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滚动新闻 >

疫情是对“学的课堂”的一次检验

来源: 中国教师报 | 作者: 陈杰 符永平 | 时间: 2020-12-22 | 责编: 刘佳

“停课不停学”在推进过程中所遭遇的现实困境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让教育人开始反思教育信息化使命、未来教育者角色定位、当下与未来学习方式变革。疫情期间,引领学生从被动学习走向“学会学习”,成为江苏省南通市教科院的重要责任,也是对南通市多年来开展“学的课堂”的一次检验。

未雨绸缪,部署“疫线”教科研。面对突然其来的疫情和“停课不停学”在全国各地的推进,南通市教科院提出“早谋划、争第一、创唯一”的口号,为特殊时期“学的课堂”建设贡献“南通样本”。

南通市教科院陆续召开各市县(区)教研员以及市区学科组长视频会议,具体部署“休息不休研、停课不停学”的方案;通过扎实的教科研指导,将南通市教育局关于“一地一策、一校一案”的通知层层向下落实;就特殊时期“研”和“教”的具体工作进行研讨,在个性化、精准化、系统化上下足功夫。南通市教科院先后下发《关于做好延迟开学期间全市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南通市中小学生居家体育锻炼建议》,为师生开展线上学习提供支持。在此基础上,召开全体人员视频会议,对本学期的教科研工作提出10项具体要求,总结疫情期间教研的新特点、新内容、新样式并研究“停课不停研”的路径。因为有充分的预见,让我们对在线教学的指导、服务、管理工作始终处于主动引领中。

不畏困难,着力攻克线上学习难题。迅速推开的在线教学问题层出不穷,但我们坚持以学为中心,帮助师生逐一化解在线“教与学”的难题。南通市从2013年开始不断完善学生“怎么学”与教师“怎么教”的课堂教学改革。7年多的努力为这次居家在线教学难题的解决奠定了基础,现以几个难题的解决方案为例进行说明。

“停课不停学”遭遇的困境之一是教师把传统课堂的灌输移植到在线教学,没有考虑网络环境下师生互动等因素,收效甚微。如何真正考虑学习环境的变化,并坚持以“学”为中心再进行线上学习小组的建设与组织,保障“停课不停学”的质量?我们与崇川区、如东县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以“学案”作为在线教学的“施工图”,让学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让学案成为控制教师满堂灌的“提醒键”。

崇川区教体局向全区40多所中小学下发通知,要求以学案为抓手落实“停课不停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教师反馈学案能最大化满足学生的学情和个性化学习需要,是“停课不停学”转变师生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通过学案再辅以线上答疑、视频情境引导、师生互动等,真正实现“停课不停学”的目标。如东县教育局分三期组织专家结合南通市课堂教学改革基本要求,精心编写供7000名初三、高三学生各学科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案,并通过志愿者、快递等方式免费送到学生手上,让线上学习有了师生同步共进的“拐杖”。

落实自主先学解决学习主体性滞后难题。自主先学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诀窍”,我们要求教师尽可能精准把握学情,不断调节课堂的节奏,保证线上学习的效果。海门市东洲中学、通州区金郊初中等学校严格把好学生先学关,学生能自主解决的问题教师线上少讲或不讲,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到小组中解决,网上学习使这些学校的学生学习力有增无减,且师生视力得到很好的保护。

有效合作是解决线上没互动或互动不充分的关键。学会合作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法宝,也是解决教师线上无法关注所有学生的最佳路径。我们与港闸区教育局反复研讨:线上的文化课程、德育课程、体育课程、心理课程实施要有一个组织载体和运行机制,小组学习成为破解难题的“撒手锏”。但线上的学习小组如何建设?我们与港闸区教育局边实践、边完善,并取得一定的突破。如港闸区陈桥中学教师叶凤珠任两个班的教学,她重点培育两个班共23个组长,每个组长带4个“徒弟”,居家学习期间,组长对“徒弟”进行“包干”;南通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要求教师关注小组内需要帮助的孩子,鼓励小组内进行生生帮扶,弥补居家学习缺乏互动的短板。

精准施策,优化线上管理与服务。“学的课堂”建设需要强有力的支撑和管理措施。南通市教科院提出“三保原则”:保护师生健康,如保护师生视力、确保休息时间和休息间隔等,这是线上学习的底线;保证学法指导在前、线上学习在后的基本要求,尽力保证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保持线上学习师生互动的频率。如南通市港闸区越江中学、北城中学、启秀市北学校等都有《网上学习科学管理落实反馈清单》,确保“三保”到位。

推出居家体育项目。江苏省体育特级教师杨浩拟定了《南通市中小学生居家体育锻炼建议》,包括运动负荷控制、锻炼内容、操作提示等,学生对照视频一学即会,南通市教科院为此专门下发相关通知,并开发制作了德育专项资源课程,围绕“家国情怀”“生命教育”“社会责任”三大主题,参照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播放途径,在手机端、网络端、电视端同步播出,为“停课不停学”拓宽渠道的同时,学习的意义被无限放大。

作者系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