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 | 盐田教育是深圳海边的一颗璀璨明珠——专访深圳盐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天才
【编者按】
“未来教育”、“新样态学校”、“项目式学习”已然成为盐田教育的“关键词”。从区域层面来说,深圳市盐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盐田区教科院”)已成为深圳首家、全国领先的智慧教科研中心,并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未来教室全覆盖;盐田区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外籍教师、科技副校长全覆盖;就学校层面而言,盐田区外国语学校荣获“盐田区第四届区长质量奖”;盐田高级中学跻身“南科大校长推荐”品牌学校;盐田区田心小学获“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盐田区盐港小学、乐群实验小学、外国语小学、田心小学等4所学校相继获得“广东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李天才在“新样态学校2019学术年会暨盐田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发布《让学习更真实地发生》白皮书
一所所学校的发展,是数以万计孩子的福祉。这背后,是盐田区域教育整体规划的硕果,更得益于盐田整体推进的教科研水平。近日,中国网教育频道专访深圳市盐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天才,挖掘盐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背后的密码。期待深圳盐田区区域未来教育的核心教研成果,可以为全国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范式。李天才就“四化”平台链接项目式学习、STEM教育、人工智能课程、智慧教育等优秀案例和成果,与记者进行了深入交流。正如我们了解的那样——领跑国内新样态教育,盐田教育未来可期。
近年来,深圳市盐田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理念,全面实施《盐田区教育品质提升行动计划(2017-2019)》。盐田区教育局以打造“优而精,美而强”的盐田教育为目标,深入践行“有人性、有温度、有故事、有美感”的新样态“四有”理念。之于整个盐田区的教育改革而言,盐田区教科院承担着专业引领的角色。据院长李天才介绍,早在2017年,盐田区教育局统筹部署出台了《盐田区教育品质提升行动计划》,从“整体化、信息化、国际化、现代化”四个发力点做布局,以实实在在的“干货”,明确了盐田教育品质提升的具体目标。
搭建“四化”整体平台,推动教育品质提升
针对盐田区域教育的“整体化、信息化、国际化、现代化”四化体系,李天才从宏观设计、全面发展、整体特色这三个层面,详细介绍了四化的具体内容、实施阶段及推进成果。
整体化
整体化即盐田教育的整体推进和均衡发展,以学校建设、教师培育、质量监测为着力点:一方面对学校的硬件条件部署进行全区推进,另一方面在教师的招聘上提高门槛、保证质量。构建基于区域可视化大数据监测分析系统,区教科院组织教研员和技术人员,从全区、学校、学科和个人四个层面对教学成绩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对学校成绩通过超均率的变化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并根据平常观察到学校管理状态、教师教学状态、学生课堂状态等,给学校提出针对性的教学改进建议。
2018新时代未来教育与项目式学习高级研讨会
在各中小学校全面实施《盐田区中小学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改革指南》。举办全区学校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改革交流研讨会,给全区学校提供可学习的典型实施案例,促使各校进一步完善学业质量评价方案,使《指南》真正落地。通过定期开展集体教学视导,引领和指导学校教学发展。区教科院每学期组织面向全区中小学的教学集体视导,通过视导活动,进一步强化教研员对学科教学的跟踪、引领和指导,加强教学常规和课堂教学改革的督察,开展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学科教研指导,深入推动“课堂革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为积极推动“课堂革命”,探索未来教育教学新模式,经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与深圳市盐田区教育局协商决定,2018年3月在深圳市盐田区举办了“2018新时代未来教育与项目式学习高级研讨会”。
这场会议云集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优秀校长、教育局长、科技界精英。让人欣喜的是,与会成员观摩了盐田区六所代表学校的项目式学习专题工作坊后,对深圳盐田区域推进项目式学习的探索及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
在会议现场,盐田区教科院组织全区学科骨干教师分组深入不同的主题工作坊学习。
第一学习分队参加了STEM课程理念下的项目式学习,聆听了来自香港大学工程学院霍伟栋博士关于应用ICLASS工具开展项目学习的讲座,观摩了盐田中学《基于STEM课程理念的创客空间建构与实践》的课程实施过程,以《盐田河水资源的保护与综合利用》课程为例感受STEM跨学科课堂的教学设计。
