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滚动新闻 >

两会超话 | 王素云端对话刘希娅:家长焦虑的罪魁祸首是“教育评价瓶颈”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时间: 2021-03-10 | 责编: 曾瑞鑫

今年两会,中国网特别推出了《两会超话》线上对话节目,特别邀请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与教育专家对两会提案或者议案进行交流探讨。

《两会超话》第四期,中国网教育频道特别邀请了中国教育科学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王素与全国人大代表刘希娅就“教育评价”等教育话题进行了对话。以下为《两会超话》线上对话文字实录,以飨读者。

嘉宾简介

《两会超话》特邀嘉宾 王素

王素,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主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STEM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实证的国际教育政策比较研究、未来学校研究、中小学STEM教育研究、青少年科学素养监测研究、学校建筑与学习空间研究等。

《两会超话》第四期嘉宾 刘希娅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校长

刘希娅2021年两会议案、建议

★ 关于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议案

★ 关于加大力度治理破坏基础教育生态行为的建议

★ 关于弱化高校录取资格和竞赛成绩挂钩的建议

★ 关于优化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奖机制的建议

★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合理使用人工智能的建议

★ 关于教育投入向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倾斜的建议

★ 关于优化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的建议

★ 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入职前后培养的建议

★ 关于加快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激发办学活力的建议

★ 关于合理设置公务员考试学历条件的建议

《两会超话》第四期内容

王素: 刘校长,您好!目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网合作,联合在中国网教育频道开设了《未来学校》栏目。我们也希望,借两会的机会和相关的代表、委员们探讨一下关于未来学校以及未来教育发展的相关话题。

话题一:

教育内卷日趋严重,因由何在?

王素: 您今年的关注点主要聚焦在基础教育领域,提出了1份议案9份相关建议。

当前,教育面临着很多特别重要的问题,其中包含“教育评价”问题。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您在建议中也提到,教育评价体系应该更注重孩子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我非常认同您的观点,今天想和您就“教育评价”相关话题进行交流。

“评价”涉及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包含对学校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以及大众最关注的对学生的评价。过去无论是日常考核,还是中考、高考等考试,对学生的评价基本都以分数为重。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评价,则主要为培养人的教育目标服务。因此,教育评价也要改革,要从“唯分数论”转向“综合素质评价”,转向对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评价。当前,虽然政策已经提出,但是改革需要过程。

就目前情况而言,中考、高考仍需进行,以往的教育评价也会持续。虽然家长、高校焦虑的内容不一样,但两者都非常焦虑。

家长焦虑孩子能否考上好学校。尤其在教育内卷日趋严重的今天,家长不得不让孩子从小就参加各种补习、培训;高校焦虑合适的学生评价方式。高校通过什么评价方式能够筛选出想要的、合适的学生?这都与教育评价关联紧密。

您在建议中谈到了家长焦虑的原因:高校选拔标准与奥赛成绩过度相关,这会诱导家长让孩子参加奥赛,并刻意追逐奥赛成绩,导致父母忽略对孩子个性与兴趣发展的关注。

我想请您谈一谈,对于这样的现实问题,您有什么具体的改进建议?

刘希娅: 我们看到了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家长很焦虑、孩子很辛苦、学校很无奈。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每一个人都感觉自己被裹挟。但是,教育目前呈现的状态,存在一些问题或者说没有达到大众的期待。

这是因为教育教学受制于教育评价瓶颈。过去,大家对“人”的发展不像当下一样追求高质量发展,读中专、职高便已满足,对“唯分数论”的评价方式并不抵触;现在,大家都渴望高质量的教育、追求更好的发展,因而导致了教育内卷的出现。

总体上,教育现象背后的教育评价需要改变。当下,孩子们追求多元化发展,国家也倡导多元化发展,特别需要评价多元化。并非这样的评价有多么糟糕,而是该评价发挥的作用与新时代教育发展不相适应。因此,调整评价十分必要。

我非常振奋的是,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改革的文件。关于评价,文件对各方主体责任以及师德师风等内容进行了规定。但是,现实操作还需要大家共同探讨、长期努力,才可能有有所突破。

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医药卫生界、教育界联组讨论,提出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总书记一谈便谈到了当下教育现状的核心关键。以教育评价改革作为总体核心牵引,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引领教育的发展走向与进程。

