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科技素养对于人工智能时代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我国对科技人才培养的长远布局刻不容缓。在此背景下,国家发布强基计划, 政策中明确提到,2020往后的人才选拔,主要是为了聚焦培养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人才。 其中,与编程相关的领域占比高达40% 。“编程教育热”已经形成趋势,但“编程热”的背后却存在质量良莠不齐、师资缺乏和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杭州技师学院整形涂装专业教师杨金龙带来了《关于推广普及编程教育的建议》。
原文如下:
世界科技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格局下,高科技人才已成为国家占据下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制高点。国际青少年编程教育体系已较为完善,尤其是在美、英等西方国家的基础教育系统中,编程课程的地位已与基础数理课程相平齐。美国计划十年普及中小学编程教育,英国政府规定 5至16 岁儿童学习编程, 日本到 2020 年全面实现小学编程教育必修化。
科技素养对于人工智能时代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我国对科技人才培养的长远布局刻不容缓。在此背景下,国家发布强基计划, 政策中明确提到,2020往后的人才选拔,主要是为了聚焦培养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人才。 其中,与编程相关的领域占比高达40% 。为了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2017 年 7 月 20 日,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要求“ 在中小学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 这是我国首次将“编程教育”纳入政府决策。
在中央指导下,教育主管部门也意识到青少年编程教育能够很好地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科学探索能力、耐心专注能力,帮助孩子综合发展。经过3年多的发展,从教育部到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支持编程教育普及推广。
据不完全统计,仅2019年至2020年,涉及编程教育政策新出台了14项。从地区看,出台政策的部门既有教育部,也有北京、浙江、福建厦门等教育资源较为发达的地区,也有河南、山西等中西部地区;从政策的内容看,政策的颗粒度也已经细化到具体的落地执行内容,以浙江省为例,政策要求浙江省新学期3—9年级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将同步替换新教材其中,八年级将新增Python课程内容。新高一信息技术编程语言由VB替换为Python,大数据、人工智能、程序设计与算法等内容按照教材规划五六年级开始接触。
除此之外,教育部办公厅对外公示《关于2020-2021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中列出了 35 项全国竞赛前7项均为编程类竞赛,用以推动编程教育的发展。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少儿编程教育有了向前发展的趋势,但速度相对缓慢。究其主要原因,大致如下:
1、编程教育课程质量参差不齐:目前此课程没有衡量标准,同时编程教育行业师资力量欠缺且准入门槛较低,行业标准未统一,导致编程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便量化,且暂未形成科学的评估体系。儿童的确能够通过学习课程产出个人作品,但是作品的质量未得到公允的评价,不能为孩子接下来学习的过程提供更加细致的指导。
2、师资缺乏:编程老师既要懂计算机技术也需要懂儿童教育,而这样的人才在现行的高等教育体系中还没有成熟的培养机制,无法供给大量合格的人才。此外,计算机专业的高材生普遍有如“程序员”这样的高薪职位可供选择,相比较而言,成为编程老师并不是主流选择;而师范专业的毕业生懂编程的人太少,培训成本很高。
3、发展不均衡问题
青少年编程教育的发展不均衡,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编程的概念和重要性在三线以下城市的普及程度仍不理想。
在校内,师资缺乏和硬件不足成为阻碍编程教育普及的重要因素;在校外,家长对编程教育重视程度的缺乏,以及经济因素也阻碍着编程教育的普及。但人工智能时代既属于发达城市的孩子,也属于农村地区的孩子。如何将这一项面向未来的重要技能同步推广到广大教育欠发达地区,是站在教育公平与社会发展角度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建议:
1、加强研发力量,形成科学的课程体系并编制统一教材。
我们看到有校外培训机构联合高校和公立中小学联合出版教材的案例。如,2019年小码王等少儿编程机构联合浙江大学出版社合作出版针对小学阶段的编程教材。该教材受到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弥补新兴领域发展中的短板,建议由政府部门牵头,建立少儿编程教育方向的课程体系标准,研发出一套科学的,符合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并适合中国儿童的编程课程体系。
2、在社团课中增加编程类课程
“课后3点半难题”一直是学校和家长共同关心的问题。不少地区的公立学校探索出一条开设校内“社团课”的模式。让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自愿报名参加,一来解决了“课后3点半难题”,二来丰富了学生课后生活,三来为学校自我探索特色办学模式提供了实验基地。少儿编程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也可以加入社团课。
3、利用线上免费资源,促进教育公平
在疫情的催化下,大量的免费教学资源被发布到互联网上。对于教育资源匮乏的中西部地区,本可以利用互联网上海量教学资源和课堂案例,帮助学校和授课教师自行组织课程方案、设计课堂内容。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却发现这些资源没有被充分的利用,建议加强在教师端的宣传引导,让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惠及广大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