第二学习分队观摩了盐田区乐群实验小学“探·研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TCI主题式跨学科整合课程的成果。乐群实验小学大刀阔斧改革课程设置,以主题为纽带跨学科整合课程,展示了由语文、美术、信息技术三位老师共同执教的课例《惊蛰》,呈现出了一个主题内容跨多学科的学习指导模式。
其他四个小分队也分别深入其他分论坛进行观摩学习。
在区教科院的专业引领和全国研讨会的助推下,盐田区各学校和幼儿园开始兴起项目式学习实践的热潮,各校(园)结合学校特点和社区资源,挖掘有自己特点的学习项目,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实践范式。
信息化
信息化即通过信息化建设,来培育教师的教育教学新理念,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李天才说,2017年盐田区的教育信息化其实还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但通过一年时间的推动发展,一下子走到了全市前列。2017年,盐田区教科院邀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主任王素及专家团队对全区未来信息化教育进行了设计,并成就了“一体两翼”的区域信息化建设设计。
学生们在未来教室数学“智慧课堂”上协作游戏学知识
该体系以建设“智慧教科研中心”为主体,以“未来学习中心”和“未来创新中心”为两翼,开创盐田区教育信息化新局面。智慧化教科院借助现代通讯技术、信息存储技术、智能产品,实现了高效虚拟化教研目标;综合运用智能语音识别、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智能感知等新兴信息技术,拓展了“学”的空间与丰富了“教”的手段,再现了智能化教研过程;智慧教科院和未来教室项目着眼于互联网时代的未来教育,以信息化应用环境建设为载体,着力构建互动性、无边界、可视化、个性化的教育教学管理平台,实现全区教科研训活动互联互通,对内实现同步视频会议研讨与录播、4K超清3D显示,对外实现交互直播推送。盐田智慧教科院成为深圳首家、全国领先的智慧教科院,盐田区在全国率先实现未来教室区域全覆盖。
据悉,盐田区还承担了深圳市“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区级实验盐田项目,盐田区教科院作为该项目牵头部门,积极开展融合信息技术的跨学科学习区域实践模式的实验项目,逐步形成“人工智能+教师”的协同教学形态,促进高效教学和个性化教育,实现分层教学。
随着学习方式的变革与学习环境的重构,学生的学习兴趣显著提升,从过去盼着早点下课,到现在盼着上课,置身于高互动、沉浸式、无边界、可视化、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当中,感受技术带来的乐趣,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合作式、项目式学习,学习成绩提升明显。人工智能教育、大数据分析、云计算运用、未来教育、项目式学习、STEM教育等特色鲜明,成绩突出,获得多个奖项,产生广泛影响,初步形成了具有盐田特色的教育范式。打造了全市领先、全区第一所高起点未来学校——梅沙未来学校,初步构建了第一个区域“人工智能+”智慧教育生态系统,“十四五”期间,盐田教科院设计了教育信息技术八大板块的建设,将推动5G、4K、MR/VR/AR、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广泛应用于校园,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国际化
国际化是《盐田区教育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当中重要的一项工作,截至2019年,盐田区已在全市率先实现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外籍教师100%全覆盖,并建立引进外籍教师的常态化机制。盐田区还成立了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办公室,该机构加挂在区教科院教师培训部;建立了两个国际教师交流基地:外籍师范毕业生教育教学实习基地和外籍骨干教师教育教学交流基地,分别在英国、澳大利亚和以色列友好学校建立三个海外盐田交流项目。
中英教育交流暨盐田·杜伦大学跨学科融合教研项目启动仪式
同时,在合作办学、教师培训和学生交流方面推进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2019年,盐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邀请英国杜伦大学(世界百强名校,其教育系在2018年摘得全英第一桂冠)14名教育学院预备教师(包括师范学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和3名副教授,分派到盐田区6所小学进行为期2周的英语跨学科课程的交流。邀请以色列奥莱妮师范学院专家,面向全区幼儿教师开展早期创新智慧教育培训,实现了“家门口的海培”。
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理念现代化、学校建设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学校治理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等方面。其中人的现代化是关键,为此需要营造氛围、搭建平台,培养现代化的育人队伍。盐田区教科院正是抓住这一核心要义,重点推动打造了盐田教育大讲堂、名师工作室联盟等聚合式智慧联动平台。
