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高教 >

当代媒体人的担当 青年学子实拍抗疫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严歆怡 | 时间: 2020-11-03 | 责编: 罗天林

对于李莫默来说,这个假期是割裂的,这段时间里他的日常就是穿梭在两个截然不同的极端世界。一方面是焦虑的、无措的,充满未可知变数的混乱失序生活,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他所有的计划,闭门不出、居家防疫成为他生活的基色。另一方面是积极的、充满鲜活希望的未来,他和他的团队行动起来,在无数浓稠得看不清五指的深夜里奔跑着,在那些眼泪与风雪中看见了民族凝聚的脊梁。

突击

根本坐不住。年关刚至,窗外炮仗剧烈燃烧过后的火药味还残留在空气中,新纪元的章节尚未展开,甚至于家中饭桌上大年三十年夜饭的残炙都未全部撤下,一夜之间“疫情”却已经成为关注度的代名词。晚饭过后,李莫默在微博上关注着新冠疫情的最新消息,此前两天是1月23日,己亥年腊月廿九,湖北武汉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封城。看着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新闻资讯和现实中民众前所未有恐慌的恐慌情绪,这失控的一切让他觉得自己或许应该做些什么。

庚子年正月十二,午夜的钟声即将敲响,沈阳工作室里灯光却依旧亮如白昼。李莫默在朋友圈里发了一句,“抗疫战斗中…”,但很快淹没在各种动态里,目不暇接的消息中人们飞速地分享着或真或假的疫情动态,疯狂囤积医用酒精、N95口罩和一切看上去能够保全自身的医疗用品,“看着手机屏幕,你能感觉到事情在滑向极端边缘,未知太让人恐慌了。”,他这条字数不多的朋友圈悄然预示着一场战役的打响。他很难说清楚当他和他的团队郑重地在请战书上按下手印的那瞬间,有什么东西凝聚了起来,或许是青年学子的责任和担当,亦又或许是媒体工作者的情怀与使命,总之有些不一样了。

瓶颈

“步步都是艰难的”。

30天,300条短视频,这是李莫默和他的团队从1月25日至2月25日在沈阳的抗“疫”成果,日均10条视频,最终汇成一部10分41秒的短片。在为期一个月的拍摄中,他们用镜头记录人间大爱,成为这场战“疫”的生动注脚。影片里的战役残酷却真实,病毒面前有死亡有威胁,有绝望有哭泣,但更多的是不辱使命的坚守与众志成城的希望。

“未来总会来的”。愿景虽简单,做到共情传递却并不容易。一切都和以往不同,在疫情的重压之下,眼见着城市扭曲成巨大的风暴眼,不得已根据碎片消息拼凑出成的疫情现状让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敏感而疏离,失去至亲的痛苦和病毒的威胁让生活着的部分人自我隔离成了一座孤岛,活在“平静的绝望”之中。生活折叠之下,过去被忙碌生活碎石掩埋下的敏感情绪,就在此时生根发芽。李莫默和他的团队想要通过影片传递些东西,情感表达倒不拘泥于固定的方面,可以是必胜的决心,也可以是无限的憧憬,“哪怕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至少我也应该做些什么”。

在确定与《我不是药神》影片中摘口罩的创意共联之前,李莫默对于以怎样的表达形式来传递他的美好愿景毫无头绪。和团队整夜的讨论让他无比焦虑,他明白结尾对于整部作品意义的重要性,就在他们要采取其他的创作形式的时候,专业课上所学的艺术互通给了他灵感。文牧野的《我不是药神》是他最喜欢的电影,其中有个片段是病人站在路边目送程勇进监狱时,纷纷摘下口罩的镜头。于是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提议,用家乡人民自己录制的摘口罩的镜头组成一面人墙,借此形式来表达广大百姓对疫情的重视与希望,也能表达出百姓对战胜疫情的信心。募集超过三百位志愿者,视频采集历时三天,最终凝缩成影片结尾短短的二十秒的,是“希望”。

眼泪

在李莫默的镜头下,当疫情侵入矗立于边陲之地的沈阳时,为了保卫这座大城,一场场“巷战”打响,每一个人都变成了战士:不幸中招并与病毒搏斗的患者、每天进入污染险地的医护人员、转运和服务患者的工作人员、日夜赶工建造医院的一线工人、挺身而出奉献力量的志愿者,他们参加了这场保卫战,共同见证着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千千万万劳动群众在各自岗位上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汇聚起了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一个个细节,涓滴汇集,成就共和国长子的一段战疫史。

