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一辈子就想当个好老师! 川大附中新城分校姚澜书写育人梦想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宋得恩 | 时间: 2020-06-28 | 责编: 闫景臻

中国网6月28日讯(宋得恩)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分校八年级2班班主任姚澜,本科学英语,研究生转而投入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怀抱,毕业后全身心投入心心念念的教育事业,从三尺讲堂的语文教师和管理班级的班主任,转变为身兼数职的“全能型选手”,年级备课组长、纪检委员,一路火力全开、不遗余力地做好每一件事。

 

 

说她理性,她却将满腔热血都用在了教育上,对每个孩子都充满热情,即使到了深夜,也要坚持把既定工作、学习任务完成;说她感性,她又能将语文学科抽丝剥茧,用强逻辑性的教学,带领学生畅游文学的海洋。作为一个“感性”与“理性”并存的综合体,工作6年,姚澜始终坚定“给孩子们带去好的影响”的教育初衷,用“自己活通透”的人生追求,书写着美好教育的点点滴滴。

凝聚文化之精魄于课堂

为学生全学科学习夯实“地基”

“语言文字是生活、工作中最需要的一种基本技能,与人沟通、笔头文案,都少不了它。”姚澜谈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让同学们形成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从语言的角度来说,语文是母语,承载着民族文化传承的功能,同时也是全学科学习的基础,尤其现在很多学科,在阅读理解上设置了障碍,让审题难度不断增加。

 

 

因为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姚澜也更重视自己的教学。除了常规的学科知识传授,她还特别注意于无形中融汇中国传统文化。“洲,字里有河流,中间的小圆圈表示河中的小沙洲,指水中的陆地。所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用的就是洲字。”在课堂中,姚澜会找出两个字当初的造字意图,通过字形讲解,加深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让同学们能区分两个相似的文字。同时,在教学中,她往往会通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步走来教学,带学生们由浅入深地认识感知新内容。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

平等、尊重 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个体

从刚毕业到成都市某重点中学,再到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分校,姚澜带的每个班级学生都对她又敬又爱,除了过硬的教学能力,也离不开她与学生相处的方式和班级管理的理念。

 

 

“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一定先做到,当老师提出任何要求的时候,他们才会无条件地去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用对自己的高标准、高要求,引领学生的反思与成长。抓住学生年龄身心的特点和所处时代环境的特征,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姚澜认为,每个孩子都是有思想、身心独立自主的个体,人与人之间应该尊重平等,当事情发生时,不轻易批评,而是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去分析、去处理。

在践行平等、尊重的管理理念时,姚澜并非盲目“一视同仁”,而是根据个性、区别对待,给不同的孩子相应的爱。曾经在姚澜教导的班级里有个双胞胎妹妹,情况特殊,听力不好,有一次,班上的男孩在她背后叫她,她没听见,男孩就开始在班里大声说她是聋子,给女孩心理造成了不良影响。姚澜知道,并与女孩沟通后,立即以这件事为主题开展了一堂班会课,带领班上的同学正式认识女孩,交待大家与她对话,需面对面,让她看得见嘴型。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每个生命都是最美好的,不可避免地可能遇到先天或后天的伤害。但同样为人,我们不应该给同伴造成更多的伤害。”此次班会课后,班上的同学都很关心小女孩,让她感受到了班级的温暖。

不断提升成就更好的自己

用心育人,让教书生涯不留遗憾

 

对于姚澜来说,当老师与做人一样,都是一场修行,一个什么样的人,就会把工作做成什么样。姚澜,从不将就,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做了母亲后,姚澜没有因为要照顾孩子而减少对学生的爱和关注,反而因为更能理解家长的心理而投入更多。她钻研家庭教育,自学考上儿童阅读指导师,同时还开展了手工全人课程,在全面提升自我的同时,将所学所得无保留分享给学生、家长。

据了解,自川大附中新城分校建校以来,姚澜获得了12项区级以上的荣誉、2次校级优秀教师、1次优秀班主任、1次优秀党员。一个个荣誉,都见证着姚澜对教育事业的认真与努力。

“这一辈子,就想当个普普通通的老师,有学生、家长的肯定,足矣。”教师,就是个良心活,任何一句话都可能影响到学生;教师,也是个令人满足的职业,一个人就能影响一群人。教师的价值体现,不在于直接创造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上面,就在于教好书、育好人。姚澜希望能像自己的老师一样,若干年后,言行还能影响到某个生命,当学生遇到困难阻碍想放弃的时候,还能继续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