话题二:

谢家湾小学如何对学生开展全面评价 

王素: 评价有不同的主体、不同的层次。从学生切身感受出发,评价大部分发生在学校内部。除升学评价外,学校对学生的日常评价也非常重要,过去包含考试、成绩单、评语等多种形式。

谢家湾小学以“六年影响一生”为办学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主题学校文化。“朵朵放光彩”应当是指关注、促进每一个孩子性化发展。

您曾谈到,全面发展不是全科优秀,也不是教育者主观给予性发展,校长应成为课程的引路人和课堂的好伙伴。那么,谢家湾小学如何对学生全面发展进行评价?

刘希娅: 为什么很多学校完全依据分数选拔学生?因为升学环节中,政府部门对学校的考评、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的考评等一系列问题牵制着学校评价方式。

开展“评价”,需要考虑几个最核心的环节。

第一,升学评价,在教育发展中起到最强的牵制性作用。

以小升初为例,全国各省市升学评价标准不一,各学校也不同。部分初中学校采用奥数考核,部分初中学校考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较为全面。

以高中升学为例,我在调研中发现,很多高校特别是名牌高校,十分依赖奥赛竞赛成绩,并将奥赛成绩与高考分数深度关联起来,导致全民学奥数、奥数低龄化的情况。

有的区域抓分数,校长完成考取北大清华的学生指标,就被提拔、重用,或收到高额奖金,这会促使学校追逐比较功利的评价、追逐一部分孩子发展的评价。

校长必须面对现实的教育现状并作出回应,我所在的谢家湾小学做得比较好。谢家湾小学的学生评价依然要回应升学评价。

如果学生成绩很差,中学阶段反馈不好,学校的学生评价同样很难让家长信服、让社会信服。无论是在教育部的监测中,在重庆市评估院的监测中,还是在九龙坡区每一学年的监测中,谢家湾小学学生的学业成绩表现突出,这是学生评价的重要前提。

很多人有一个误区:实施素质教育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也降低了教育质量。实际上,真正的素质教育反而会提升学生成绩。迄今为止,谢家湾小学学生的监测成绩一直保持领先地位。

国家、市、区各级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是学生评价的重要途径。这种评价途径并非单一的考试,而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考察学生的全面素质。

以九龙坡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为例,它采用“2+X”抽签的方式,随时抽学科、抽学生,考察学生学习情况。这影响到学校对学生的日常评价,要求学校为学生提供全面性的教育,认真落实每一个教育教学环节,以此应对区监测评价。

第二,谢家湾小学尤其注重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不依据考试、分数给学生下结论或发放教师奖金,而是通过考察学生过程中的参与度、表现性、对团队及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度等因素进行评价。

过程性的学生评价有三种:

一为,基于学科的过程性评价。每位学科老师需首先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品质,比如学习专注度、主动性、自制力程度、思考独立性与团队贡献度等,以此作为学科考量的重要方面。

二为,阶段性学习评价。每一位教师在一周或两周时间内,对学生进行练习型或考察型的观察,均非统一考试的形式。

这种过程性的评价,重在将自主权交给老师、信任老师。由此,老师理解到评价的重要意义,将慎重地、充满敬畏地对待评价过程,思考评价结果。

三为,平台交流性评价。以六一儿童节为例,学校不会组织最能唱、最能跳的学生表演一台节目,而是让学生自主申报。

学生认为自己能够同大家展示交流什么,就申报参与相应地舞台;学生认为需要什么样的舞台,学校便为其搭建。这个过程,是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

学生会进行自我思考,思考自己的兴趣、特长,思考在六一舞台上如何凭借自己的特点带给大家或快乐或艺术欣赏或问题思考,这是非常好的自我评价及对自己与社会关联的思考。

过程性评价最大的特点是,结合学段期末与平时考察的情况综合评估。

我举一个案例。很多教师可能会以满分学生多为光荣,家长、孩子都开心。但是,当谢家湾小学的一名学生在期末考试中考了卷面满分,其负责教师却没有打上满分。

我问学生,老师只是因为你的平时学习而没有给满分,你能接受吗?你觉得公平吗?这个学生精准地告诉我,自己之所以没有得到满分,是因为某一次作业提交态度与质量均不佳。学生能够很快地进行反思与自评,找到自己在学科发展中的不足或缺憾之处。

