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中国网小记者 > 新闻报道 >

以史为鉴,北京市新英才刘炜校长寄语初中生学习与成长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冯诗媛 | 时间: 2021-04-13 | 责编: 罗天林

北京市新英才学校刘炜副校长是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博士,台北中央研究院访问学者。曾任人大附中校长助理、校团委书记、学校历史教研组长。获得过中国教育学会全国优质课一等奖,北京市课程设计大赛一等奖。2018年,作为教育界代表受邀参加中共中央国务院春节团拜会。新英才记者团非常荣幸的就初中生关心的问题采访了刘炜校长。

小记者团:在初一的时候,您曾给我们爱创班讲过关于家风家训的课,您的家有怎样的家风家训?

刘炜:小时候长辈们就经常跟我们说,男孩子啊,第一个就是不能斤斤计较,得能吃亏,不要想着所有的事情自己都能占到最大的便宜。做人要大气,不要只想着自己,也要想着别人。中国人常说的吃亏是福,这是一个

其次就是要平静,做一个平静的人,家里人常说“事缓则圆"就是事情只要慢慢去做就能把他圆回来。中国人讲究圆满,就是不要着急,遇到事情平静地去面对,总会有办法。

第三个就是要多读书,小时候我们家是在贵州,山很多。我就经常在想,没有山的地方长什么样?我妈妈当时就跟我说,想看看没有山的地方,就是要读书,考上大学换个地方生活。这个就成了我小时候读书的一个动力。后来自己开始读书,就知道读书不仅是换一个地方生活,更是可以换一种思想的生活,那么世界就变了。我家的家训就这三个。

小记者团:您刚刚说到一个家风家训,那么对新英才的一个家风家训,也就是对新英才爱与创造的教育理念有什么看法?

刘炜:爱与创造是新英才的一个文化之根了,我觉得这个理念其实是教育最根本的东西。爱首先就是对世间差异的包容,能够去包容跟我不一样的东西,我才能去走进他,才能爱他。爱更是创造,爱不仅是喜欢一个人,喜欢一个东西。

爱一个东西就是想让他变得更好,想要变得更好就要创造。新英才对爱与创造诠释的一话就是用爱创造生活,用生活表达爱。爱生活就要去包容它、创造它,也要在生活中表达出来。

爱很多时候变成了一种口号,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要去践行爱与创造。我经常给初中部说六个字:奉献,利他,乐群。愿意为他人着想就是利他,去帮助别人就是奉献,为集体出力就是乐群。

小记者团:您觉得初中时期应该如何有效的学习历史

刘炜:历史这门课它其实分成了两部分,一个是历史知识,一个是历史认识。历史知识可以在课上去学,自己看书去学。但是历史认识,需要有人生阅历。

因为历史上了解的都是王侯将相,攻城伐战,这些东西其实是要有人生阅历才能够去理解它。但是,不同的年龄段我们可以有不同的认识。想要有历史认识首先就是要记住历史知识。记住了就可以不断地在脑子里去思考,就能得到新的东西。

记住的过程也是枯燥的,学习本身就不是完全快乐的。学习都有这么一个枯燥的时期,但是这个枯燥的时期一旦过去,我想你就能感受到像桃花源记一样,豁然开朗。大家可以主要看一些关于历史和哲学的书,当然,我不建议大家去读一些特别厚的书。

小记者团:新英才的学生会有怎样的发展方向?

刘炜:我们的学生有一个总的发展方向,也是我们的一个愿景,那就是,有世界担当的中国英才。讲这个担当是因为新英才讲究爱与创造。你爱这个世界,不能只向它索取,还要为它付出,要付出就要有担当。还有,我希望同学们做个幸福的人。怎么叫幸福?首先你这个人要饱满。

饱满,一方面是你身体要好,要健健康康的,要是你走两步就喘气,这肯定不行。当然,思想也要饱满,怎么才能叫思想饱满?每个人都要有一个自己的爱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甚至说是痴迷的东西。

中国不是有一句老话说“人无一痴不可交”,就是这个人呢,如果没有一个痴迷的东西,是不能轻易去交往的。因为他可能对很多东西都没有兴趣,没有爱好,不知道自己该坚持什么。

最后就是精神的饱满。爱身边的人,爱家人,爱朋友。从大了说,我想让你们做有世界担当的中国英才。从小了说,我希望你们做一个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