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全国教育 >

乡村教师戴娜:我心似海 温柔但有力量

来源: 东方网 | 作者: 孙明璐 | 时间: 2021-05-21 | 责编: 徐虹

初见乡村老师戴娜是在一个暮春的傍晚,路边的丁香飘散出轻柔的芬芳。戴老师一身浅色的休闲服,温柔的声音与澄澈的笑容一起,散发出沉静的气息。提及20几年的乡村教师生涯,她脸上展现出难以掩盖的幸福模样:“说起老师这个职业,首先浮现在我眼前的应该是温暖的阳光、亲切的笑脸和围坐在草地上的孩子。每当看到孩子们的时候,我总会由衷地欣喜和高兴。他们就像挺拔生长的花草一样,向阳而生,同时也带给我温暖和能量。”

image.png

假如世间有魔法

二十四年前,戴老师在沈阳市东陵区深井子小学任教,那时她刚刚毕业参加工作,带着年轻人特有的自信和一股不服输的韧劲。

深井子小学是所普通的农村学校,尘土飞扬、校舍简陋,所接收的都是周边的农村孩子。这些孩子们生性质朴,却往往缺乏良好的习惯,一遇到陌生人,更是显得畏首畏尾、不够自信,不过戴老师依然很喜欢他们,在她心中,孩子们就好像一群落入凡间的天使,眼睛里总是闪着未曾沾染世俗的清光。

工作不长时间,戴老师得到上级通知,要带领学生参加一次区里组织的公开课。消息刚一传出,校长和其他老师的反映首先让人意想不到。“大家普遍觉得本校的学生能力不行,甚至跟我提议要去市里学校借几个学生过来上课。”戴老师说起这件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她带着笑意话锋又一转:“不过我可不这么想,我就要让自己的孩子去上公开课。”

对她而言,“借学生”是对自己班级极大的不信任,而且,年轻的戴老师根本不相信旁人所言:谁说用自己的学生课堂效果就不好呢?

在大家的怀疑声中,戴老师开始准备课程,她带着孩子们练习课堂知识,一步步教会他们如何自如地表达和互动,一闲下来,她就给学生们鼓劲:“我就是农村出来的孩子,现在成为了一名农村教师。我是最优秀的教师,你们也是最优秀的孩子,和城里学校的孩子一样,他们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

人人都觉得小孩子基础不牢,单凭几次练习很难在短期有大的飞跃。但戴老师的学生们仿佛感受到了这份特别的期待,在她声声“你太棒了”“这个回答真精彩啊”的鼓励中,每个人都在课上课下积极地练习。他们甚至自己主动去洗手、洗脸、剪指甲,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这在农村小学简直不可想象,戴老师也从没要求他们这么做,但学生们自己做到了。

公开课毫无疑问地圆满举行,没人再去质疑农村孩子的能力,也没人再提要去“市里学校借几个学生”,戴老师说:“每个人都想要被看到,只要让他们自信起来,人人都具有无穷的潜力。”

有戴老师的日子,想来应该是快乐而幸福的,因为她有那样温暖而神奇的魔力,用轻柔的双手和温暖的笑容就能治愈着孩子们。曾有一个小女孩因为家中重男轻女,从小就被称呼为“儿子”,她的头发短短,从来没有穿过裙子。戴老师了解到这个情况,积极地对女孩进行性别教育,并且在一次班级评比中奖励给她一条白色连衣裙。十几年之后,当戴老师再次遇到女孩,她已经亭亭玉立,成为一个大姑娘了。提及往事,女孩一开口便说起了那条白裙以及第一次被关注的温暖。

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并不止一个,有的甚至严重到产生了轻生的倾向。

那是一个暴雨天,黑云好像海浪一般在头顶翻滚,雨滴如注,狂泻在大地上。一个老人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办公室,颤颤巍巍地拿出一张纸向戴老师求助。原来,这是戴老师班级里一名男孩子的姥爷。

这个男孩是有名的淘气大王,整天上蹿下跳不得安宁,面对别人的指责又总是回敬以更猛烈的“反击”,以博取全班的关注,老师拿他无可奈何,同学们也常常躲着他走。

从老人口中,戴老师得知原来男孩从小就父母离异了,跟着姥姥姥爷生活的他,日子拘谨不说,还常被表哥表姐讥讽为“累赘”。时间一久,男孩无法忍受被践踏的自尊,偷偷写下一封遗书,流露出了轻生的想法。

