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教育>

三寸动漫小卡让小学生集卡成瘾 需家校共管!

2024-06-21 08:38

来源:楚天都市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商店在售的小马宝莉卡片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张秀娟摄

近日,有武汉家长反映,孩子的零花钱都花在了购买动漫卡包上,担心孩子因过度痴迷“集卡”,影响身心健康和学习。

小小一张动漫卡片,究竟有什么魔力?6月19日、20日,极目新闻记者走访武汉多家文具店和部分潮玩商店看到,小马宝莉、叶罗丽等动漫卡包被放置在店内显眼区域,一到放学时间便有不少学生围在货架前挑选。

这些卡包价格不一,从两元一包到上百元一盒不等,购买十元一包的学生比较多。部分学生集卡成瘾,为此花费数千元甚至上万元。如此成瘾消费,需引起家长和学校的高度重视。

小马宝莉卡片在小学生中风靡

家住武昌区的郭女士向极目新闻记者讲述了最近遇到的烦心事: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迷上了小马宝莉卡,用自己的零用钱购买了数包卡片,对这些卡片爱不释手,一问才知道,同学之间正流行“集卡”,有的同学以得到多款稀有卡片为荣。这种“集卡”的风气让郭女士十分担忧,她多方了解到,女儿的有些同学花费数千元甚至上万元买卡,大家互相比卡、换卡,乐此不疲。

在学生群体中流行的小马宝莉卡究竟是什么?为何让人如此“上头”?

极目新闻记者查询相关资料了解到,《小马宝莉》是孩之宝公司于2010年开始在美国播出的以马为主角的卡通片,该系列因广受欢迎而推出了系列商品。浙江卡游科技有限公司获得IP授权后,在国内推出的小马宝莉卡牌产品今年引爆了消费热度。一位业内经营商指出,小马宝莉卡主要受到小学生、中学女生的喜爱。

6月19日、20日,记者接连走访武汉多家文具店和部分潮玩商店,一潮玩店铺店员向记者介绍,学生买得最多的是10元一包的闪卡,里面有数张《小马宝莉》动画片中卡通形象的卡片,卡片大小类似扑克牌。

在卡片右上角,通常印着R、SR、SSR等不同字母,它们代表着不同的稀缺程度。“比如在100张小马宝莉卡片中,有50张是R级的普通卡片,有30张是稀缺的SR级,还有15张则是更稀缺的SSR级卡片,依此类推。但并不是所有的卡片包里都能出现稀有款,这个要看概率。购买得越多,出现稀有款的概率则越大。”该店员表示。

记者留意到,为了拆出稀有款,不少学生直接整盒购买,一盒有20包卡片,售价为100元。

此外,在实体店,除了小马宝莉卡片外,还有小马宝莉立牌和徽章出售,价格从20元一包至240元一盒不等。“立牌和徽章的价格稍微贵些,通常学生是在家长支持下进行购买。”一学校周边文具店店主介绍。

不少学生家长表示疑惑,“仅仅是一张卡片,为什么有这么多小孩愿意花钱去购买呢?”今年上小学二年级的雯雯(化名)告诉记者,“身边的同学都在‘集卡’,如果你有小马宝莉卡片,就能跟同学有很多交流的话题。如果你有稀有的卡片,那你就能成为同学中的小红人。”

一张小小的卡片成了小学生的社交名片,记者了解到,因为卡片分多个等级,买便宜的卡包抽到好卡的概率不高,学生群体通常是积攒零花钱或是在节假日征得家长同意后购买价格更高的卡包。

卡片在二手市场被倒卖至数千元

得益于集换式卡牌的收藏热,小马宝莉IP的影响力显著提升。记者观察到,社交平台不仅出现了“小马拆卡博主”“小马卡牌直播间”,电商平台上,不少销售小马宝莉卡牌的店家月销上万。

不仅如此,一纸小卡还带动了二手市场不同的回收价格。在一家二手交易商铺,记者看到一张标注SC稀有级别的小马宝莉卡牌卖价高达380元,还有绝版的卡片交易至数千元。也就是说,买一包10元的卡片,如果抽到稀有级别卡片再卖到二手市场,收益可能远远超过10元。

事实上,依靠宣传动画片IP,到部分主播上线拆卡直播,向公众展示如何去拆这些东西、如何拆出稀有款,引发学生的广泛关注,再到卡片倒卖至二手市场,这一整套商业运营模式并不新奇。几年前,流行于学生群体的奥特曼卡片,也凭借出卡、收卡、估价,拥有一个完整的交易市场。

中国消费者协会曾发文称,经营者营销手段众多,有的是通过玩家分享、讨论、交换等方式,唤起消费者的收藏心理和炫耀心理,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和欲望;还有的打造“系列”概念,并设置一个最难获得的“隐藏款”等进行饥饿营销,抽中概率大都为“百里挑一”。这类营销手段促使很多消费者醉心于享受拆盲盒带来的不确定性与惊喜感,引发消费者冲动购买。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由于他们好奇心强、消费观念尚不健全,十分容易为了盲盒而上瘾,有的甚至为了抽中隐藏款而“端箱”。

随着学生群体带动卡牌销售,数据显示,2020年,一家主营奥特曼IP的集换式卡牌领域龙头企业凭借奥特曼形象带来的营收高达4168.02万元。可见,火爆校园的卡牌背后,有巨大的商业市场。

杜绝集卡成瘾需家校共管

“这种卡片实际与盲盒类似,因此受《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规范。”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说。其中,《指引》第三十二条规定:盲盒经营者不得向未满8周岁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向8周岁及以上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商品,应当依法确认已取得相关监护人的同意。盲盒经营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未成年人沉迷,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在解决未成年人消费争议方面提供便利。

在市场调研中,极目新闻记者看到商家在商品的外包装盒上明确标注有“本商品不得向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出售”,部分内含小零件的产品,“仅适用15岁及以上人士”。在商品销售区域,商铺还张贴了盲盒销售说明,其中表明“8周岁及以上的未成年人购买本产品,须征得监护人同意”。但在实际销售过程中,记者留意到,销售人员并未询问未成年人的实际年龄,就将商品进行了售出。

学生集卡成瘾,背后的风险也不容忽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生产、销售用于未成年人的食品、药品、玩具、用具和游戏游艺设备、游乐设施等,应当符合国家或者行业标准,不得危害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从立法目的上推断,对于可能导致未成年人沉迷、损害其身心健康的商品或服务,法律是持禁止态度的。”付建表示。

为了杜绝沉迷集卡,避免其发展成一种新型赌博,付建认为,应当从家庭、学校和政府三方面进行管理。家长应加强对子女的价值观、金钱观的塑造,适当给予零花钱,多陪伴孩子,避免盲目攀比;学校应抓牢未成年人心智教育,丰富娱乐形式;政府应出台相应法律法规,提高监管力度,限制向未成年人售卖卡片或盲盒的金额和数量。

此外,相关行业应该加强规范经营,禁止诱导未成年人消费此项目。社会各界应该采取举报有奖等措施,共同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记者 张秀娟)

原标题:三寸动漫小卡让小学生消费成瘾 专家:须规范和教育双管齐下


【责任编辑:曾瑞鑫】
返回顶部