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高教 >

塞上江南,温暖小城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刘冰心 | 时间: 2020-11-03 | 责编: 罗天林

我的家乡是宁夏银川,它位于祖国的西北部,被誉为“鱼米之乡、塞上江南”。银川是一个多变的城市,在游客们心中,它是“一条黄河,一座贺兰山,三片沙漠,七十二连湖”,在孩子们心中,它是手抓羊肉、烩小吃、中山公园,在“老银川人”心中,它是“歪得很”“心疼”“姐姐哎,来吃丝子!喝丝子!!!”。但它又是一个不变的城市,它的冬天总会下几场雪来装点城市,它的街头巷角总是布满了凉皮、羊杂碎的摊子,它的天空总是蓝到人的心坎里,而草木又总让人们的心里开出花来。这是一个发展迅速的城市,同时也是一个愿意等一等它的人民跟上来的城市,它包容、开放、温暖,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年龄,似乎这个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都会找到归属感,而这些归属感汇聚到一起,又促进了我们共同热爱的银川的发展。

唐徕渠是银川平原十四条大渠之首,临近我家的那段一段唐徕渠刚好连接了银川最繁华的两条主干道——上海路和北京路,这使两个桥头之间短短的2公里充满了人间烟火味。早上桥头边会有叫卖的早餐推车,六点多一会便有穿着蓝白校服的学生骑车停下,他们大多跨坐在单车上、用脚撑着地,熟络地说:“老板来一个鸡蛋灌饼,加肠加蛋,多放生菜。”老板一边熟练的打蛋、推面糊,一边说:“你今天来的有点迟啊,我给你做快一点,你可别迟到了。”来来往往的学生族、上班族,他们或是从西夏区到兴庆区,或是从北京路到上海路,步履匆匆,车水马龙,但似乎学业和工作的压力并不影响银川人闲适的生活节奏,每一辆单车可能骑得飞快,但车子的把手上却总会挂着一袋冒着热气的早餐。

晚上的唐徕渠就更热闹了,天蒙蒙黑的时候广场舞音乐就响起来了,几波不同的广场舞阵营赛着跳,要是哪家吸引到更多的人驻足观看,这家大妈们跳完舞回家路上的嗓门比往常还要高几个分贝。唐徕渠的小广场旁就是篮球场,因为紧挨着初高中,男生们放学便一窝蜂跑到这打球,他们把校服外套随便挂到哪个栏杆上,露出3号、23号球衣,斜斜的夕阳刚好照出投篮的男孩的侧影,刹那间心里就照进了一束光。

从我有记忆起,唐徕渠就是家人们饭后主要的活动场所,这么多年,在唐徕渠打球、遛弯、跳舞的人换了一波又一波,没有人永远在爱打球的18岁,但永远有人是18岁。银川近几年有“全民健身”的项目,唐徕渠就率先在道路两旁铺上了塑胶跑道,小广场里也新增了许多运动器材,附近的居民们又纷纷开始结伴晨跑、夜跑,一时间,唐徕渠充斥着宠物狗的狂吠、遛狗人的低声呵斥和跑步人惊慌失措的叫喊。

银川是一个对“吃”很认真的城市,三五兄弟约着自驾游,一般都会在后备箱装几箱西夏X5,带点蔬菜熟肉,再自备一个烧烤架,如果成家之后带上孩子们,那西夏X5上面又会垒一箱大窑橙诺或汉斯小木屋,为了防止孩子哭闹,汽车座位前面的抽屉里也永远放着几袋金河酸奶。要是想吃鱼了,几家人又会浩浩荡荡地开车去沙湖,沙湖的烤鱼可谓一绝,外酥里嫩,金黄色的脆皮刷上特制辣酱,咬一口,又鲜又嫩,远远闻着烤鱼香味,孩子们就躁动起来,大人们一边骂着“湾嫌”,一边又不由自主的加快脚步。

若论宁夏真正出名的,当属羊肉。它算是每个宁夏人的“心头好”,烤全羊、羊杂碎、羊羔肉........无论你的口味怎样刁钻,也会在银川找到满意的吃法。最受“吃货”们青睐的当属烤全羊,宁夏的烤全羊是是“开片式”的,即羊肉开片整铺在架子上烤制,撒料、喷酒、刷油,带到外表焦黄时,大家就趁热吃,咬一口油都流了出来,舌尖上、口腔里瞬间充满了包裹着膻香的麻辣味。

在银川,几乎每个汉民身边都会有回族的朋友,我父母最好的朋友以及我最好的闺蜜都是回族,大家在生活中彼此尊重对方的饮食文化和生活习俗,每次聚餐或一起订外卖前,总会特意查看餐厅是否清真。每年到了开斋节和古尔邦节全区放假,我们家总会收到朋友们送的炸馓子、油饼,而到了春节,大家也会互送红包图个吉利。银川的包容性使得两个文化都能蓬勃发展,我们可以互相了解、尊重、欣赏,关系不会因差异而疏离,反而会因为尊重而更加密切。

银川其实是一个不怎么大的城市,年轻人骑车可以到大多数想去的地方,前几年共享单车很快覆盖了整座城市,随后突然有一天,青桔、美团、支付宝等又将所有单车换成了“小电驴”,从那以后,我和闺蜜就经常满城市地骑车“乱窜”逛夜市。银川大概有九个夜市,几乎每一片居民区附近都有一个夜市,其中小吃摊规模最大的就是西夏区的怀远夜市和兴庆区的鼓楼夜市。我的高中离怀远夜市不远,那时候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偶尔下课早,一宿舍慌忙收拾好书包,一路跑到怀远夜市,几个人买一袋怀远辣条、一小盒章鱼小丸子、一盘子辣糊糊、几串大面筋,然后围在马路边,一人一口吃得很满足。最后看看时间,我们又着急忙慌地赶回去上晚自习,偶尔迟到几分钟,顶着没擦干净地嘴角也要扯不靠谱地理由应付宿管阿姨。其实高一的时候,银川还没有这么多夜市,怀远夜市还不是现在这样治理井然的样子,那时候只是小摊子都聚集到宁阳广场,有时候人一多,遍地都是垃圾,远远称不上西夏区地标式的景点,直到后来那些小摊子消失了两个月,再次回来的时候,就是现在这样统一的小车车在路边整齐地排成两排。每个小餐车旁边都会有一个大垃圾桶,道路上的人越来越多,地上的垃圾却越来越少了。后来我们都去了外地上大学,有时候深夜在群里聊天,大家都在说放假回家一定要约怀远夜市,端着一盒小吃走在人挤人的怀远夜市,是银川人下班后对自己的犒劳,更是在银川长大的孩子们的青春情怀。

周五下班后,大家都喜欢去览山剧场看落日。顺着一级一级的台阶上去,就是一个类似于古罗马斗角场的建筑,刻有竖状条纹的黄色圆柱围成弧形的墙,落日余晖洒下的金色阳光和黄色的建筑物融为一体,美得令人心颤。许多银川人的婚纱照都会在这拍摄,白色的婚纱顺着高高的台阶被风吹起,新娘笑得一脸甜蜜望向托付终身的人,似乎黄昏在银川也不仅仅是诗里的落寞寂寥,还有这个城市特有的温暖、希望、幸福。

这是我的家乡,是我最爱的城市。它在发展进步,却不让人觉得冷漠不适,一栋栋高楼兴起,一条条马路翻新,银川依然舒适宜居、空气清新,但在所有人民的努力下,它也逐步走向更大的舞台,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作者:刘冰心 浙江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