷后兰

邀请学生榜样做客“青春分享会”、免费开设考研考公考编辅导班、开办体测训练营、设立系列兴趣班……近年来,安庆师范大学面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推出多项资助行动,创新“智慧型”“体验型”“发展型”等资助育人新模式,兼顾学生“五育”发展。近两年,学校“发展型”资助行动累计资助2000余名学生,助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青春分享树道德、立品质

“不想等待,我要飞翔,关爱像一阵风,托起我的翅膀。”日前,学校邀请音乐学科教学专业2020级的研究生张晨作“青春分享”。现场演唱的原创歌曲《萤火虫》充满阳光气息,她讲述自己因视网膜脱落导致双目失明,在父母和家人的帮助下踏上求学之路,完成本科学习后回到母校安庆市特殊教育学校任教14年,随后以初复试双第一的成绩被学校录取的故事让不少人湿了眼眶。“永远不要熄灭内心的光”是张晨一直努力的信条。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2021(7)班的陈同学此前就听说过张晨的事迹,但亲临分享会现场,她更真切地感受到了张晨的自信和乐观。面对这样的榜样力量,作为一名大一学生,陈同学早已决定要参加考研,她深知未来的考研道路也许并非坦途,但她会沿着优秀的学长学姐们前进的路线不懈奋斗。“希望未来有一天,我也能够站在分享会的舞台上和大家说说我的故事。”

学校将“青春分享会”打造为一档“品牌”栏目,陆续邀请不少榜样学生录制分享视频,发布于学校学生处官方网站;举行五四表彰大会、年度学生表彰大会、优秀受助毕业学生成长报告会等,对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荣誉的学生颁发证书,传播“好声音”,传递“正能量”,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开展“诚信、感恩、励志”等主题的班会、网络征文比赛等,鼓励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帮助他们培养自尊、自信、自立和自强的品格。

技能培训增才干、促发展

资助以育人为导向,工作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学校每学期都向全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在了解学生的想法后,开办考研、考公等专业技能培训班以及硬笔书法、中国结文化饰品等兴趣班,在周末和寒暑假展开专项培训、系统学习,免费发放备考资料,提供教学、咨询、答疑等“一条龙”服务,为每个培训班配备一名学生班主任,实行朋辈管理模式,同时在考试前对培训班学员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释放压力。

此前参加考研培训班的杨同学坦言,课程“干货满满”,他选择了数学、英语和政治三门课程,在寒暑假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集训,每天都会上两节大课,老师将知识分为基础、强化和冲刺三个阶段,依次进行培训,定期结合线下测验检查学习成果,对典型试题进行讲解。“老师讲课很认真细致,还有专门的班主任给予我们课后指导。”在辅导班,杨同学的进步开启“二倍速”,尤其是政治这门学科,辅导班老师向他们推荐了不少参考书,并制定复习规划。“我们按部就班地复习政治,很踏实。”

今年学校在线上开展了考公考编模拟考试与答疑辅导,并针对考研考公等应试需求以及就业展开心理调适。后期,学校会根据学生需求,开设物理、高数等难度较大的学科培训。学校还鼓励家庭经济困难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支持他们开展社会实践,强化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体测训练赋体能、健体魄

立定跳远、仰卧起坐、800/1000米跑……学校落实“发展型”资助体质提升工程,开展飞跃体测训练营,根据学生需求“量身定制”历时8周的训练计划,2位专业教师和15位经过专业培训的体育专业志愿者针对6个项目进行体能与技巧培训。工作日每晚进行1个小时的训练,期间展开3次体测检验,结营时合格率超过60%的项目从2个变为6个,学生的体测成绩明显提升。

经历过一次体质测试后,地理科学专业2021(3)班的吴同学已经将体测视为“洪水猛兽”,原本作为一名“体测困难户”,参加完训练营,她不仅拿到了“优秀学员”的荣誉证书,还爱上了体育锻炼。最初报名时,吴同学毫不犹豫地交上了报名表,立定跳远与坐位体前屈一直是最令她“头疼”的两项。加入训练营后,她每个星期都会抽出三个晚上的时间前去集训,最初对运动十分抵触的她逐渐掌握了技巧,还结识了一群“练友”,相约在训练营结营之后继续锻炼。

