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滚动新闻 >

中国教育如何应对未来的复杂性?专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时间: 2021-04-25 | 责编: 罗天林

【编者按】近日,以“汇聚·碰撞·变革:创新驱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简称“教博会”)首次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举行。针对此次教博会迈进3.0时代的创举背景和亮点内容,在新闻发布会现场,中国网教育频道对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进行了专访。

中国网:近两年以来,随着新冠疫情的突袭和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第六届教博会的整体构想和实施与往届相比有哪些特点?

刘坚:首先,新冠疫情自去年年初席卷全球以来,目前仍困扰着全世界人民的生活。后疫情时代,无论是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还是政治学家,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人类的未来将何去何从?对于每一次中国人而言,近几年来还同时面临一个更大的历史困境:我们的国际发展环境遭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以美国制裁华为作为标志性事件,中国在国际舞台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常常和我的学生讲,现在的年轻人再也不会拥有过去四十年间那种国际交往环境了。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正因为如此,结合国家的“十四五规划”,我们对第六届教博会有一个很重要的定位,就是深度关注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就是要建立一个“高质量教育体系”。这个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内涵是什么?如何实现?

高质量教育体系到底包括什么?我们需要去聚焦,需要集中全社会的智慧去思考去建设。事实上,能够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决不是教育系统内部的事,教育应该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建设的公共事业。如果说前3届教博会是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园内举办,仅仅是一项“大学活动”的话;第4届、第5届教博会来到粤港澳大湾区,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中心举办,教博会已然成为一个“社会事件”;今天,我们将全力打造教博会3.0版本,旨在动员全社会力量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事实上,无论是落实立德树人、指向核心素养、促进身心健康,还是变革学习方式、重建评价体系、践行劳动教育,每一项愿景的实现都离不开政府、社会、学校、企业、家庭的共同努力。

人工智能时代人和智能机器共存,彼时人类社会对教育的定义必将发生变化,未来的一切都面临着巨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而面对这个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教育创新。通过教育创新,赋予人类能够驾驭复杂性、驾驭不确定性的心智,提升共情和思考能力。

第二点是,要引起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如果仅仅把教育当做教育系统内部的事,按部就班地以既定标准和教材来教学,虽然能够让学生学有所成,但他们难以具备应对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关键素养。最近有一项由中国、美国、俄国、印度四国学者进行的比较研究表明,四国当中,中国和美国的大学生在初入学时的审辩素养最高。但经过大学四年的教育之后,中国的学生,即便他们来自最顶尖的高校,其批判性思维,也即审辩思维能力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有所退步,退步的比例幅度为17%左右,普通高校学生的下降幅度甚至高达68%;相较而言,美国与俄罗斯、印度大学生的审辩能力则伴随学历有大幅度提升。

近五年,我们先后与国际教育创新峰会组织WISE和美国21世纪学习联盟P21有两项持续的研究。在这组合作研究中我们提出了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包括文化理解与传承(Culture Competency)、审辩思维(Critical Thinking)、创新(Creativity)、沟通(Communication)、合作(Collaboration)。这5项素养的首字母均为C,所以称该模型为“核心素养的5C模型”,这些素养简称为“5C素养”。我们希望以教博会为平台,引导全社会更加聚焦人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必须的核心能力。

第三点是,要让创新成果流动起来,培育让教育成果流动起来的健康市场,形成成果遴选、孵化、应用全链条。四十年来,我国社会之所以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是因为有数以十万计、百万计的企业家群体,让我们的衣食住行变得丰富多彩、不断更新换代;人类社会,近二百年来的生活质量发生了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显著的变化同样源自于一大批企业家群体的崛起。如何建立和运用市场机制,让教育企业家不断涌现,产出更加高端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教育创新产品,进入到学校、教室、家庭,支持每一位教师、每一个家长,服务每一名儿童健康快乐成长,需要人们共同思考。

中国网:P21提出的21世纪核心素养4C模型包括“审辨思维、创新、沟通、合作”,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在4C模型基础上新增“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提出5C素养模型。您认为这一素养的重要之处是什么?

刘坚:这是特别好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特别突出的问题。我的一个身份是国家督学,有机会受国家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委托到地方参加教育专项评估验收。我曾经遇到过两位基层领导,在聊天过程中,他们谈及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孩子们普遍因为家庭中父辈这一代忙于工作,忙于政务,忙于企业的运行,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学校而疏于对孩子的引导。孩子们长大进入高校读书,除了关心自己的学费、生活费家里是否及时提供以外,从来没有想到问侯一下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身体健康与日常生活;他们普遍反映孩子长大成人后,普遍对自己的家乡没有依恋,对家庭没有依恋。

