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梁晓燕:在开启孩子生命的过程中,享受自己的生命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梁晓燕 | 时间: 2021-06-25 | 责编: 曾瑞鑫

导读:在2015年第二届“桂馨·南怀瑾乡村教师奖”颁奖礼上,颁奖主持人渠成先生、资深公益人梁晓燕女士、桂馨基金会理事石平先生、恒南书院院长李慈雄先生、著名主持人骆新先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吴遵民先生和桂馨基金会秘书长樊英女士七位嘉宾围绕“弘扬师道”主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谈,各位嘉宾分享了对乡村教师、乡村教育和公益事业的见解和期望。在此,桂馨基金会逐一整理推出各位嘉宾的精彩发言分享给各位馨友。今天首先为大家分享的是资深公益人梁晓燕女士的发言。

(南师奖进入专家评选阶段后)我们手里都拿到南师奖的介绍。其实我特别想从标准来看,这次评选三个标准(注:注重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实践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结合乡土的教育创新实践),为什么设立三个标准?其实涉及到我们对乡村教育的重新的认识,也就是说现在乡村教育有很多问题,政府有很多的责任,各界有资源的倾斜,我们需要大量的资金,财务要进入。但是另外一个话题是我们有钱吗?我们有更多的资源就是一个好的教育。教育和这些东西有关,但是又不直接的有关,因为教育有独立的价值,它到底给孩子什么东西?另外涉及到一个问题,现在乡村教育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我们觉得乡村教育很危机?但是现在城市教育很好吗?

我们努力把乡村教育做好,做好是什么标准?做成现在的城市教育就是未来的方向吗?其实这些问题很多教育研究者,很多公益人一直在思考,因此我觉得改善乡村教育不仅是一个资源投入的问题,改善乡村教育一定有一个乡村教育变革这么一个维度。而这个维度在我们过去的单纯的一种慈善性救助当中不够重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没有探讨。我非常感谢桂馨基金会,在早几年从他们第一届开始设立南师奖,在设立之初,其实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师救助奖,它是一个教育理念的倡导奖,是教育方向引领奖。

因此,从这个意义来说,我能够作为两届的评委非常荣幸,因为在长时间教育公益工作当中,我跟樊英女士,跟桂馨基金会有长时间的合作和同行,我们一直在探讨到底什么是好的乡村教育,乡村教育要带给乡村孩子面对未来生活的内在力量究竟是什么东西?是唯一一个所有的考上好学校,走出大山,得到好职位,成为成功的人,仅仅是这些东西吗?这些东西如果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得到。那些得不到的孩子他们还有价值吗?他们未来还要面对生活吗?从这些角度出发。

我感觉今年桂馨基金会设立的奖项所提出的三个标准,真正说到我们的心里,因此我们参与评委有9位老师来自不同的方向,也有媒体人、企业家、教育研究者、教育公益人士,但是在方向上我们非常的一致。在于我们觉得乡村教育的价值需要重新思考,什么是美好的乡村教育?乡村教育的内涵除了和现在都市化发展进程,和所谓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和教育的一些最基本的国家目标相一致东西之外,乡村教育是否体现出独特的价值?

在乡村成长的儿童,他们获得自信,获得内心的爱和成功,那些东西靠什么资源支撑它?从这个意义来说,桂馨做了前期寻访,寻访很多很多的乡村教师。因为今天时间的关系,没有太多的时间阐述对每一个老师从事情里面所感受到的东西。

我只能强调一点,我们从乡村教师奖这个角度,看到了一个新的维度,就是乡村教育需要变革,乡村需要确定新的目标。

刚才桂馨那位工作人员介绍她所巡视看到老师的时候,我对视她的眼睛,我的眼眶是湿润了。在我的工作中经历过很多同样的老师。她刚才讲到了非常重要的场景,就是那些孩子们一起唱侗歌,他们的神情,他们的眼光,他们飞扬的神态,我走过无数乡村学校,我走进去第一点,走进这个学校要看什么?看孩子。看他们的神情,看他们的精神面貌,看他们的待人接物,看他们眼神中那种光亮。其实这个东西有时候跟他的层级好坏不直接相关。

可是跟他在学校里面,究竟过什么样的生活是有关的。因此,我们一直都在说学校是一种教育生活,是师生同过一种教育生活。而这个教育生活里面,比方说考试升级这个部分的内容,但是只有这个内容,这个生活是悲惨的。我们评审的时候,我们几个评审之间互相打电话,我们在说真的都太好了,没有办法选。因为我们从20个人选7个人,可是我们觉得20个老师每个老师都有精彩点,这个精彩用心,他们对孩子好,他们在教育理念上,他们在教育探索上,他们在真正有质量的教育那种思考和行动上,走到前面。

甚至于在组织探索性学习,我们一直在强调合作式的学习,探索式的学习和一种项目式组织学习,在这些方面,有些老师真正都超过了城市老师,甚至都超过了大多数老师。

因此,我们就在想,他不仅只是一个慈善般关怀孩子的好妈妈,不完全是这个概念。这个里边有什么?有很深的教育理念的变革。我们一直在想倡导教育创新,有的人说教育创新和互联网有关,大家认为好学校才能做,什么是好学校?是条件好的学校?但是公益组织做的大量调查里面,我们发现很多情况不是这样。在偏僻的农村学校,或者是小城市,小社区里面的学校,恰恰有很多的教育创新正在涌现。

最近做中国教育创新50个案例,来自农村学校的案例达到16个,而且是非常有创新的案例达到16个。在这些老师们的身上凝结的恰恰是教师这个职业的创造性,教师这个职业的一种专业能力,专业能力和条件并不直接相等。教育专业能力来自于钻进去,真正去了解学生的需求,真正体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什么,能够把这种需要满足他们,就是专业性,就是老师的专业性。因此专业性不一定拿学位,读博士,可是是完全在本职岗位中成为一个专业能力很强的老师。

我接触大量的实践当中,深切感受到。今天来的20位老师都是教师职业当中专业能力非常强的专家,从这个意义来说,我们要向你们致敬。

最后,我想送给乡村教师们一句话:在开启孩子生命的过程中,享受自己的生命。(文/梁晓燕 资深公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