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滚动新闻 >

诚信教育从娃娃抓起,必须让学术造假寸步难行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熊丙奇 | 时间: 2020-07-14 | 责编: 徐虹

近日,2019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一项获奖作品引发人们关注。有网友质疑,这项研究工作的水平已经达到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水准,但该项目竞赛组别是小学组,公示中唯一的研究者是一名小学六年级学生。

对此,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7月13日回应称,此获奖项目学生系该所研究员之子,研究所目前已成立调查组。此外,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位工作人员称,针对该情况,他们正在进行调查,会根据情况发布调查结果。

从目前曝光的信息看,“小学生通过网络了解何为‘基因’后,5天之内既可以操作‘高大上’的课题,并获得全国大奖”显然不符合逻辑。而其从事的分子实验也被美国一位神经生物学博士后证实,“相关专业研究的本科生需要经过大半年的训练才能操作,很难相信一个小学生会有如此精准的手法。”再者,三位指导老师均就职于学生所就读的小学,同样难以令人信服。种种“不合逻辑”的因素叠加,外界质疑其获奖过程也就不足为奇。

综上分析,很可能是作为研究员的父母给孩子铺路,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包装为孩子的成果去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如果调查确认这一事实,那么,不但要撤销奖项,而且要追究研究员的责任,这一行为属于严重的学术不端。

小学生这么小就卷入学术不端,令人心痛。有人为此提出,学术诚信要从娃娃抓起。那么,该怎么抓呢?现实是,他们不是主动弄虚作假,而是在父母、亲朋的运作下,参与弄虚作假。也就是说,父母、亲朋根本没有意识到让孩子参与弄虚作假的危害,而是身体力行地对孩子进行“造假教育”。

这暴露出为获得功利目的,不择手段的扭曲价值观。对孩子的教育,最根本的是诚信教育、规则教育。但是,在家庭教育中,有的家长给孩子的教育,则是不回避“潜规则”的现实教育。家长不是教育孩子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而是从小就对孩子进行“灰色技能”教育。

去年,为治理自主招生中出现的论文买卖、专利买卖弄虚作假现象,国家教育部明确自主招生从严,仅有科技创新大赛获奖,或者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将不能直接获得入围自主招生的资格。这一规定发布后,有家长找到培训机构,要求退钱。家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机构当初承诺给孩子发表论文,然后以论文申请自主招生,保证入围学校自主招生的复试环节。并称,孩子根本没有参与什么研究,就给机构几万元钱,现在机构说有论文也不能入围自主招生,这不是诈骗吗?

家长认为自己是受害者,可是当初机构承诺交几万元,就能搞定论文,进而搞定自主招生,这不就是弄虚作假吗?为何家长那时没有举报,而是争相给机构交钱呢?这就是为了利益可不择手段。

而高校之前对申请材料的处理,进一步助长了这种风气。按理说,把在中学期间发表论文,作为申请自主招生的条件,是为了鼓励学生在中学参加科研创新活动,这一出发点没错。但遗憾的是,高校把提交已发表的论文就等同于学生有学术潜能,而不是对论文内容进行审阅,并组织相关的答辩,考察学生是否真正参与科研,对科研活动有怎样的体会和感想。这一只看论文发表的做法就导向学生家长为学生包装成果。

重论文发表,不重论文本身的创新价值,是我国学术评价的普遍问题。这一评价方式,催生了论文抄袭、造假与论文代写、买卖交易。在重视论文发表的评价体系中,一个人花钱请人写论文、发表之后,只要代写的论文是“原创”,不是抄袭,就不必担心被发现。因为,鲜有人会去看论文本身有什么创新价值,单位也不会组织答辩,针对论文的内容询问怎么开展的研究。而在重视论文本身价值的评价体系中,代写论文、买卖论文,就根本走不通。

因此,要提高学术研究人员的诚信意识,关键在于建立科学、严谨的学术评价体系,不给弄虚作假可乘之机。

实事求是地说,此次曝光的事件,给人的感觉是“很容易”,父母搞科研,顺带给孩子弄一个成果,然后就评上了大奖,“就这么简单”。如果研究项目不那么高大上,以及父母给孩子搞的研究不是自己正在进行的,而是专门搞一个,很可能根本不会被发现。因此,对孩子们的学术诚信教育,应该是现实的、严谨的学术评价,教育他们弄虚作假寸步难行,而不是如此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