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举办的合肥市“小学生发展绿色指标评价创新命题评比”大赛中,安徽省合肥市新麓小学有9项作品被高新区推选为县优作品,并推荐参加市级评比。在全区推送的60项作品中,占比15%,推选数量,在区内名列前茅。
合肥市新麓小学一向重视教师专业发展,重视教研活动的开展。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一年来,新麓小学更加规范组织教研活动,利用各种活动载体,调动老师们教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参与各级各项教研活动,成果丰硕。在2022年度的课题申报工作中,新麓小学有两项课题被推选上报市级课题终审,在区内占比25%;在合肥市作业设计大赛中,新麓小学九项作品获奖,教师参与率100%,获奖人数占总人数70%。
学校和教研组的其他教研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成果喜人,学校的品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深耕细研,“双减”不减质量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学校要求老师们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育部的“双减”政策,各教研组积极行动,开展各种学习和研讨活动,就“双减”背景下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评价机制等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讨。
就“双减”工作,教务处制订了一系列方案,从总体上提出要求。教务处还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动态把控作业内容和作业量,均衡各科作业,从总体上和源头上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老师们能从各自学科的特点出发,科学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积极开展课堂微课题的研究,提质增效,努力做到减负不减质。不少老师探讨出切合学校实际的好方法。如英语组提出的小组合作与晋级的作业与评价方法,语文组项目化学习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与此同时,学校还积极开展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建设工作,充分发掘现有条件,开设了排球、戏曲等多门校本课程。特别是劳动教育课程已初具规模,劳动教育的一个省级课题和一个市级课题正在研究中,并已取得初步成果。
目前,学生在学习之余,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兴趣课程,学生的综合素养进一步提升,兴趣爱好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率先垂范,领导积极参与
每一项教研活动的开展,学校领导都能以身作则,要求老师们做到的,校领导首先做到。在历次的大赛中,校长们都能挤出时间和大家一起研讨,并亲自参与实践。目前,由校长杜夕龙主持的市级课题《小学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正在准备之中,即将开题。
教研处、教务处及其他部门负责同志,都能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在活动中率先垂范,发挥了引领作用。在课题申报和作业设计大赛等活动中,学校管理人员全员参与。
他们的引领和示范作用,鼓舞了士气,提升了老师们投身教研的积极性,提振了老师们的信心,增强了教研的动力。在各级教研活动中,新麓小学老师的参与率,在区内都是排在前列的。
制度先行,规范教研活动
仅靠领导的个人魅力或情感是远远不够的。为使学校的教研工作常态化,学校制订了一系列教研制度,用制度规范和激励老师们的行为。
公开课既是学校教研重要形式,也是学校教研重要的载体。教研处在原有基础上完善了公开课的管理办法,要求公开课授课教师提供纸质和电子版的教案、课件、课后反思。听课人员需签到、研讨有记录和总结。从而规范了公开课。
学校对课题研究、作业设计等教研工作都制订了相应的制度,使老师们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有什么流程,要做到什么程度。从而从制度层面规范了老师们教研的行为,使学校教研工作更加完善,更加规范。从而保证了学校教研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
专家引领,提升教研质量
新麓小学老师以青年教师为主,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为提升教研水平,学校开展了专家引领工程。一方面,学校聘请了校外专家来校讲学,与老师们面对面座谈,及时解答教师们教研工作中的困惑,对教研工作的方向、方法和目标提出专家方案,使老师们少走了不少弯路,明显提升了学校的教研水平。
与此同时,学校还发掘内部资源,发挥土专家的作用。学校每项教研活动准备阶段,都会让有经验的老师作经验分享,谈自己的见解和心得,共享自己的教研成果。在作业设计和命题大赛中,分管副校长李荣山,率先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并将自己的作品发布在学校的共享网盘中,供年青老师学习和借鉴,让不少存在困惑的老师豁然开朗,也使其他老师开拓了眼界。
在课题申报工作中,教研处让有经验的徐光福老师开设了两次校内讲座,为老师们答疑解惑,也有很好的收获。在作业布置、评价等工作中,吴珊珊、赵妍、王月、宗文静等老师都曾作为“土专家”在学校大会上介绍过经验。
每一个教研组,都按照合肥市教育局先进教研组评比的条件,开展各项工作。每一次教研活动中,教研组都开展互帮互学活动,老带新,一起在学习交流中成长。每一个教研组内都呈现出良好互动的态势,促进了教研活动的开展。
精准把脉,满足教师需求
学校教研,教师是主体,要调动起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提升学校的教研品质,就需要将“你应该教研”,变成“我必须教研”。为此,学校做了大量的工作,全方位满足教师所需,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发挥教师教研的主动性,解决教师教研的后顾之忧。
首先,学校通过会议、教师的经验分享,微信和QQ群、学校网站等不同途径,宣传教师参与教研的必要性,从教师的专业成长角度,让老师们明白,教研是每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必需。从而激发老师们教研的热情。
学校从各个方面保障老师们教研所需。需要专家引领,学校出面聘请;需要资金扶持,学校从有限资金中优先保障;需要设备时,学校想方设法解决。时间上,学校也会给予合理调配,需要人员配合时,学校给予必要的安排。
王月老师参与区里的“智慧课堂”比赛时,彭鹏副校长甘当配角,客串了一回学生,配合王月老师圆满地完成了比赛,也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像这样的例子,在新麓小学还有很多。
观念的改变,已使新麓小学的教研蔚然成风。(徐光福 杜夕龙 陈伟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