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独家 >

巡礼七十年•旧物话新语② | 机床的轰鸣是我们青春时代最美的乐章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刘佳 刘昌 | 时间: 2019-09-19 | 责编: 刘昌

   

编者按:忆物以寄情,旧物话新语。新中国建国70周年华诞之际,中国网教育频道推出【巡礼七十年·旧物话新语】专题,品味老物件,聚焦新时代,以物抒情,为共和国庆生。上期,我们走进北京市一零一中学,追忆老校钟,感受多年来上课铃声的新变化。

本期,我们来到北京交通大学,聚焦交大机械系金工实习时的各种机电设备、金属部件,聆听机器的轰鸣声,感受交大学子实干爱国的情怀。

机床的轰鸣是我们青春时代最美的乐章

对于每一位入学北京交通大学的“70后”而言,他们的记忆角落里,始终闪现金属零件的淡淡光泽。而这些金属零件,牵连起的,是他们的大学记忆,那记忆的画面中,有马达、锻锤轰鸣的车间、红通通的铁水、焊接金属的四溅火花、还有那看起来规规矩矩、却切削钢铁件如泥的各种机床……

“机器的轰鸣声,是大学时代美妙的背景音”

北京交通大学作为一所以交通为鲜明特色的工科大学,始终强调课堂讲授理论的“知”与实践生产的“行”紧密结合,而去机电工厂实习,则是交大机械系学生大学时代必不可少的经历。

隆隆的电机声是经历过学校金工实习的交大学子们最熟悉的背景音,伴随着机械制造设备不知疲倦的鸣响,传统的机械制造流程也持续运作着——冷、热加工分道而行,但又相互交联。当热加工运用铸、锻、焊三大成型工艺制造出各种金属零件的“毛坯”后,冷加工则采用各种被称为“工作母机”的各种机床以切削的方式将“毛坯”切削成符合设计图的各项技术要求的零件。而作为交大的学生,最主要的实践是在冷、热加工技工师傅和金工实习指导教师密切配合下,以机械装备中普遍采用的“齿轮变速箱”为对象,选择其中的轴类、齿轮、箱体零件等进行冷、热加工。这为机电类专业学生奠定了较扎实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

可以说,在机电工厂实习,对于许多上世纪末入学的交大机电系的同学来说,是一段令人难忘的经历,那段充斥着汗水、机床轰鸣的青葱岁月,给了他们将所知化为所行的机会。

“严丝合缝的标准,是对未来工程师的要求”

学生们对自己的高标准与高要求,离不开师长们的教诲与鞭策。1988年,机电工厂由原先的校生产基建处领导转向学校直接领导,也就是在这一年,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工厂走上现代化管理的轨道。机电工厂的转型与金工实习长期以来的高标准、高要求始终和交大“知行”校训相契,共同着力合作培养着“准工程师”。

时逢大学学制宽松,四年的时间足够让学生与机电工厂“耳鬓厮磨”。大一期间,全校学生投身机电工厂开展为期五周的金工实习,其中机电学院的学生所居比例最高。大三学年,学校开设“认识实习”教育,机电学院全体学生都到铁路工厂,熟悉生产流水线,了解冷加工或是热加工的工艺流程。“材质的选择、焊接手法的操作,都可能在未来车辆的实际运行中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老师们的反复提醒,成就了每一位交大学生在一线工作的“一丝不苟”。

北京交大对学生金工实习的严格要求远不止于此,1991年机电工厂组织力量自行设计既能接受校内无线播放的外语广播,由原机电工厂赵叙斌工程师牵头设计,又可做调频、调幅收音机的袖珍式外语接收机。实习期结束后,工厂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完成一台接收机的制作,以达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学生们与机电工厂“厮磨”的时光,存在着被金属灼烧的可能。因此,每位进入热加工车间的学生必须穿上劳保服,戴上防金属光刺激的墨镜。因而,即便在寒冬腊月,在热加工车间实习的学生们也汗流浃背。

如今看来,上世纪末的机电工厂无论从硬件的设施设备还是软件的管理保障而言,均不如现在的水平。但是,在那个信奉“机械是国家工业心脏”的年代,在传承至今的交大精神的鼓励下,交大走出了一批又一批具备工匠精神和高专业素养的人才,他们义无反顾地投身祖国的机车车辆制造业,用实干回应“知行”校训,用严谨书写精彩人生。

特别鸣谢: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

策划/文字:刘佳

拍摄/视频编辑:刘昌

编辑:张希臣

中国网教育频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