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的成长,需要土壤。近年来,盐田区全方位搭建了诸多平台,引领全区教师队伍建设高位推进。一是开创盐田教育大讲堂,先后邀请李希贵、陈如平、王崧舟等教育大咖到盐田区开坛讲座,开阔老师们的教育视野。2020年6月,盐田区举办第16期盐田教育大讲堂暨“国家教育现代化区域创新试验区”专家报告会。会议邀请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如平作《深入推进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专题报告。陈如平表示,盐田是全国首个启动新样态学校建设的区域。从“跟跑”到“领跑”,近几年,凭着一股冲劲和干劲,盐田教育跑出了“加速度”,实现了质的飞跃,这也印证了新样态学校建设的显著成效。
盐田区第三届“四有杯”教师综合素养大赛总决赛
二是开展“四有杯”教师综合素养大赛,旨在全方位提升教师综合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区老师全员、全学科参赛,影响之广前所未有。从大赛中脱颖而出的选手,参加省市乃至全国大赛有二十多人次摘金夺银,成绩喜人。
“这个比赛特别受老师欢迎,影响也很大。”李天才表示,多元的表现形式和激烈的角逐,能够全方位展示教师的教学素养。在去年结束的第三届“四有杯”决赛现场,选手通过选手 VCR 视频展示、学校推荐词、教育主题演讲、教育问题现场答辩及才艺展示等环节 ,13 名选手各展所长、精彩比拼,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师综合素养课。
三是利用名校、名企资源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盐田区先后和北京八一学校、华大基因等名校、名企签约合作办学,和北师大合作开办名教师培训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育境界。这些举措,对于高位推进盐田区教师队伍建设都起到非常显著的作用。
四是建立名师工作室联盟平台,开展基于联盟的系列教研活动,有效发挥盐田名师工作室引领、带动、幅射和培养作用。盐田区名师工作室联盟自2015年成立以后,截至2019年,在名师网络平台上开设的网上工作室由2015年9 月份的6个已增加至69个,全区70%的名师自动加入到名师工作室的行列。联盟采取通识培训和分科培训结合的方式,共计开展各类活动达20余场。
为全面推进盐田教育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名师的带头示范作用,盐田区实施“领雁工程”。先后建立和完善了诸多让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评选机制,自2003年起坚持评选区级名师,先后评选产生了八届共计701人次区级名教师,两届共8个区级名师工作室,打造了一支层级齐备、人数众多的名优教师队伍。
2020年,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与盐田区教育局“共建教育现代化区域创新试验区”揭幕仪式暨工作推进座谈会在盐田区教科院举行,标志着盐田区教育现代化区域创新试验区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双方共同推动盐田实现教育现代化,助力盐田打造“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的先锋示范城区,力争把盐田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现代化创新试验示范区、国家教育政策先行先试试验区、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经验模式推广试验区。
聚焦新样态,打造盐田未来教育范本
“‘新样态学校’是一个高新概念,旨在突破以往的学校发展方式,强调立足本土文化和自身基础,走内生式发展之路,创建纯生态、去功利、致良知、可持续的现代学校。”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中国新样态学校联盟发起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原所长陈如平指出,新样态学校建设要关注三个问题:一是把握新样态学校理论的基本逻辑,二是掌握新样态学校的文化内生路径,三是坚持走自主、系统、整体建构之路,要突出有人性、有温度、有故事、有美感的‘四有’特征”。
新样态学校2019学术年会暨盐田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
在陈如平的理论引领之下,盐田区在全国最先启动了新样态建设。“选择深耕新样态教育,是因为我们能敏锐地感知到它指向未来教育。”经过一年多的新样态学校建设,盐田教育从理念到行动,从愿景到实践,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形成了“新样态”学校建设盐田经验,并逐渐走向全国。
盐田区在全市率先实现中小学科技副校长、外籍教师、“智慧化教室”全覆盖;盐田高级中学、云海学校等6所学校的“项目式学习范例”,被专家点评为未来教育的盐田范本;率先建成全国领先全市首家“智慧教科研中心”;盐高创客梦工场获首届年度最佳STEM教育大奖——最佳空间奖,盐高、云海学校双双获得“中国STEM教育2029行动计划”首批领航学校称号,梅沙、乐群小学获“中国STEM教育2029行动计划”首批种子学校称号……
