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滚动新闻 >

学校管理,从系统设计开始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时间: 2020-08-10 | 责编: 李颖

学校管理是学校发展的基石,有效的管理到高效的管理过程就是推进学校有质量发展的过程,抛开学校的管理谈学校的发展是一种空谈,是水中月,镜中花。学校管理不仅仅是管人管物管环境,更是对人的影响力。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用思想去引领周边的人,用实践行为改变思想观念,形成合作式管理,让每个人都为学校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和智慧,每个人的存在都能为学校发展做出一份努力,学校的每一步发展就是集大家的智慧之果。

共同价值观是管理的基石

学校管理机制应建立在共同价值观基础之上,学校发展过程中才能够凝聚人心,明确发展方向,统一思想认识,在共同文化场域中能够统一广大教师的行为表现。满洲里市第六学校从历史文化中汲取优秀文化基因,寻找学校发展的内驱力,重塑学校文化和教育行为价值观,形成了“帮助学生和教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共同愿景,共同愿景体现了“清晰、持久、独特、服务精神”的四大特征,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帮助@未知”学校行为文化核心价值。“@帮助”主要指“利他性帮助”,是理解他人行为意图,不求物质回报的行为表现。帮助学生发现自我、唤醒自我;帮助学生认识世界,学会选择;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明确目标。“@未知”,体现着人类最大的智慧,特别是进入5G时代人类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新冠疫情的到来就是这个时代最好的诠释。面对未知,有两点特别重要,是每一个人应该为之努力的方向:一是拥有自己支配的时间。二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或者喜欢自己做的事情。

余秋雨先生说:“帮助,是人际关系的良性启动,包括被帮助。”学校健康的关系链就是从生生互帮互助,师生互帮互助,家校互帮互助中建立起来的。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带来的一个问题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淡漠,与人的联系更多的是从利益的角度出发,利己是处理事务的一个关键准则,这也影响到了学校的各种关系的发展。“利他性帮助”是解决学校各类关系危机存在的关键因素,减少利己主义对校园生态的冲击,让师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体验到内心的快乐与满足,在被帮的过程中体验到人性的光辉。最新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改变是从由外而内的,通过外部环境的改变与设计去影响人的内心感受,从而促进其品格的正向发展。“互帮互助”是指引学生精神价值的重要过程,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

人的发展是管理的尺子

“管理还是培育?”这是北京十一学校提出的评价学校的一把尺子,从人的角度来说,管理是基础,培育是目的。管理的目的就是培育出优秀的人才,合格的公民,一切管理行为都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发展。满洲里市第六学校提出了“改变师生的生活方式,丰富师生的精神家园”的办学使命,以“阅读 运动 艺术”的生活改变学生的生活方式,以“互帮互助”的精神创建校园生态,培养具有“立志 勤学 改过 责善”的“完整的人”的战略目标,把“@帮助@未知”作为学校文化核心价值引领,用学校的生活方式影响学生的家庭生活方式,用学校的精神家园引领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学生的一生健康幸福做准备”。

如何唤醒学生内心的善,引导学生走向至善之路,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索的方向。满洲里市第六学校把“务实 创新 尚美 至善”作为校风,把人生的最高境界放在了“至善”。学风中提出“责善”,倡导的是朋友之道,对朋友的缺点能以合适的方式告诫对方,并以此为诫完善自我,与朋友共同走向“至善”。我一直坚信,“阅读 运动 艺术”的活动是引导师生改变生活方式、丰富精神家园的必由之路。

蒲公英大学对教师的阅读有这样一段话,“多读书,并且因时因地把书中的‘经验’,改造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教育教学方法论中,使之更加系统、全面、完整。”在学校里,首先是有计划推进教师的阅读,然后才能促进学生的阅读。满洲里市第六学校一直重视教师阅读的推进,组织全体教师阅读了《理解为先模式——单元教学设计指南(一)》对单元教学设计进行了整体的研究与设计,先后依据教师们的教学设计实践整理了《UbD单元教学设计模板2.0》和《UbD单元教学设计之课时计划》模板。伏丽达老师在满洲里市数学教学设计比赛中荣获一等奖,数学学科部在满洲里市数学线上教研展示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阅读了《认知天性》引发老师们对学生认知规律的思考和实践,日常教学中更加科学施教,遵循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尝试探索学生的经验起点就是教学的起点。成立了“成长合伙人”团队,以学校的骨干教师和刚入职的教师为主,学科之间结队子,形成学习型团队,阅读了《初职教师20个怎么办》《学习的升级》使年青教师尽快成长,实际工作中能够承担起责任,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骨干教师指导青年教师成长,也促使他们“换种思维方式”,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实践活动。教师的带动影响下,各年级学生也都参与到阅读活动之中,每年的图书义卖活动是学生们最高兴的日子,把自己读过的书推荐给大家,分享阅读带来的快乐。