过程性评价对学生起到积极导向作用,让学生明白每次考试很重要,每天日常学习也很重要,真正促进学生发展。这在谢家湾小学体现得比较充分。

第三,教师在评价的价值观上即质量观上,持“朵朵放光彩”的稳定认知。

所有教师都认识到每一个学生的差异性,基于学生不同的特点与优势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不为排名,不为功利的比较,也不为给学生终结性的答案,而是基于每个学生自身所需要的发展,为其提供描述型的、讨论型的或对话商量性型的记录、建议,甚至约束。

这种评价观念站在学生角度,将基于横向排名的评价转换为基于纵向发展的评价,为学生思考自己如何能变得更好、如何能积极调试提供帮助。

教师要建立上述评价观,前提是建立科学的学生观,即认识到每个不同的孩子都有平等发展的基本权利,都应被给予支持与肯定。从升学评价、绩效评价出发,这种观念的转变是最难突破的。

王素: 评价的主要作用不在选拔。结果性评价只是评价的一方面,比如中考、高考这样的选拔性考试,需要关注结果。然而,在平常的学校生活中,评价更大的作用是通过及时反馈,引导教学工作或学生学习改进。

话题三: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要慎重?

王素: 目前,中考、高考都是选拔性的考试。以初升高为例,并非所有孩子都能升入普通高中,进而意味着无法考取大学,家长因此焦虑。所以,家长让孩子在小学、初中阶段就拼命努力。

可见,中考是学生人生中的一道重要关卡,甚至有人认为中考的利害关系比高考更甚。这样的选拔性考试是不可少的,但学业水平的评价只是综合素质评价的方向之一。

国际上,评价人的方式在不断变化。美国过去也有类似高考的考试,即ACT考试,前几年提出了评价人的新模式——“New Modle”。相比学生成绩,该模式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非认知的能力,比如创造力、合作精神等。这种模式不像学业考试,无法量化评价。

未来教育中的评价,将特别关注学生的关键能力,即国际上所谓的“4C”、“7C”核心素养。

但是,具体操作中可能存在一些障碍。比如,如何用合适的方式评价?“学生自评+教师评价”的方式是否不足够客观?观念、技术上的各种限制,导致我国选拔人的方式暂未真正转变。

欣喜的是,部分地区已开始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利用网络空间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完整记录,这可能也是未来评价的发展方向。

但是,不像一次期末考试,过程性评价需要记录学生的全部日常行为。无论记录形式是评语还是填表,教师最终该如何归结记录?怎样为学生提供建议?当下,技术支持为教师观察学生、简便记录及自动生成报告提供可能。

技术对评价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善用技术能够促进教育发展,运用不妥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您在两会建议中谈到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不当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请问您认为,技术将如何赋能教育?您如何看待技术对教育的促进作用?

刘希娅: 未来,我国评价改革要走的路还很长。虽然我们一直探讨学校对学生的日常评价,但众所周知,真正牵制中国教育走向、真正影响大众正常学习生活状态的是升学评价。十四五期间,应在升学评价瓶颈方面有所突破。

学校怎样评价每一科学科?怎样过程性评价每一名学生?实现升学评价全国统一并不是好方案,这本身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不可能全国统一。

从国家层面出发,解决升学评价的问题是当务之急。升学评价解决好了,过程性评价自然会受到导向影响。

比如,高考考试内容曾以知识为主,现在考知识的运用、思维方式,及结合具体情境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的主要考察内容一变,中小学的日常课堂、教学方式、学生评价等内容自然会出现调整。

因此,学校对学生的日常评价,不能忽略大背景或者脱离牵制教育的前提,否则评价改革的方向就走偏了。

我认为,评价改革的总体方向应从升学评价入手,其中会涉及中考、高考评价的环节。以高考评价为例,大学需要研究如何更好地考察学生的真正潜质与全面能力,并让学生找到最适合的学校。

我们要注意,升学评价不解决,校内评价也没有意义。如果校内评价与升学评价不能顺畅衔接,家长、孩子无法满意,老师也会对校内评价的价值产生质疑。

关于技术赋能教育、影响评价的问题,我认为运用技术要慎重。

据我了解,我国在评价中应用技术的情况并不理想。技术公司或技术手段相对处在初级阶段,学习过程中生物迹象的提取,即关于举手次数、微笑次数、回答问题的次数及正确率等的监测,较易实现。

