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2月29日讯(张英)基于目前幼儿园跳绳活动存在的困惑以及小学一年级跳绳质量欠佳的县域整体性现状,结合《峨眉山市推进幼小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精神,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儿童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推动幼儿园、小学跳绳活动的开展,加强幼儿园和小学的体育工作,提升全市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近日,由峨眉山市教师培训中心主办、黄宇学校体育工作室承办的峨眉山市小学体育专项培训活动暨幼小衔接交流活动在峨眉山市第一小学顺利举行,全市幼儿园和小学体育学科老师240余人参会。活动由专题培训、课例示范、视频展示、热点对话、专业引领、学习反思6大流程构成。
活动中,峨眉山市第一小学校副校长鞠贞星进行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鞠贞星谈到:在全市学校深入贯彻“双减”政策,落实“五项管理”要求,推进新一轮教育改革之际,开展此次活动,是对进一步做好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鼓励和鞭策。学校要严格落实国家课程刚性要求,抓实体育教学研训活动,聚焦“教会、勤练、常赛”,积极探索有效教学模式,探索将跳绳和篮球融入阳光大课间,作为一门课程和学校文化来打造,不断夯实办学特色。期间,峨眉一小张知友老师进行《跳绳教学策略》的专题培训,强调了幼小衔接中跳绳教学的重要性,让与会体育教师尤其是广大幼儿园教师明白了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各年级跳绳的测试标准,并介绍了学生跳绳基础选择合适的跳绳材质,根据学生身高确定合适的绳子长度的“量绳”方法。再次,重点讲解了 “并脚跳短绳”的教材、教法,对教材重难点解读、教学目标设定、跳绳教学策略、易犯错误纠正、家校沟通、作业布置和评价等,详细地进行了讲解说明和现场演示,尤其是对一年级新生从不会到会跳绳的跟踪案例,让大家感受到体育教师的信心、爱心、耐心和专业。
期间,峨眉一小体育教师王琴进行水平一《跳短绳》课例示范,王琴老师根据学生天真活泼、模仿能力强、喜欢表现等特点,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现自我,增强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在游戏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学生喜爱的游戏引入,给学生提供了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跳绳的乐趣,获得跳绳的技能,让幼儿教师们感受到了一年级体育课堂的师生状态。随后,参与培训活动的老师们观摩了大课间活动,黄宇学校体育工作室主持人黄宇教研员对大课间锻炼活动项目的精心编排设计、学校的严密组织管理、学生的快乐有序活动进行了讲解,并给予了场面氛围震撼、锻炼效果显著的高度评价。
为达到交流目的,与会者认真观看了幼儿园带来的三段游戏化体育活动视频,幼教教研员熊理老师结合视频内容,为大家讲解了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熊理指出:幼儿教师应当始终坚定保护兴趣,健康第一的理念。在保护兴趣的基础上,通过多元的场地资源、丰富有层次的运动材料、充足的运用时间保障,不断丰富儿童的运动经验,为小学的专项性运动技能的获取打下坚实基础。幼儿体育要抓住“玩、练、学、展”四部曲,相辅相成,让儿童爱运动、能运动,幼儿教师在“学”字上要多向小学学习,做到心中有数,幼儿有“要”的时候,能有效地“给”。
针对前期征集的衔接热点话题,来自幼儿园和小学的八位老师在台上进行了幼小衔接的深度交流。提出小学与幼儿园体育的教学目标、方法、途径、评价的差异性和共同点。如幼儿园在体育课中注重掌握在走、跑、跳跃、投掷、平衡、踢、钻、爬等基本活动技能过程中,尝试不同体育活动器械及辅助设施,能在不同的气候条件及场地条件或者空间里进行基本活动练习,增强学生的成功感和自信心。而小学体育课则更加注重树立教育创新的观念、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优化的教学过程、发展学生个性、结果的评估。同时,大家对体育师资的配备、活动中的安全防护、教研活动的开展也进行了对话,加强了相互理解、共同学习。总的来说幼小体育都是对孩子们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提高身体心理素质的方法和途径,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基本素质,为他们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来自峨眉山市师训中心副主任徐元英对本次培训衔接活动作出总结和高度评价。她提出本次活动展现出活动设计的精彩、教师专业表现的精彩、学科深度融合与衔接的精彩,是对幼小教师的思想、理念和认知的冲击。同时提出要求,希望未来幼小体育教师要立足科学、规范、全面、系统的幼小衔接,抓实专业培训、问题交流、课程育人、资源共享四条途径,来解决教师和家长的认知偏差,达到科学衔接的目的。
幼小联合教研是大家初次探索的活动形式,为更好地保障活动成效,本次活动为参会教师制定了《儿童为本 学习反思 行动衔接》导研单,为教师提供教研过程中的思考线索,会后填写《教研活动关键信息梳理表》,提升教师对会议信息的梳理概括能力,检验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促进有计划地执行力。参会教师围绕幼儿园、小学体育的理念目标、内容方法、途径资源、评价管理、师资教研五大板块进行了各自的书面表达,对回到学校要马上做什么作出新的计划,同时也提出一些新的问题供后续教研解决。
“少年强,则国强;健康第一、增强体质,从小抓起。”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大家科学衔接、同心协力,为促进儿童的健康携手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