盐田区教科院以项目式学习为抓手,以推动中小学学习方式变革为重点,在全区范围内大力推动"课堂革命",积极促进课程和课堂改革的深入发展。2018年,盐田区举办了中小学教育教学开放周暨中国新样态学校联盟盐田实验区建设成果系列展示活动,盐田区17所中小学、幼儿园在近两周的时间内围绕“新样态”做文章,展示了盐田项目式学习的多元风貌。
以盐田区盐港小学为例,该校形成了“《诗经》中的植物”项目式学习,学校编撰了《遇见——诗经里的植物》校本读本,开办了诗经植物文化角以及诗经文化宣传大使评选等系列活动。植物园的学习资源引起了学习方式的变化,学习方式的变化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发展。
作为中英街内的学校,盐田区外国语小学东和分校从建校开始便承担了不一样的使命。东和分校地处中英街,特有的国门地域文化,是学校课程开发的宝贵资源。中英街上,至今保存着鸦片战争中英勘界的8块界碑,记载着当年的历史。盐田区外国语小学东和分校依托在中英街办学的独特环境与文化生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灵魂,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沃土,充分挖掘“中英街”教育素材,开发了《中英街》校本课程。课程分设《中英街》校本教材、“鱼灯舞课程”、“守护国门教育课程”、“三语”与“三文”选修课以及系列教育活动5个子课程。
云海学校的学生们不仅和老师、校长打成一片,还是“思维上的巨人”。根据《盐田区整体推进“课堂革命”改革指南》中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要求,云海学校努力探索思维品质培养路径,“点线面”推进“让思维品质进驻课堂、进驻课程、进驻人心”的高阶思维课堂。其中《找规律》一课引导孩子们从观察事物的顺序出发,运用动静不断交替的方式有效地抓取学生的注意力,从听觉、视觉、运动觉等多感观加强感知和记忆力,通过对比、分析等方式找到规律,甚至运用规律来解决问题,最后给予孩子们发挥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帮助构建和完善孩子们的思维力。
2019年12月13日,在第四届STEM教育与项目式学习国际学术研讨会暨2019年项目式学习优秀项目展评活动颁奖仪式上,深圳盐田区项目式学习成果亮眼,继2018年获得6个最佳项目后,2019再次斩获9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盐田区教科院荣获最佳区域奖(全国仅2个)。云海学校学生项目《图书馆保卫计划》荣获芬兰组织的2020国际StarT项目大会最高奖项——最佳学生项目第二名。这是中国代表团自2018年参加这个活动以来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盐田区学生项目首次斩获国际大奖。
六大少年院成立,真正落实因材施教
3月25日,深圳市盐田区教育局举行“盐田区六大少年院揭牌仪式”。为推动深圳盐田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立德树人一体化育人体系,盐田区教育局成立少年国学院、少年数学院、少年创新院、少年体育院、少年艺术院、少年国际素养院六大少年院。
当天的揭牌仪式由盐田区教育局局长余永弘主持。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如平、盐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莫熙玲、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政策评估部主任王蕊博士等为六大少年院揭牌。
盐田区六大少年院揭牌仪式
陈如平指出,盐田区成立六大少年院是教育制度的创新,也是体系的创新,更是育人方式和体制机制的创新。其最大意义,是在坚持公平与均衡发展的前提下,实现因材施教。六大少年院的成立,有利于在义务教育阶段解决培养“偏才、怪才、天才、鬼才”的问题,让这些学生在接受公益普适的教育基础上,能够让个性特长等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
“六大少年院成立的初衷,是充分发挥学生优势彰显学生个性,是对因材施教的落实。”在采访中,盐田区教科院院长李天才表示,盐田区希望通过六大少年院的建设来引领全区各学校真正落实“五育并举”,并在此基础上发现一些有特长、有优势的学生,真正落实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未来,少年院将建设专家指导团队、区域研究团队、区域实施团队,进行课程建设等进一步落实发展。
“盐田教育是深圳教育在海边的一颗璀璨明珠。”深圳市委教育工委原副书记范坤曾在讲话中为盐田教育点赞。他认为,盐田教育在项目式学习方面,实现了四个转换: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换、从单一学科学习向跨学科融合转换、从知识学习向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提升转换、从课堂教学向课堂应用转换。盐田在这些方面的有力探索为全市建立创新型、开放式、现代化的教育体系踏上了探索之路。
近年来,盐田区教科院始终按照“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要求,坚持不懈推进盐田教育发展,做了许多务实创新的工作,结合前面完成的盐田区教育品质提升行动(2017—2019)和即将推动实施的《盐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3年)》,以“三化一力”,即教育生态化、教育体系化、教育智能化和教育生长力推动着盐田区教育高质量,为盐田现代化教育构建出繁茂可持续的“清明上河图”景象。(记者 邓晓婷 通讯员 陈尚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