目前,部分学校在数学等学科上已能够较好地应用,但在语文等学科中却不能,其中存在作文、阅读分析等描述性的、主观性的内容,技术手段还无法跟上。

因此,我认为当下人工智能在教育评价方面作用微弱,它只起到了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功能。

真正的教育评价,缺乏的不是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而是该怎么考、怎么评的思考。比如什么样的内容和指标应该进入升学评价范畴?这些指标应以什么样的形态呈现?以死记硬背的方式还是以运用的方式?这才是教育评价改革的研究重点。

此外,为什么在教育中应用人工智能要慎重?我走访了很多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学校,部分教师会感到负担。教师原来只需要批改学生的作业,现在还得完成大量的作业拍照与数据上传工作。

我认为,教师不能为数据所累,不能因为寻求“数字”而增加负担。现有的评价、目前研发的技术工具都没有解决上述问题。实际上,这只是将应试教育转换成了电子应试的形态,甚至可能加重应试教育。

要让智能技术在评价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首先要以升学评价改革为核心,研究我国对学生到底需要怎样的观察向度、内容渠道。这是目前比较空缺或薄弱的。

然而,芬兰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恰恰较少使用数字化的方式,而更多地采用人文方式。正如在国外大学求学时,推荐信十分重要。很多人认为,推荐信没有可信度与价值,教师撰写推荐信时才没有敬畏感。当推荐信真正具有评价功能时,教师撰写推荐信就会充满敬畏感,这是观念转变的过程。

结合教育学内容来看,技术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以及学习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必不可少的互动性?很多人认为,隔屏教学就是在线教育,这是一个误区。

近期,由于新冠肺炎的影响,许多原本想要报考欧美高校的学生放弃报考。因为如果不能体验人文,报考外国高校就失去了很多意义。这说明,在线教育并没有解决这些问题。

因此,人工智能赋能评价任重而道远。

王素: 国际上经常谈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其实,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教育希望带给每一个人幸福与希望。人的幸福感的获得,不仅仅来源于知识,而且来源于人的情感的传递,这也是教育目标更加多元化的原因。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之后,教师职业被称为“最不容易失业的职业”。学生学习是好是坏,他的内在动机很重要。这种内在动机并非通过精准分析成绩所产生的,而是通过老师温暖的话语与激励所产生的。因此,在教育中,教师的作用永远不会被技术取代。

话题四:

升学评价中的“推荐制”不能因咽废食 

王素: 您一直在强调,评价改革的核心关键在于升学评价改革。芬兰可能会采用推荐或间隔性抽查评价的方式进行评价,而非每天不间断地采集学生数据。

事实上,中国在升学评价方面也曾推行过“推荐制”,校长有权力向高校推荐学生。但因为“推荐制”利害关系较高,失信、造假等非专业问题频频出现,所以实施时效果不太理想。

当下,中考、高考的内容均从考核学生的知识转向考核学生的能力。比如,高考中数学建模的分数占比会被提高,这是因为高考要将简单的计算考核替换为综合性的项目式考核。其他学科同理。

为什么项目式学习、大概念的学习、思维性课堂热度愈发高涨?正是因为大考的内容已经发生转变,引导课堂教学与日常评价随之改变。

但是,我们不可能脱离整个社会谈教育。很多困扰、焦虑出现的原因并非教育本身的原因,而是社会其他方面的原因,就像您刚刚提到的“推荐制”。

刘希娅: 我认为,我们应该坚持“推荐制”。

不能因为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我们就把“推荐制”完全废除。没有“推荐制”,高考依旧出现了冒名顶替的问题,说明并非“推荐制”的制度问题,而是人的问题。面对失信、造假等情况,应加大问责力度,但不应因噎废食。

王素: 那您心目中比较理想的中、高考方式是怎么样的?