校长对学校课程的发展无疑是深远的,特别是对体育、艺术课程的发展更是如此,应该有正确的体育、艺术课程观。体育、艺术课程不仅仅是掌握技法和提升审美能力的问题,更是“指向推动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对真善美的追求;促进学生的国际理解、多元文化包容、全球胜任力”。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生产力的发展,体育、艺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深入,将会超越其他一切学校课程的影响力。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熟练掌握运动技巧,并经常性的参与训练活动,对打通儿童的神经通络是极有帮助的,对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满洲里市第六学校一直坚持一天两次的跑操,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学生的体质有了明显的改善。新冠疫情其间,结合教育部的运动要求,八九年级学生依据每个人的能力个性化地开展跑操,学生的跑步热情得到了空前的激发,所有的学生按照自己的能力进行跑步,自愿组队,体验着跑步带来的身心快乐。一至七年级开展跳绳运动,从一开始许多学生不会跳,到现在所有学生都能超越自己,每分钟跳一百个的学生数量每天都在增加,个别学生每分钟达到200个,十分钟跳绳时间里达到500个的大有人在,个别学生能达到800——1000个,其运动量相当于半个小时的跑步。古希腊奥林匹亚阿尔菲斯河岸的岩壁上刻着三句格言,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康,跑步吧!跑步不仅关系着学生的身心健康,更是影响着学生的智力发展,学校要重视体育课程,立足于本校开展好体育运动,这是利国利民的百年大计。

1919年12月1日,蔡元培先生在《晨报副刊》上呼吁国人:“要用美育提起一种超越利害的兴趣,融合一种划分人我的偏见,保持一种永久平和的心境。”百年前蔡元培先生的话对于今天的校园生活依然铿锵有力,令人深思。满洲里市第六学校在艺术课程上除了完成国家规定内容之外,也积极开拓新的课程内容,开设了戏曲、舞蹈、彩陶、葫芦丝、书法、水墨画、科幻画等,许多课程都是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丰富了学生的艺术生活,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因家庭贫困没能早期接受艺术教育的遗憾。学校艺术课程拓宽了学生的艺术境界,指引学生走向更加有意义的人生之路,不少学生由此走上了艺术设计行业,成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舞台。

项目发展是管理的抓手

项目管理是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是提升干部队伍素养的主渠道,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忽视项目管理的领导容易坐而论道,甚至热衷于表面文章,一时热闹,制造出虚假的繁荣,缺少对学校长远的规划与管理。谋一时,不谋一世的校长是不称职的,对学校的长远发展危害性不小,只有依托于项目发展,学校的发展才能真正走上内涵式发展之路。学校项目有长远考虑的,也有针对现阶段问题而设计的,长期项目也好,短期项目也好,都要符合学校长远发展利益。做项目切忌只为迎合时代潮流而与学校发展关系不密切的,或者不能为学校的长远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对于别的学校来说是好的项目,但对于自己的学校就不一定是好的项目。项目选择一定要与学校的发展密切联系起来,否则就是花架子,对于学校紧张的资源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人力物力的浪费,更是时间上的浪费。

2017年我因工作需要到满洲里市第六学校做校长,先后制定了两个三年发展规划,经历了两次组织环节干部和骨干力量设计制定学校三年重点发展项目,培养了干部队伍,规范学校的发展之路,从整体上提升了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对许多遇到困难的学生和家庭给予了帮助,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家长的认可。两个三年发展规划中的重点发展项目有其内在的联系,第一个三年发展规划制定了九个重点发展项目,第二个三年发展规划制定了十个重点发展项目,从项目的选择上体现了继承、深化、细化的特点。李希贵校长说:“能够用结构去调整的,就不用制度;能够用制度去解决的,就不用开会。”,“学校管理”项目体现了继承关系,主要围绕着组织机构设计、干部培养使用制度建设推进,第二次项目设计中重新整合了组织机构,成立了学生发展中心和课程发展中心,着重管理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师德建设”到了第二次项目设计上改为“师生关系”,项目更有针对性,通过改善师生关系来提升学校的师德建设能力。“课程发展”项目经过三年实施与总结,在第二次项目设计中延伸出“UbD单元教学设计”“工具开发与应用”项目,更具有了深度和专业性,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质量发展”到了第二次项目设计中细化为三个项目,即“教学质量”“作业设计”“阅读与写作”项目,提升质量的方向更加明确了,更能细致评估和诊断质量的过程与结果。把第一次“运动发展”“艺术发展”两个项目整合为“运动与审美”,对学科整合提出了新要求、新目标。依据学生道德品质发展需要,第二次项目设计中增设了“妈妈成长学校”“学生成长学分制”项目,希望通过提升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学校的教育形成合力,对学生的品格发展做到更细致,更具体,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备优秀的人格,为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础。

    管理大师约瑟夫·熊彼特在弥留之际,对前来探望的彼德·德鲁克说了这样一番话:“我现在到了这样的年龄,知道仅仅凭借自己的书和理论而流芳百世是不够的。除非能改变人们的生活,否则就没有任何重大意义。”办学的最终目标就在于通过学校的教育,能不能改变学生的未来生活,让生活变得越来越有意义,这才是一所学校是否成功的根本所在。“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满洲里市第六学校在实现“改变师生的生活方式,丰富师生的精神家园”的办学使命的路上,每一个六校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家园”,实现自己的有意义的人生价值。

(作者: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第六学校校长  洪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