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成都东城根街小学校长赖晗梅:化危为机,在静默中审视教育升级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宋得恩 | 时间: 2020-07-17 | 责编: 闫景臻

中国网7月17日讯(宋得恩)“不要浪费一场危机。每当发生大事,随众起哄的多,静心思考的少。每逢遇到危机,盯着风险的多,看到机会的少。一场危机会让我们真实地看到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启。”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校长赖晗梅说,这场疫情,是全世界的灾难和危机,每逢大事需静心,这里的“静”是用好危机的前提,在《说文解字》中,“静,审也”,“静”的本意,是去除杂念,内心安定,自身内省。同时也要从家国、时代、使命中去静思,反省。

blob.png

“危机,成为不同行业发展的分水岭,同时也成为了教育升级的催化剂。让我们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更加清晰。”赖晗梅指出,教育,是一种看待世界的眼光,它关乎生命、关乎时空、关乎家国、关乎德行、关乎责任。教育,立德树人。立“民德、人德、身德”,树“心怀国人、情系家人、身修个人”的人。教育,面向人人。每一个人在这场危机中,都被动或主动地改变着,主动或被动地学习着。人的科学精神和人文底蕴、人的社会参与和实践创新、人的健康生活和学会学习等素养被赋予更丰富的含义。教育,面向世界。灾难就是灾难,不分国籍、不分人种,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这个春天凸显价值。教育,面向未来。学习方式、空间再造、技术升级、课程重构等等,站在当下,必须思考未来学校,未来人才,未来社会。

此次疫情,是灾难,是危机。不浪费危机,疫情后复学,学校怎样实现教育升级?为此,赖晗梅以“复学,教育升级进行时”为主题,从生命教育的升级、课程建设的升级、家校共育的升级、课堂教学的升级、学习设计的升级、文明习惯的升级、教育技术的升级七个方面阐述了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如何进一步提质,从而更加完善地全面育人。

blob.png

家校携手

推进教育教学全面升级

“线上学习期间,经过学校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希望老师们给予更多的学习方法与指导,孩子希望家长帮助他们调整到学习模式。老师们边做边学、边学边改,更加希望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和有效参与。”赖晗梅强调,复学后,从学生不同起点的学习设计显得更为重要。“基础”和“拓展”两手硬。基础教育段凸显基础性:扎实基础性知识,凸显基础性技能、培养基础性能力、建立良好的学习方法。同时,以“大单元”“大任务”“大项目”的方式,不仅重视学习方法和学科的系统性,更重视把学科置于人的发展背景下,开展学习设计,重视个体的深度学习,建思维、拓视野、向未来。

blob.png

课堂是对课程的再创造,教学是一种课程转化力。复学以后,课堂教学依然按照老样子进行是行不通的,因为,线上学习让学生的学习“队形”变了,老师该如何应对?线上和线下如何衔接?线上如何成为线下学习的资源补充?赖晗梅指出,老师应该明白学生重归现场教学时的起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通过《线上学习个案反馈分析表》《预学单》根据不同起点分层分组,建立若干学习小组,找准问题,精讲多练。及时排好线下学习的新“队形”,培养习惯、发展能力、保底提质。复课后的课堂教学,应该在引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上下功夫。

此外,“链接和共享”是互联网时代的特征。几个月的线上学习,现代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加快呈现,教育技术的升级、云端平台的升级、数字思维的升级、资源意识的升级、教师技术的升级,都是在回归常态现场教学后,需要思考和实践的。赖晗梅说,“云端课堂”“网上学习”“空中交流”“在线答疑”这些方式是在技术的支持下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尤其对于6至12岁的低龄学生来说,真正完全的深参与是不容易的。复学后,这些技术将是可以承载更多学习资源的一个辅助手段,让技术升级放大优秀教师的优秀。

“家庭的样子,就是儿童灵魂的样子。家校共育的形式、家校携手的内容,都在教育升级的范畴中。”赖晗梅表示,在线上学习中,家庭变学校,家长的作为与学生的成长效度关联更大。线上教学的学习过程、交流碰撞等都大打折扣,学习的两极分化在复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会存在。因此,最理想的升级是:社会、家庭、学校共建人类教育共同体,全社会共同为教育承担责任。

认识生命、尊重生命

让好的素养成为“习惯”

疫情终将过去,但在疫情中新建的卫生习惯、文明习惯是有必要保留和强化的。以洗手为例,疫情之前洗手真正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来做的吗?不尽然!赖晗梅说,复学后,校园及周边的公共卫生环境,教职工、学生、家长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文明意识应该在此次疫情中得到提升,成为一种“习惯”。

blob.png

赖晗梅指出,学校要加强生命教育的升级,引导学生尊重生命。从“人”的角度:认识生命的自然价值:身体发肤、生老病死;认识生命的社会价值:多种角色、社会贡献;认识生命的精神价值:超越生死,跨越时空。从“自然”的角度:敬畏自然,生命平等。认识万物有灵、行为有常、取之有度。

此外,达成“健康生活”核心素养的课程必须更加重视。“珍爱生命、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文明习惯、健全人格、自我管理”需要在学校的总体课程建设中得以更好落实。在赖晗梅看来,学生的好奇心、探究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是成就整个国家的竞争实力,因此,培育“科学精神”的课程需要再升级。此外,体育课程、劳动课程,能让学生“身动”的课程,需要升级重启。对于体育,不仅在强体益智、提高免疫力的意义上,更有强精神、强意志、强民族的意义。尤其是劳动教育,被赋予全面育人的价值,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美育。

“教育升级进行时,善思善变者,以变应变。”赖晗梅说,每逢大事需静心,在这份“静”中气定神闲、审时度势、化危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