刘希娅: 从可行的角度出发,我认为要在考察点上做出调整。

第一,思考基于什么样的学科组合方式衡量学生最合适。

第二,思考每科学科所考察的知识点如何构成。

过去,高考的考察以记忆性知识为主,现在已转向考察运用性知识。它并非考察死记硬背,而是考察知识的运用、迁移与创造性使用。这种调整的方向是非常好的导向。

近几年,部分省份虽然没有进入新高考,但依旧受到新高考趋势的影响。使用全国卷尤其是使用全国二卷或三卷的部分省份,能感受到高考出题的变化,甚至考完也不知道是数学试卷还是物理试卷。

在当下阶段,教师也需要做出较大调整,踏踏实实一步一步调整即可。目前,我们还未达到针对每一名学生每一个环节制定一套评价方案的阶段。

我们不能一口吃成大胖子。评价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非常强的艰巨工程,与学生一生的走向发展紧密关联。如果我国到了2035年能够进入上述阶段,是很不错的。

在十四五期间,首先要让升学评价改革有好的导向,基于每个孩子的发展可能性、科学性考虑,稳定教育价值观。我认为,这在十四五期间可以局部实现,对我国教育评价整体改革也有积极影响。

因此,我们要先找准教育评价改革的突破点,实现牵一发而动全身。

现在,部分学校引进了一些信息技术手段,这样做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提取生物特征吗?仅仅是为了得到“数字”吗?实际上,专注教学的老师“扫一眼”就能看出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后分析数据、评估课堂效率的意义不大。我们要考虑付出这些成本的性价比问题。

我始终呼吁,评价改革的重心,首要是解决升学评价,解决升学评价的价值导向性,让升学评价的过程与方法更为开放、灵活,更能够适应个性化。其中也包括推荐制。

怎么样解决实施推荐制可能遇到的问题?我认为,可以公示推荐人与被推荐人。社会评价产生的巨大压力,会督促推荐人承担责任。此时,推荐人脑袋里汇集的关于该学生的“大数据”,有哪一台人工智能机器能够比得上呢?

近年来,很多智能技术领域的大公司来和谢家湾小学谈合作,但是其中没有任何公司能够满足我提出的要求。他们回复了我两点:

第一,资本等不了过长的研发时间;第二,“您对我们的专业性要求太高”,无法担当。

虽然大数据时代为大众提供了很多便利,但是教育不能完全数字化。教育评价并非“缺”在技术上,而是“缺”在观念上。

大考到底怎么考最科学?

我们这代人不能因为曾经运用这种方法促进学习,就视野局限、阻碍评价改革的进程。我们要更加开放、多元地吸纳、借鉴外国经验,同时还要吸纳80后、90后教师,甚至学生的建议,共同研讨如何高考更科学。

谢家湾小学正在筹办初中学校。如果我们有机会自由选择学生,将不会选择奥数考核的方式。

我们会这样评估:首先,考察学生小学六年的学习投入度与态度稳定性。其次,观察学生兴趣发展的广度以及对学科的敏感度。

因此,这所初中要招收的学生,可能考取了全A,可能有些学科只考取了B甚至C,但我们更看重学生的潜力。

在课堂上,有的学生永远属于前三分之一,抢着回答问题,有的学生则始终是最后三分之一,需要老师反复辅导,这就能看出学生的学习力。

该过程没有经过统考与奥数,是我们在研究的一种升学评价方式。当然,如果我们要从兜底的角度、社会责任感的角度出发,学校可以全部招收上述“最后三分之一”的学生,研究他们的发展路径该怎么走。当前的升学评价方式需要进一步与时俱进。

现在有一个状况,不同的教学辅导APP关于同一道问题的答案不一样。有的家长因此更加焦虑。

前几天,我和一位专门开发教学辅导APP的核心成员聊了聊。他说,自己有两个孩子,对此也很焦虑。这种“能‘帮’天下却不能帮自己”的状况足以说明,这类APP只停留在课本及课本试题层面,远远没有触及教育的真正内涵。

可见,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评价,任重而道远。人工智能研发领域的人员,首先需要了解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及教育规律。

王素: 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财力物力之下,教育评价改革要先抓住重点,解决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您认为,升学评价改革是教育评价改革的“牛鼻子”。解决好这个问题,学校对学生的日常评价等其他评价自然会发生改变。

关于教育评价改革,首先要改“选什么人”的问题,随后要改“评价的价值观”,接下来应尝试用更加多元的方式改变评价的内容与方法,比如推荐制或其他更好的方式。这样的评价改革,对基础教育会起到更好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