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高教 >

宜宾学院:构建教育共同体,助推人才高质量发展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时间: 2021-04-01 | 责编: 徐虹

宜宾学院作为四川省第一批整体转型发展示范高校,主动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与地方政府共谋共建、与产业行业紧密结合,构建了共建、共融、共享的政产学教育共同体,助推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深化共融共建机制,筑实人才培养基础

学校与地方、行业合作由来已久。2010年,学校成为首批省市共建的高校。2015年,基于行业发展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渴望和需要,学校与中国检验检疫学会等签订五方协议,就组建宜宾学院“质量管理与检验检疫学院”进行合作。2018年12月,值宜宾市“双城”建设时机,宜宾市人民政府、宜宾学院签署《合作共建宜宾学院临港校区协议》。

从时间顺序来看,省市校政共建在逐步完善和深入,并形成了一系列的制度体系,孕育了推动政产学教育共同体落地生根的“三大”机制,包括共享互动机制、成效评价机制和利益驱动机制,全面促进政产学合作。宜宾市成立“双城服务局”,宜宾学院成立“校地合作处”,明确承担政产学共同体的会商、联席、交流等工作,共建标志是宜宾学院临港校区(一期)建成。随着临港校区整体建设的推进,宜宾市计划总投入约60亿,将极大助推宜宾学院的高质量发展。学校与县区政府及乡镇政府展开合作有15家,通过合作吸纳更多政府资金、企业资源来办学、助学,极大地改善了人才培养的办学条件。校地合作形成 “高桥竹村”、“精准扶贫”、“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等项目,发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作为智力、技术、文化高地助推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促进人才队伍共享共建,优化人才培养支撑

学校在实施 “1-2-5-6”计划过程中,与宜宾市政府达成共识共建共享人才,共抓人才“引、培、留、用”。为此,宜宾市专门成立由市委组织部直管的市人才局专抓人才工作。市人才局与宜宾学院开展经常性的会商,在人才共建共享共用中深度合作,实现了高层次人才共享与相互流动。政府支持宜宾学院引进人才,在安家费等人才政策上给予支持,对宜宾市学术技术带头人、教学名师等给予相对应的荣誉称号,实行校市人才待遇一视同仁。

学校适应教育共同体发展目标培养大量高水平应用人才,大幅度增加双师双能型教师。携手五粮液、天原、丝丽雅、宜宾电视台等知名企业以及业界带头单位,共建了10余个双师双能教师培养基地,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聘请知名企业技术骨干、高级工程师为外聘教师,政产学共同体共建人才机制,优化了学校人才和师资队伍结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得到了“双提升”,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

赋能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紧密对接宜宾市“8+2”产业发展战略,牢固树立政产学共同体协同育人理念,推进人才培养凸显“创新型”“应用型”特点,在2019年启动的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中,形成了创新型、应用型的专业群和课程体系。

首先是开展 2019 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紧扣学校办学定位及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总目标,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应用性、高标准、特色化原则作为修订标准,构建充分体现政产学融合的“1+3”课程体系。深入推进产业专业就业“三业”融合的产教融合,对接行业产业应用开展专业改造,紧密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由2016年25个发展到2020年35个,基于产业需要的专业群大力培养服务行业企业的创新型应用人才。专业转型发展体现政产学共同育人的特点,建树了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特色。

        根据《四川省四川省高校本科专业教学质量监测报告》,学校紧扣政产需求的知识产权、社会工作、广播电视学、数字媒体技术、生物工程、物流管理等6个为优势专业,茶学、应用生物科学、动植物检疫、公共关系学、质量管理工程等5个为特色专业,其良好发展趋势均体现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方向和急迫需要。完善政产学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按照学校主导、政策支持、产业企业参与,政产学共同体相互促进、共同推进的路径执行政产学协同育人教学计划,大力打造“金课”“金专”。

        截止2020年,学校共建有国家一流专业1个、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9个;四川省应用型示范专业6个;四川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9个,加入中美“双百计划”专业6个;结合紧密对接地方产业需求,立项建设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6项;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省级创新创业示范课程、省级一流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等共37门,其中省级课程应用型示范课程14门,省级创新创业示范课程7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0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人才培养体系充满活力,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快速提升,2015-2020年,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获奖数量连创新高,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省级及以上奖项1303项(其中,全国性学科竞赛奖项189项)。2015-2020年,共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41项,省级754项。2018-2020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2.98%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96.3%。