美国有一个中学生学术十项全能竞赛,涉及到数学、经济、写作、演讲等,在美国已举办了差不多五十年的时间。中国有一家企业也参与了这个平台,通过评选让中国孩子也有机会参加国际性比赛,优秀的获奖者会有更多机会进入美国一流大学读书。这个活动规模很大,一般一次活动有三四千人参加。第二届活动举办时,组委会希望我在开幕式有一个五分钟致辞。我当时讲了几句话,我说:“你们有机会来参加这样的活动,首先要感谢你的家庭,因为如果你的家庭没有足够的能力支持你,你们是没有机会从北京从黑龙江到广东或者到成都来参加这样的活动,毕竟这不是一个小的花费;还要感谢你的学校,学校给你提供了这样的平台,提供这样的信息,选拔推荐你们参加这种国际性活动。但是大家想过没有,当你们18岁在这样的平台赢得了荣誉,有机会接受国际上最好的大学教育,四年或八年之后,你们用什么来回报你的家庭和学校?回报你的家乡和国家?”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很多朋友经常会讲到这样的场景:中国、日本、韩国的留学生共同参加欧美大学举办的国际学习交流活动。活动过程中,(老师)让他们各自讲述自己国家、自己民族的独特的风俗和习惯。日本孩子用英文讲筷子文化,讲筷子到底是从什么时候诞生的?筷子的历史发展脉络是怎样的?筷子的背后有着什么样不为人知的故事?而中国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不差,但是他们并不清楚这些事情,这样的“知识点”不是中小学课程中或中考高考所涉及的,在学校里自然无暇顾及,我们成为看客与观众。身为中国人,对自己的节日——比如清明节、中秋节,或是饮食文化、服装文化,对我们的历史,我们是谁,我们从何处来,我们的孩子知之甚少。

我认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可以促进人的心灵成长,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尤其像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能够数以千年绵绵中断,一定能滋养人的心灵、性格、品质,可以让一个人的成长更加健全。

大家常说,911事件绝不逊色于美国好莱坞大片,但是911事件是反人类的。也就是说,创造性是需要引导的,创造性是需要有方向的。今天面对人工智能,面对基因工程,面对不断诞生的黑科技,每个人都面临选择。现代科学技术可以让人脑植入芯片,可以帮助植物人、生理有残疾需要帮助的人,可以帮助弱势群体解决基本生存的问题,但它完全也可以用于其它方面。我们的社会准备好了么?我们有足够的理性与法律工具让人类在不断创新的技术世界游刃有余吗?这一切与公民的文化素养密切相关。

第六届教博会更加聚焦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核心素养,因为有了坚实的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缜密的审辩式思考能力、强劲的创新力,才有可能驾驭不确定性、复杂性,驾驭社会动荡对每个人造成的困扰。

中国网:您刚才谈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孩子心灵的浸润以及品格的影响,西方也有很多优秀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与西方文化对我们中国孩子来说,有什么不同?

刘坚:所以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就是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对本国文化的吸收、传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传承,同样还有对他民族他国家文化的理解与尊重,跨文化理解与沟通是21世纪社会人类应有的基本素养,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中国网:第六届教博会成立的专家组委会邀请了很多跨界专家,对于组委会的委员选择,您有什么样的考量?组委会的成立又有哪些意义和作用?

刘坚:发展委员会成员更多是非教育系统的,里面有企业家、经济学家、投资人,而学术委员会成员大多来自教育系统,包括大学、中小学的专家学者,这两个委员会的委员在全国都是非常有影响力的资深专家,我们希望委员会的委员和专家更具开阔的视野、广阔的思考空间,对教育有专业度和激情,他们对研究院的职责更多是一种咨询、指导和专业把关。

这两个委员会会伴随研究院的全过程,伴随着每一年、每一届教博会的全过程,提供大量的咨询和专业工作。我们的成果面向全国乃至全球征集,有三轮评审,通常第三轮的终审就是由两个专家委员会组成最终的终评委员会,去选出什么样的成果能够获得教博会最高奖SERVE奖:有明确的教育问题、系统的解决方案、成功的实践案例、前瞻的教育追求和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规则。这一过程需要专家们帮助一起来推敲、提炼和发现,包括最后把关。

中国网:在推动整个中国教育的变革与创新中,包括学习方式也好理念也好,其实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可能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区域教育能够整体做好就更难了。从更大的平台站位来讲,您觉得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刘坚:目前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刚刚提到的教育变革,另一个是区域性的整体推进。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历史阶段,德育也好,劳动教育也好,艺术教育也好,都有成功的个案、优秀的典型;也就是说个案从不缺乏,什么时代都有,但是区域性的整体推进或者说体制性的推动一直是教育创新的短板。今年,我们研究院团结了更多的专家力量,试图和全国多个地区整体地、系统地推动“指向核心素养的项目学习”;借这个机会向他们致敬:北京的海淀区、丰台区,上海的黄浦区,浙江的温州市,山西的晋中市,湖北的宜昌市,以及数以百计、遍布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校,他们义无反顾选择推行项目学习、改变学习方式、落实核心素养。

至于讲到问题与困难,当然很多。逢山就开路吧!我们要学会习惯性地面对各种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探讨一切可能的办法去解决问题,一步步往前走。从这个角度看,回到我刚刚所讲的,信念更重要,就是坚持你的信念一步步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