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智慧武侯,感恩先行 细说川大教授吕一飞的“反哺与跪乳”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黄梅兰 | 时间: 2021-09-08 | 责编: 闫景臻

中国网9月8日讯(黄梅兰)《增广贤文》有言,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而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吕一飞也有着一颗感恩的心。在成都市武侯区度过整个求学生涯的他,从四川大学毕业后,选择了留校任教。

说起他的故事,每常令人赞叹不已。

19639月,炎热落幕的时节,正处青葱岁月的吕一飞考入了今武侯区成都12中学(川大附中)高663班就读。1966年夏,本该毕业,然遇“文化革命”,遂延至1970年初,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下乡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978年又考入位于武侯区的四川大学历史系读研究生,后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成为了四川大学建校以来自己培养的第一位博士。从学校毕业后,吕一飞选择留校任教,直至退休。

用他的话来说,度过了中学时期的成都12中是一所非常棒的学校。正如12中校训所言:仁爱、大器、智慧、坚韧。学风优良,品格高尚,教学质量高超,注重体育锻炼,环境优美,在成都市中学中位居前茅。而这所学校里的人也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回忆,甚至对他后来选择从教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他说:“我读高中那会儿,记得最清楚的是几何老师舒维刚,怎么说呢,就是教学严谨,逻辑性强。上课板书从来是从左向书写,清楚端正,娓娓而讲,没有一句废话,每每是板书到黑板右面最后一个位置时,下课铃就响了。然后同学们总会看到的一幕是,舒老师拍拍手上的粉笔灰,不苟言笑地面对同学们说:下课了。这种严谨的作风,给了我深刻的印象,并对我后来的求学和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说起母校,吕一飞总能滔滔不绝。而有缘的是,12中也是他儿子吕国晗的母校。1990年,吕国晗进入12中初中学习,199612中学高中毕业,谈及这所培养他们父子两代人的学校,吕一飞心里有着不一样的情感。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12中和川大都靠近望江楼公园,所以吕一飞和同学下课后常常到公园游玩和散步,望江楼公园的葱茏竹林、高大的银杏、清澈的锦江,给他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印象。还有毗邻的成都武侯祠,作为全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及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他们也常常光顾,感受祠内浓浓的历史文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后来的人生发展方向。并于19948月出版学术专著《运筹帷幄--三国智囊与策划术》,20017月出版学术论文《诸葛亮与三国文化》等。

在他看来,武侯区既有一流的大学,又有很好的中学,还有美丽的景色和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这些因素的集合,使武侯区成为成都市最棒的求学之地,也成就了如今的他。

“智慧武侯,教育为先,发展前景,全国领先。”这是吕一飞对新时代武侯教育的展望。为武侯奉献一生的他,即使已不在其位,也依然心系着武侯教育的发展,“我与武侯共成长”,他为武侯送上了最诚挚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