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录音门”:佛山两个“90后”少年的性交易
本报佛山讯 (记者翁晓鹏、邓柱峰、陈昕宇、徐靖)《令人汗颜的佛山90后提出性要求录音》的帖子引发的录音门事件经本报独家报道后引来国内知名网站纷纷转载,网友的态度逐步从好奇转向反思,为避免事件主角——两名年轻人的隐私被披露,经本报呼吁,昨日,率先发布录音文件的佛山天天新网站已经将该音频撤销。
然而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本报在大洋网佛山频道、佛山本地论坛天天新网站发起了一项关于此事件的网络调查显示,事件中伤得最深的并非录音中的男女主角,而是“90后的整体形象”以及“整个社会都受到伤害”,而在获取性知识渠道方面,调查显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排名竟然在倒数第一和第二,两项叠加起来也只占到5.9%,远远落后于第二名“色情影碟或书籍”。
性认知仅5.9%来自学校家庭
最新进展:
首发网站已撤销录音文件
初衷是希望将其作为一个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讨论,但人肉搜索暴露了当事人的隐私,所以要撤。
昨日中午,记者再次登录首次发布录音文件的佛山天天新网站,有关“录音门”事件的帖子仍然占据论坛的首页,但记者点击进入以后,却发现电话录音以及男主角后来出面解释的音频文件均已被撤销。与此同时,天天新论坛网站还发布了“关于‘录音门’事件的声明”,宣布从“即日起在论坛内撤下所有‘录音门’事件的音频文件,网友发布的帖子如涉及当事人个人信息,一律做删帖处理”。
“我们最初听到录音后觉得很震惊,于是就将其置顶,希望广大网友能够将其作为一个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讨论。”天天新网站的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网站的初衷是想将这段录音作为一个反面教材,唤起全社会对于90后性教育的重视,同时也对该起事件发生的社会根源进行反思。但让他们始料不及的是,很快便有“神通广大”的网友进行人肉搜索,并将当事人的个人信息公之于众,网上铺天盖地的责难随之而来。该负责人表示,将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这两个涉世未深的学生是不公平的,社会风气、学校及家庭教育的方式和理念都需要反思。“希望网友能够更加理性、深入地看待这个问题,多一些包容,毕竟他们以后的路还很长。”
网络调查:
1000余名网友积极参与
本报在大洋网佛山频道、佛山本地论坛天天新网站发起了一项网络调查,1000余名网友参与了这项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