优化学科专业布局,转型人才培养结构

学校全面对接四川省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宜宾市“8+2”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国家战略,在与省市发展规划紧密对接中“做强工科,做优文科,做实理科”,实施试办医科的学科建设规划,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优化组合办学资源,形成特色突出、交叉融合的学科建设局面。2019年推进学科专业优化调整,以创新的行业学院或产业学部进行建设,按产业链(或行业领域)属性,建构了13个二级学部、3个二级学院,构建跨界融合、多元协同的办学新机制,着力在学科专业建设的体制机制上改革创新,不断激发传统学科和特色学科的生命力。进一步释放改革创新动能,实施“院办校”模式,调动二级学部(院)作为学校基本办学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发挥紧密对接政产学、实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前哨”作用,学校改革发展向纵深推进,整体转型局面焕然一新,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融合度进一步提升。

建设创新要素聚集平台,打造人才培养特色

学校紧抓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中共四川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支持宜宾市建设学教研产城一体化试验区的实施方案》机遇,一体化推进“政产学研”融合,通过资源集成、协同发展催生一批政产学研平台。

学校与川茶集团共建茶学院,与宜宾市、浙江林业大学共建竹学院,校市共建教师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市联袂打造名师工作室等。建立一大批新时代创新发展需求的产业、行业学院研究中心,大力开展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工作,在更高平台上向培养创新型高水平应用人才目标迈进,加快政产学共同体快速发展。增设了汽车服务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业工程、质量管理工程、安全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林学、康复治疗学、护理学等产业急需的专业共9个。

一系列组合拳是‘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一种新探索、新尝试。学校已发展成为四川省“精制川茶骨干培育产业”成员单位中的两所高校之一。质检学院构建 “质量+”构建核心专业(5个)+支撑专业的模式,主要通过质量文化与管理、检验检测与安全工程、标准与计量测试三个方向开展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产业孵化,目前学生规模近千人。中德工程学院按照四川省与同济大学战略合作协议,依托同济大学资源优势,以及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对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而设置。宜宾学院竹学院由宜宾市资助2000万,规划围绕竹类一、二、三产业发展需要,以农学、林学、应用生物技术为主支撑构建学科及专业体系。体育与大健康学院,紧紧围绕健康中国战略,树立“大健康”理念。打破壁垒、突出融合。获教育部“新工科”“新农科”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3项,省级教学改革、省级“新工科”“新农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0项。2019年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共29个项目入驻。宜宾学院大学科技园已成功晋升为省级大学科技园,成为政产学共同体联手快速高效打造创新平台的典范。

培育交流融合文化,升华人才培养品质

学校积极探索建设育人文化体系并融入当地文化建设,与政产学文化互动交流、深度融合,形成了较好的教师育人文化、行政服务文化和学生学习文化。

公务员、企业高级人才经常性到学校开设讲座、论坛,如五粮液工程师为学生开设课程。校地、校企间的文化交流在学生的第一、第二课堂和学生社会实践中精彩呈现,如组织学生通过参与宜宾市各类青年志愿者活动、名酒交流、澜湄论坛等高端会议活动,促使大学文化融入宜宾市的文化强市战略布局。

在校企文化交融中,一方面将校园的科研、学术等文化底蕴传达至行业企业,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产品品质,另一方面将企业文化渗透到一线教育教学中,形成校内师生的竞争性价值观、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强化师生对企业的认同,加深对实践性生产、消费、流通等的认知,拓展师生的视野和创业精神,滋养校园的生机活力。在政产学文化激荡交融中,校园文化与服务地方、强化担当有机统一。

学校的扶贫工作以文化为载体深入推进,如学生“三下乡”助力乡村扶贫与振兴,教育文化下乡工作持续推进;法律援助送下乡、进社区等活动、长宁地震的心理援助、疫情战的“以文抗疫”等政产学文化交流共享,弥漫而深沉、持久,丰厚了政产学共同体的文化底蕴,强化了共建共生的理念。作为政产学共同体建设里程碑的宜宾学院临港校区,成为校市开放发展、文化交流的中心,已举办全国性、省、市、校文化交流100余次(场),政治、经济、学术、大学生创新创业等文化在这里激荡、碰撞。

(图/文:何毅 刘祚玉周志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