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川农学子乡村探访:凝聚青春力量,端稳中国“饭碗”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时间: 2021-08-26 | 责编: 闫景臻

中国网8月25日讯  近年来,党中央多次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在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再次指出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但我国部分地区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耕地撂荒现象,其中,尤以山丘区最为显著。

为探究耕地红线下山丘区农户撂荒问题,从8月3日起,在指导老师邓鑫的带领下,来自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的“严守耕地红线,端稳中国‘饭碗’——大学生乡村探访团”开始了为期近20天的入户调研活动。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团队15名成员共计探访十余个村落,走近上百家农户,覆盖四川成都、绵阳、乐山、自贡等多地农村。

“您家目前有几亩地呀?是分散成几处还是集中在一起呀?土地是全部自己在种吗?土地有流转出去吗?土质怎么样呀……”这是团队成员手中由140余个问题构成的一份问卷。每走进一户村庄,每遇到一户愿意接受调研的农户,队员们都需要完整复述出整份问卷的每一个问题,并根据访问对象的回答如实在电子设备上做好相应记录。

“这是我的第一次‘三下乡’社会实践。刚开始进行入户访谈的时候,我无法快速适应调研员的身份,总会遇到各种挑战,但幸好身边还有为我出谋划策的队友。”团队成员周海燕如是说道。为了使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团队成员能顺利完成入户调研任务,团队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沟通方式。从线下的实践中找到问题,再到从线上的交流中寻求解决办法,在成员间的一次次思维碰撞中,团队总结出了切合实际的入户调研技巧与方法,帮助队员克服实践过程中的困难,保证调研活动有序开展,为后期获得高质量的问卷反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团队在走访中发现,面对完全相同的一个问题,就算是生活在同一个村庄,不同的农户也有着不同的答案。从不同的回答里,队员们慢慢触摸到了一个多面的乡村,更加深入体会到了耕地撂荒问题的治理难点。由于山丘区地势陡,坡度大,大部分土地难以耕种,当地农民无法利用农业机械形成规模化作物种植,这导致耕地利用率偏低。部分地区甚至由于气候条件恶劣、青壮年劳动力流失等因素,出现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土壤肥力流失等问题,进一步加重了土地荒化。但是,在政府的积极探索下,因地制宜,通过引进优势经济作物、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完善基础设施等方式,部分山丘地区逐渐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的土地撂荒现象,推动了乡村振兴。虽然治理耕地撂荒问题的任务艰难长远,但队员们依旧充满信心,坚信此次探访能够为“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通过此次“探究耕地红线下山丘区农户撂荒问题”调查活动,团队成员学以致用,立足农村、农业和农民,将“农村土地利用”作为切入口,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沟通交流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实践调研能力,还切身体会到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家乡农村的面貌变化。未来,团队还将继续投身于我国三农事业,在新时代中肩负起农科学子的使命与担当。(詹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