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滚动新闻 >

不以分数“贴标签” 新学生评价体系重“五育”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徐虹 刘佳 | 时间: 2020-10-15 | 责编: 刘佳

● 核心观点

1.分数成绩只能是一时的“兴奋剂”,“唯分数论”下学生减负难。

2.不解决“分数标签”的单一评价方法,难以让德育体美劳“五育并举”。

3.综合素质是未来人才的“硬指标”,“全面发展”重在日常的社会实践大课堂。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作为教育的主体与核心,“学生评价”部分备受关注与热议。

在此次“升级版”的学生评价体系中,分数不再是唯一的“一把尺子”,“五育”发展、过程性评价成为评价“指挥棒”的新权重。

“唯分数论”成风 学生减负难

当升学指标、升学率、成绩排名被简单当作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唯一的标准时,中高考成绩必然是师生、家长共同的“兴奋剂”。这种“唯分数论”的风气,曾一度在教育界内盛行。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甚至用“当前学生评价中,存在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等错误倾向”这样的论调,为当前教育生态做判断。学生、家长“负”难减,学习“起跑线”越来越低龄化趋势逐渐明显。

“五点左右,学校放学的孩子赶到麦当劳吃一顿快餐、做一会作业,然后背上书包奔赴各自的课外班。”

2018年,网络上疯传的热文,让海淀黄庄有了一个新的前缀——“疯狂”。而这种现象并非个例,在全国各地,分数都是学生的“命根儿”,由此催生的校外培训机构、“抢跑”行为也已然成风。

减负“治病根” 评价是关键

“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主体,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的基础环节。正确的评价‘指挥棒’,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多部门联手、重拳“减负”的背景下,一份直指“学生评价”——这一减负“病根”的文件终于出台。《方案》将从源头治理,切实解决“分数标签”的顽疾。

德育体美劳“五育并举”,但是由于“顽疾”未除,“四短一长”的现象始终存在:

以劳动教育为例,“一名小学生,吃饭时对着两个煮熟的鸡蛋发愣,不知道怎样将鸡蛋剥开,因为每次都是父母给他剥好的。”“有些孩子‘葱’‘蒜’不分,‘麦’‘稻’不分。”“一名外省的大学生,家长每个月来学校洗衣服、整理宿舍。还有的学生为了应付学校宿管的卫生检查,请家政公司来宿舍搞卫生。”……

记者走访多所大中小学了解到,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不少青少年缺乏劳动概念,不仅不热爱劳动,更缺乏自我服务劳动的习惯和意识。

体育教育和美育教育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被弱化、功利化、技术化的短板。

一方面是升学竞争激烈、学习任务重,体育、音乐、美术作为副科不被重视,课时经常被主科老师占领。另一方面,为了个人升学加分、学校在各类比赛中争金夺银,有限的教育资源被少部分体育、艺术特长生独享。

本应面向所有学生的体育、美育教育,成了培养专业人才的训练场。由此,越来越多的问题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仅以体育教育为例,因为课业负担过重,我国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发病率都超过70%,近年来还呈逐年增加趋势。

今年6月,教育部对9个省(区、市)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在疫情期间视力变化情况做了调研,结果“很不乐观”。与2019年年底的数据相比,这半年,中小学生近视率增加了11.7%,其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增加了15.2%。

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扼制,在航空航天、精密制造、军事等领域,符合视力要求的劳动力都可能面临较大缺口。

满足不了国家的相关需求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从学生角度来看,视力等身体素质对个体生活也有一定影响。进一步说,体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也会削弱孩子们健康心理素质的基础。

鉴于此,《方案》针对学生评价部分着重强调过程性,强调“五育”全面评价。在德育方面,《方案》根据学生不同阶段身心特点,科学设计各级各类教育德育目标要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四个自信”。并开创新地提出,通过信息化等手段,探索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区等参与评价的有效方式,客观记录学生品行日常表现和突出表现,特别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将其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

在体育方面,《方案》要求,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中小学校要客观记录学生日常体育参与情况和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定期向家长反馈。同时,要求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形成激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的有效机制。特别在大学阶段,提出探索在高等教育所有阶段开设体育课程。

在美育方面,《方案》把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在高等教育方面,推动高校将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修满规定学分方能毕业。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我国首次将劳动教育列入“五育”席位。在此次的《方案》中,劳动教育也占据重要位置,特别强调,实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劳动教育的目标要求。探索建立劳动清单制度,明确学生参加劳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在评价方面,加强过程性评价,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五育”全面发展,但升学才是与学生最息息相关的重要指标。对此,《方案》要求,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加强课堂参与和课堂纪律考查。稳步推进中高考改革,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加快完善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建设和使用办法,逐步转变简单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招生模式。

综合素质才是未来人才的“硬指标”

“义务教育学校重点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障学生平等权益、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营造和谐育人环境、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以及学业负担、社会满意度等情况。”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工作考核,《方案》也提出了相关的考核标准。

畸形的评价体系正在扭转,各项能力素质的落地培养得到重新审视。

在题海战术下、在注重知识灌输和应试技巧训练下,学生的理想信念、爱国情怀、品德修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都难以“多条腿走路”,也长久束缚了孩子的创造性和活力。从更高的层面说,还难以为未来的世界各国竞争提供人才支撑。

综合素质是未来人才的“硬指标”。随着世界科技发展快速更迭、经济全球化加深,我们正面对着一个更加多变的时代、具有不确定性的时代。具备综合素养、全面发展,去发展更高阶的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都为学生成长提出新要求。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言,“生活即教育”。“全面发展”不止在学校、课堂,也重在生活日常。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实践,利用好社会大课堂,将发挥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作用。

假如,我们鼓励学生们成为“小记者”,用他们的眼、耳、口、手,来观察、发现他们自己的社会生活实践过程,表达他们的思考与感悟,那么一次深入的访谈交流、一场“有备而来”的新闻采访、一篇洋溢思维光彩的报道文章……这些环节如果得到充分重视和利用,都不失为开向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第二课堂”。

假如,这些环节还有更完备的“基础设施”——比如在中小学校内设立的、对小记者活动进行规范管理的小记者站,为小记者搭建课余新闻活动的校园平台,提供深入生活、学习写作、练习观察、锻炼自己、提高综合素质的场所。这些,都可以成为学校开展实践能力培养的抓手和施教的载体。

中国网小记者项目,是中国网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整体设计,整合国家级优秀媒体人和教育专家,构建不同层级的小记者学习课程和系列实践活动,贴近中小学生生活,兼具趣味性,吸引中小学生积极参与。

在采访、写作及摄影等学习中、在每一个主题实践环节里,每一位“小记者”所重点获得的沟通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采访写作能力等,不仅是一名职业新闻记者所具备的基本能力素养,更是学生全面适应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所应具备的能力。

我们相信,小记者系列课程将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形成“核心壁垒”,我们也同样希望,这将帮助学校推动教育评价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进入新的阶段。

梁希理、罗天林参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