戴老师看着遗书上幼稚的笔迹,心里不是滋味。一个只有七八岁的孩子要承受生活的艰辛和与父母分离的痛苦,这种双重压力常人往往难以想象。

为了让孩子尽快走出阴霾,戴老师和男孩妈妈通过电话深谈了一次,然后在某天放学后找了个理由把孩子带回家,给他做了很多好吃的菜。

男孩吃着菜,好奇地问:“戴老师,您怎么知道我爱吃这些呢?”戴老师说:“是你妈妈告诉我的。妈妈非常爱你,她也很想每天都能和你在一起,只是现在不得已要出国打工,没办法照顾你,所以让我代替她做这些。”

男孩听完之后嘴角动了动,什么也没说。只是上学后逐渐不再像从前那样调皮,而是开始认真听讲、复习功课。戴老师看在眼里,更加尽可能地悉心照顾。如今,当年的小学生已经长大成人,在国外一所高校里攻读硕士,几年前他回到学校看望昔日的师长,带回了好吃的巧克力,还兴奋地从包里拿出一张心理咨询师证书,说想用这种方法来治愈自己,帮助他人。

这盒来自大洋彼岸的巧克力,戴老师吃在嘴里,甜在心上。

爱是永不熄灭的火把

在戴老师那里,所有的冰冷都会被焐热,所有的心碎都会被粘合,所有微小的负能量都会被悉心感知,从而被触摸、安抚、慰藉。就在孩子们把戴老师视为魔法师的时候,她遇到了青苞米。

“我实在是太幸运了。”时至今日,戴老师提起和青苞米的相识还是一脸幸福。

2013年,青苞米志愿者来到戴老师所任教的学校,希望能开设一系列真正适合农村孩子的心理学课程。戴老师作为心理老师,第一次认识了这个公益组织,也第一次了解到原来心理学可以应用在课堂上,从而更加行之有效地帮助孩子们。于是,在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戴老师也成为了青苞米的一员,跟随着青苞米走进一所又一所的学校,见到一群又一群可爱的孩子们。她用热情的笑容感染着那些幼小的心灵,用亲切的话语抚慰他们曾经的伤痛,用专业的理念带领孩子们走出低谷、走向自信与阳光。她的爱犹如一只在雨夜里也不会熄灭的火把,用永恒的温暖和光芒,照亮每一个经历过寒冷的心。

青苞米援助的学校基本上都是农村小学,因为视野有限,很多孩子往往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清晰的认识。当问起将来希望从事什么职业时,他们的回答大多都是“出租车司机”、“餐厅服务员”这类基础工作。

于是,戴老师与志愿者们专门设计了青少年职业生涯规划启蒙教育“微心愿”课程以及“遇见未知的自己”主题心理学课程,两次课结束后,很多同学惊讶地发现,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多职业,原来长大后可以选择这么多工作,原来自身拥有如此多的优点,原来为追寻理想可以这样努力。

看着孩子们惊喜的表情,戴老师意识到农村孩子的心理援助之路还很长,应该给他们更多更大正面的影响。

为了让孩子们将感知到的爱与温暖移情到自己的老师身上,每到“心课堂”最后一次课,主训老师都会在班级里开展一个名为“感念师恩”的活动。如果谁想感谢自己的班主任老师,就主动上前给老师的手腕系上一条彩色丝带。在一次活动即将结束的时候,班级里一个两年多都不曾主动说过话的小女孩,居然也站了起来,她走到台前,给自己的班主任老师系上丝带,并轻轻说了一句“谢谢”。那一刻,这个四十多岁的男老师眼泪“唰”地流了下来。课后,他对校长感叹:“不是学生不好,是我们当老师的做得实在不够。”

然而,与地方学校建立合作并没有那么容易,戴老师也曾遭遇过无数质疑和不解,毕竟在这个时代,几乎没人会相信像这样不为名利的纯公益组织还存在,也有不少校长根本不了解心理学能对学生们有什么帮助。

富山学校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在戴老师和志愿者们来到学校上课的第一个学期,校长安排了一个平日表现出色的班级,几个月下来,学生们的表现锦上添花,也许校长当时并不以为意,毕竟优秀学生无论是谁来教学都会进步。

第二学期分配给志愿者们的是一个“老大难”班级。戴老师听说后不怒反笑,认为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无论是班级成绩、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整体素质都奇迹般地提高了,校长老师们这回不得不对青苞米刮目相看。

第三学期很快又开始了,这回校长不仅全程参与学习心理学课程,连午饭也陪伴老师们用餐。在一次团建活动中,校长拿出一枚青苞米的胸牌说:“我还做不了青苞米的志愿者,但这个胸牌我每天都会随身携带,以后我们学校的老师就是青苞米最大的苞米粒,只要有活动,一定和在座各位一起,把爱传递下去!”

