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教育>

“人工智能与教育发展大会”将于7月在青岛举行

2024-06-28 17:45

来源:中国网教育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6月28日上午,“人工智能与教育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线上举行,主办方正式宣布大会将于2024年7月16日-17日在青岛举办,主题为“新智能 新学习 新未来——人工智能下的教育大趋势”。 

在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崭新时代,技术的革新正深刻影响着教育的面貌,带来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教育体验。我们正站在一个全新的教育十字路口,生成式AI等技术的发展无疑加速了教育模式的转型。

此次“人工智能与教育发展大会”由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携手DLC中国深度学习中心、青岛市教育学会、海尔学校、青岛市海尔教育发展基金会共同举办。

新闻发布会上,海尔学校校长孙先亮首先介绍了大会的筹备情况,并表示:“大会已邀请国内外知名创新教育专家参加,来自政府部门、学校、研究机构、企业、社会公益组织的代表也会出席。”

“人工智能与教育发展大会”将重点关注当前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分享国际教育界对人工智能的见解和策略,讨论如何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课程创新、实现个性化教学以及智能评估,从而催生更多新颖的教学方法和解决方案。大会期间,将举办多场主题演讲、中外对话、圆桌论坛,为与会者提供深入交流、分享经验和探讨合作的机会。

在此次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张志勇,香港大学原副校长、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程介明,海尔学校校长孙先亮还就新技术背景下教育的发展问题进行了交流并回答了记者提问。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秘书长马国川主持了会议。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形态被重塑

ChatGPT开启人工智能发展新时代。虽然某些行业可能消失,许多人面临失业风险,但也催生了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新职业,创造出新的生活生产业态。

△香港大学原副校长、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程介明

程介明表示,人工智能时代职业变化将更加频繁,年轻人需要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张志勇称,人工智能将重塑教育形态,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我们正迎来一个基于智能化课程的“人机生对话”时代、智能化助学辅导和沉浸式学习时代,人工智能将开启个性化学习的新篇章,学科教育大模型、伴随式教育评价也将在教育中广泛发生和应用。

△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张志勇

张志勇表示,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教育更加需要培养学生寻求真相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需要培养学生拥有积极情绪,感知幸福生活的能力。同时,教育结构和方式也需要改变,其核心在于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构建跨学科、项目式、平台化的教育体系,并采用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教学方式。

人工智能时代,老师面临更大的挑战

“现在都在谈论人工智能技术,其实我并不担心学生是否会适应。老师面临的挑战要远远大于学生的挑战”, 程介明表示,教师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教学技术手段的改变,还面对教育目的的变化。

程介明谈到,现行的教育制度诞生于一百多年前工业社会鼎盛时期,其主要功能是将人塑造成人力资源,并进行分类划分。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兴起,人力将被解放,推动社会向更加碎片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教育将不再以经济话语为主导,学习不再一味地是为了分数、升学和就业。教育以学习话语为主流的方向转变,教育是要帮助人探索世界、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并成为终身学习者。

张志勇表示,除了真实世界的教师外,将来还会有虚拟的智能体教师存在。智能化的助学系统将对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而是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评估者。

张志勇称,人工智能最新技术会不断促进教师在教学行为上的智能化升级。教师的数字化学科专业素养时代正在到来。

新时代的教师应具备哪些能力?张志勇强调,新时代的教师应该具备教学行为的数字画像能力、数据驱动的教学进阶能力,要掌握“人+机器”的教学方式,以及具备团队协作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数据获取能力。

人工智能时代,学校的平台化价值更为重要

海尔学校是海尔集团倾力打造的一所旨在培养创新人才的民办高中学校。学校构建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创新人才培养生态,致力于成为一所扎根中国大地,面向未来,影响世界的创新型、研究型学校。

孙先亮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随着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将可能取代传统学校的知识传授功能,这要求学校要重新审视教育的目的,要把教育的回归到培养人上,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上,包括道德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未来,学校肯定还是会存在,只不过内容样态要发生变化,平台化价值将更加重要。

△海尔学校校长孙先亮

孙先亮表示,当前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很多是对学生做管控,但我们的目的是为学生创造机会。“智能化的设备不是为了监控学生,而是应该更好帮助学生成长”,孙先亮称,对学校而言,人工智能的最大价值是要更好的辅助教学,促进更高效益的教学,为学生的素质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

孙先亮认为,技术嵌入课堂,不是简单的辅助作用,重要的是推动教学流程的改变,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学校可以开展更多科创项目、社团活动,从传统的“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更加注重学生内驱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主办方供图)


【责任编辑:曹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