“立定跳远得借力使力,身体站定后双臂要前后摆动,利用摆动向前的力量带动身体前倾。”在教练员的指导下,吴同学的立定跳远达到了195厘米的最好成绩,比她第一次体测的成绩远了50厘米,这样的进步令她感到十分惊讶,边练习边摸索,她一直在总结经验与心得。在吴同学看来,学校时刻关注学生需求,体测训练营及时有效为她解决了后顾之忧,她表示如果后期继续开营,还会前来参加,并把自己的训练心得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艺术熏陶开眼界、育心灵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哇……”一场线上考核结束,黄梅戏兴趣班的50名学员全部通过了结业考试,完整地唱出了耳熟能详的教学曲目。作为“发展型”资助计划的一项行动,学校还开设了剪纸、民族舞等11个兴趣班,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报名,带学生走近优秀传统文化,“以美润心”。

化学专业2019(1)班的刘同学自小便跟随爷爷奶奶听了不少黄梅戏,耳濡目染之下,他对黄梅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毫不犹豫地报名黄梅戏兴趣班。在刘同学看来,黄梅戏朗朗上口,他很快便能掌握发音与旋律,还调侃道:“唱黄梅戏比唱歌简单得多。”学唱的过程中,刘同学觉得黄梅戏中的人物个性鲜明,其中流露的情感真挚朴实,“这就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大众艺术”,“黄梅戏周周唱”成为他一学期以来的习惯,也给他带来了传统文化“零距离”的体验。

一句句地教唱,一遍遍地纠错,一趟趟地往返新老校区,作为黄梅戏兴趣班的“小老师”,黄梅戏表演专业2021(1)班的吴银梅每周末都会将黄梅戏知识从老校区送到新校区的课堂上,学习黄梅戏于她而言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传承。“听黄梅戏让我神清气爽,戏曲里淳朴自然的情感带给我无比清新的感觉。”看到以前从不开口的学生现在能独立唱完整段戏曲,吴银梅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在教唱的过程中,她更体会到“教学相长”,感受到双倍快乐。

勤工俭学明事理、练本领

近年来,学校开发利用校内外有效资源,深化勤工助学岗位设置和实践基地建设,增加有效融合“扶困”“扶智”“扶志”各要素的助学岗位,与劳动教育实践相结合,适当开发体力劳动,并开展岗前培训及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同时,学校拓展社会资源育人渠道,鼓励各学院发挥所在行业优势,帮助学生暑期进行校外实习,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吃苦耐劳、努力进取、自立自强的品质,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收集文件、打印表格、管理就业系统等是广播电视学专业2020级的李同学作为学院办公室助理的日常工作,没有早课的上午,她需要在八点半之前到岗,做好卫生打扫、文件整理等基本工作。与其他几位办公室助理轮流值班,一学期下来,李同学已经能够熟练地掌握基本的办公软件,往往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跟老师的关系逐渐熟络起来。

“平常通过与老师的沟通对接,我慢慢地不再‘社恐’,也学习到许多处事方法和技巧。”最初申请勤工助学的岗位,李同学更多的是想利用空闲时间赚点生活费,没有想到这项工作带给她这么多“彩蛋”,高效和耐心也是她长期工作形成的优良品质。“很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锻炼的机会,让我在学习之余也能提升工作能力,以后出身社会处理问题应该更得心应手。”

学校资助工作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需求调整完善资助方式,不断健全学生资助制度,积极探索学生资助规范化、信息化、精准化发展,推动“发展型”资助育人新模式运行,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推动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丰富学生资助内涵,提升资助育人水平,使资助有深度更有温度,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为全面提高学校育人质量提供坚实的保障。(图文/学生记者 方锴 李佳慧 岑富叶 陆静雯 斯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