那一刻,戴老师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所有深夜备课、周末奔波带来的疲惫仿佛都不存在了,只剩下抑制不住的喜悦、欣慰与激动。

把忙碌的日子过成歌

可以说,除了在深井子小学从事日常教学工作,戴老师把所有其他空闲时间——包括一部分的睡眠都贡献给了青苞米,而这八年来,她却没有从公益活动中获得过任何报酬。有人说她是铁打的,还有人劝她没必要这么拼,可是对戴老师而言,身体上的疲惫有限,心理上获得的满足却是无限的。

这种快乐来自于每一个微小的事件。比如看到心理工作成了地方校的特色教育,比如青苞米公益行动肉眼可见地变得越来越扎实,比如某个学生又有了可喜的进步……这些事情包裹着戴老师的生活,她幸福地忙碌着,心中好像有许许多多欢快的歌,常常抑制不住地飘荡出来。

戴老师至今记得第一次在学校开设家长心理健康辅导课的情景。农村家长为了参会,提前置办了衣服,坐一个甚至几个小时的车赶来学校听课。她站在讲台上,只觉得台下的每一双眼睛都不可辜负。

家长们很喜欢听戴老师讲课,觉得她的课没有空话、套话,拿课上教的内容去教育孩子,屡试不爽。有一年学校因为忙于应试,没能如期开办心理健康课,家长们急得直接去问校长:“今年的课怎么还没上?”有些家长自己的孩子还没上学,但已经听说了戴老师的课程,也赶来问:“等我们家孩子上学的时候,你还会为我们讲课吗?”谁都没有想到,一所农村学校的家长心理健康辅导课,出席率竟然是百分之百。

戴老师也记得,她曾经去给沈阳市某重点小学的老师们上心理教育课,但来参加的老师们根本不以为意,很多人以为就是走走形式、打发打发时间罢了。然而就在课程结束后,台下老师们的表情完全变了。有人在感叹:“我已经很久没有像今天这么开心了!”有人则在追问:“下次课什么时候上?明天还能上课吗?”

“我不畏惧旁人因不了解而带来的偏见,因为心理学的积极作用实在太大太大。只要你接触了它,就会深深爱上它。”戴老师说起这些话题,语气轻松而坦然,脸上始终带着自信的笑意。

目前,戴老师教过的学生已经不计其数,有的已经考上了省重点高中,面临人生最关键的大考;有的通过心理学课程,打开了久久未曾解开的心结;有的参与青苞米的活动开阔了视野,同时也用自身的真诚感染了更多的人。每个学生都因为戴老师而对生活有了更新的认识,但她却始终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极其普通而平常”。她轻声细语娓娓道来这些年的经历,似乎讲述的都是别人的故事,可是她又的的确确拥有那么大的能量。谁也不敢相信,就是她让自信回归每个胆怯的心灵,让缺乏关注的个体被更多人看到,就是她默默了解孩子们内心深处的诉求并加以引导,帮助遥不可及的愿望一步一步梦想成真。

时至今日,无论多晚,戴老师都会积极地与地方学校的心理老师沟通联络,鼓励他们将所学的专业知识用在教学和管理上,或是及时将合适的心理学案例介绍给校长,让校长了解因为有了心理学,老师和学生们都得到了有益的滋养和治愈。得到戴老师指点的心理老师常常发来孩子们摆放沙盘的照片,他说:“看着孩子们在心理咨询室里做沙盘游戏,我心中也充满了温暖和力量。”

如今,已经做了八年青苞米志愿者以及两年多秘书长的戴老师,与这个公益组织更加难舍难分了。她觉得自己好像经历了一场爱的旅程,从相识相知再到相伴相随,每一步走来都记忆犹新。她不畏惧前路的曲折和荆棘,因为相信身边始终有一群队友,正与她携手并肩,共度难关。她愿意将自己的全部时间都花在教学上,因为“展望未来的几年乃至十几年之后,当被心理健康工作影响到的孩子们成年以后,当我们放弃功名利禄一心为孩子们着想的时候,我们的内心会变得纯净而充实。”已经获得辽宁省优秀骨干教师等诸多荣誉的她依然俯下身去做着一切,凡事都要亲力亲为,只因“孩子们能获益,再累也都值得了”。她还记得二十年前,第一次到东陵区教师进修学校进修时,黑板上写的一句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时她拿起笔记本默默记下,同样也在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这显然已经成为她一生的价值观。

在青苞米的合影中,戴老师永远站在最后一排靠边的位置。在她心里,拍照站在哪里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所做所为是否能够传递给孩子们一些能量,是否可以为他们刚刚起步的人生指引一个积极的方向。而同样,在孩子们的心中,即使时光荏苒、岁月斑斓,戴老师永远都在那里,永远都像第一次见到那样温柔、坚定、面带微笑、充满自信。

(孙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