疫情发生以来,来自社会各界的千千万万逆行者义无反顾地加入到这场抗“疫”大战之中,在疫情期间,全国范围内仅仅是公安部门就有九十五名警务人员牺牲在抗疫一线,多是因为劳累过度。坚守在抗疫一线,警务人员任务剧增,尽管多地采取“强制休息令”等措施保障一线工作者身心健康,但一线人员的超负荷工作早已渐成常态。在采访过程中我们问李莫默最令你印象深刻的画面是什么,就有一名在工作岗位从大年三十连续20天没有与家人见面的人民警察在接受李莫默团队采访时,落下了眼泪。“疫情过去之后,我最想见到我的父母,见到我的妻儿孩儿”,话还说完便哽咽地摆摆手,这个铁骨铮铮的北方男儿的眼泪包含了太多东西。

普通人

“普通人,照亮普通人”。

突如其来的疫情如好似一场飓风,席卷了数以百万计的普通人。人群迅速垮塌的安全感之下,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人在奋力地挣扎,点亮自己,用身体温暖的火光照亮脚下这片土地。在这里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在疫情密不透风的高压下,努力发掘生的希望。采访过程中,李莫默和他的团队所选择的对象身份迥异,大多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一线抗疫普通工作者。在不计其数的一线工作者中,特殊职业的防疫工作者是其中能够统计的一部分,更多的志愿者隐藏在新闻庞大数据的背后,而这些人中大多数都拥有着一个共同的身份:父母。为人父母最担心的或许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他们身后的孩子。在这期间社区卡点站岗的志愿者里有个人很特殊,初中生,十四岁。这个年纪本该像同龄人一样,被要求减少外出避免传染,但他不愿意待在家里,主动要求和父亲一起来到防疫一线,父亲却也很支持,小朋友给的理由很简单,只因为“我父亲是党员,他可以,我也没问题”。

采访结束回家的路上,天雾蒙蒙的,安静,空无一人,只有几辆疾行的车辆和李莫默擦肩而过,但他始终记得小朋友的那双眼睛,“很亮很坚定”。

他们就是这样你我身边的普通人,或许身份不同,是学生是儿子,是党员是父亲,可此刻朴素的善意与执着的勇气让他们如此闪光又高贵。满含希望,当每个人都怀抱火光连成灯塔,相助守望,绝望的孤岛也将连成大陆。

蜕变

一个月的时间让李莫默离他心里的那个媒体工作者的标准样板更近了一点。

在刚接触这行的时候,责任、担当、正能量就被李莫默认为是一个传媒人应该具备的素养,这三个素养在李莫默团队拍摄、制作抗疫视频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明白传媒人要识大势,即国家是否在经历什么困难,从而运用自己的专业能力进行宣传等一系列工作,让全国人民上下一心、攻克难关。一个月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在结束拍摄的时候,和他合作政府宣传部门对他的团队提出了高度的赞赏,赞扬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传媒人的责任与担当。李莫默很惊喜,在这个过程里他能清楚的感觉到自己在爬升,虽然保不齐接下来会遇到什么样的变化,但是在他用媒体人的担当送去一份防控阻击战的希望的那个瞬间里,他有了一种信念,能够更有力量地去进行内容输出,不断尝试新东西。比起用漫长的时间等待一次具有挑战性的机会,更重要的也许是持续产出,“也许不会是最瞩目的那个人,但是我争取每一次出现,都会有一些进步吧”。

这次疫情对所有人而言,都是一次特殊的经历,对于李莫默而言,更是一次成长,他对于传媒人的担当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第一次以媒体工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其中,感受到了媒体人的精神与力量,在政府领导对他们团队提出了高度赞赏的时候,夸赞看到了传媒人的责任与担当。”敬业、博学、求真、创新,传媒学子都将这八个字牢牢记在心中,李莫默同学更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对这八个字作出了的诠释,体现出来作为一名青年传媒人应有的担当。

“这次能成为沈阳战‘疫’实况媒体团队中的一员,是我的荣幸,也是作为一名准传媒人应该做的”。我只是希望,所有人都不要忘记这一个春天。(作者: 严歆怡 浙江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